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查利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紐約,因為再過幾天他的片子就要在這兒放映了。當他也到這兒發現竟然沒有做什麼GG,於是立即花了3萬美元在紐約的最大的報紙上做了GG,又在戲院門口租了招牌。他對片子定價在5角至1元,雖然比當時別的影片高1角5分,查利相信觀眾不會為這1角5分而不去看這部好片子的。結果果真不出所料,初映後的第二天,人們從早晨起來就開始在各街區排隊買票,以至於交通阻塞。當宣傳員告訴查利外面的情況時,查利很興奮又焦急地想知道觀眾在看影片時的反應。宣傳員對查利說讓他自己去看看,查利去了,當他看到觀眾愉快無比的神情就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電影院。這部片子在連續放映的12個星期就為查利淨掙40多萬美元。

  這之後查利又準備去倫敦了,因為他的這部《城市之光》將要在那兒放映,於是他和朋友拉爾夫·巴頓一起登上了上次回英國乘的那條船“奧林匹克”號。

  依然是那樣,查利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下榻的卡爾登旅館外有一些歡迎查利的標語。這次回英國除了宣傳影片外,查利感到更加激動人心的是他會晤了更多的社會名流。他和拉爾夫被邀請到菲利普·沙遜爵士的別墅吃飯,又認識了英國的第一位下議院女議員阿斯托夫人,於是又被女議員邀請共進午餐,在那兒查利見到了肖伯納,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任過首相的勞合·喬治等名人,肖伯納和他們談有趣的故事,查利跟凱恩斯談英格蘭銀行在大戰期間在信貸方面所起的作用,阿斯托夫人戴上喜劇演員的假牙套為大家表演,阿斯托還領他們去看畫家、皇家學院院長芝寧斯的畫,查利稱讚其具有音樂性。和這些人在一起,查利感到很有趣,而查利也能給大家帶來很多愉快。

  查利回到英國總是忙著赴宴,他見到了拉姆齊·麥克唐納首相,還有溫斯頓·邱吉爾。查利第一次見邱吉爾是在瑪麗昂·戴維絲的海濱住宅,查利和邱吉爾談論了一些關於社會黨、工黨的問題,兩天後,查利又來到邱吉爾的旅館中,見到他和他的兒子倫道夫。

  在邱吉爾返回英國之前,他們在瑪麗昂那裡見過幾次面。所以這次當查利和拉爾夫來到倫敦,邱吉爾就邀他們去查特威爾別墅度周末。查利感覺到邱吉爾是一位很會享受人生的人,他很有勇氣,又非常熱情。查利對邱吉爾的生活態度很讚賞,因為他生活得很愉快,擁有權力但又不著迷於權力,只要有空閒時間,他會盡力陶醉於自己的業餘愛好當中,如繪畫、跑馬、砌磚等。

  他能寬容別人和尊重他人的意見,也許這些優點都是與他日後事業能蒸蒸日上有關聯的吧。

  會見邱吉爾後,查利又會見了聖雄·甘地,查利一向是很欽佩甘地的堅強意志和政治眼光,那天他和甘地談到了機器是能夠用來造福人民,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打碎奴役的枷鎖,他不明白甘地為何那樣恨機器。

  甘地在解釋他的國家與英國的不同,由於地理、氣候等的不同,就造成生活中很大的不同。所以他們必須拋棄一切不必要的東西,用自己的方式向英國進攻。

  最後查利看著甘地等人一起做禱告,他很不能理解。

  這樣一位講實際而又精明的人,在這樣一個日落的時刻,仍然是那虔誠地祈禱。

  《城市之光》在英國初映時,肖伯納、邱吉爾都去觀看了。邱吉爾還在晚宴中盛讚查利,說他以前住在河對面,後來贏得了全世界的喜愛。查利聽後非常感動。這部片子在英國同樣受到了歡迎。

  三〇

  查利回到倫敦自然是要去會見H威爾斯這位老朋友,威爾斯正在寫一本叫《貨幣分析》的書。他們談到了社會主義,威爾斯問查利為什麼對社會主義發生興趣,查利回憶起自己有一次見到美國小說家厄普頓·辛克萊,小說家問查利是否相信利潤制度,查利感覺到這的確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所以從那時起他開始對社會主義發生了興趣,他感到政治問題不是歷史問題,而是經濟問題。查利又和威爾斯談到關於超感覺力的事情,但是威爾斯不相信有這種超感覺力在起作用,查利就講到他曾在比亞里茨的一個酒吧間的賭盤前,三個輪盤都是1到10的號碼,他開玩笑地說自己受到了一種精神力量的支配,可以將輪盤分別停在9、4、7上,接著這百萬分之一的奇蹟發生了。

  在英國呆久了,查利想去見哥哥雪尼了。

  雪尼現再在已經賺了不少錢,早已超過目標25萬美元,他在法國南部港口,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尼斯安了家。於是查利離開英國後,便直奔哥哥雪尼那兒。

  如今兄弟倆見面也不是那麼經常了,由於各自都在忙自己的事,所以這次相見便倍感親切。那時,查利曾接到通知讓他參加欽命演出,由於沒有準備,只寄去了200英磅,所以報紙上大肆攻擊他。後來由於和一個年輕人談到不願參加戰爭而又被攻擊不是愛國主義者。

  查利認為不能為自己根本就不信仰的東西而犧牲,但是如果祖國遭到侵略,他也會為她作出自己最大的犧牲。

  在法國查利會見了曾為拿破崙、俾士麥、巴爾扎克寫傳的埃米爾·路德維希。兩人初次見面,路德維希送給查利一片月桂樹葉,因為路德維希感到羅馬人將月桂樹葉編織成王冠送給名人的做法很能表達自己對查利的尊敬。他告訴查利很欣賞《城市之光》這部片子。查利起先感到路德維希對他的盛讚使查利很有些難為情,但慢慢便適應下來,彼此談得很愉快。本來查利接到阿爾巴公爵、西班牙駐英國大使的邀請,要去西班牙,但是突然西班牙爆發革命,於是查利改道去了維也納,這個美麗的城市也留給查利一個美麗的故事。似乎永遠是那樣,一見鍾情,海誓山盟,揮淚吻別,永遠的回憶。也許查利總是那般多情,而有些女子也總是那樣浪漫,所以故事總是發生,故事也在不斷地結束。查利告別了維也納,又到了威尼斯,最後回到巴黎,在愛麗舍宮,被授予榮譽軍團勛位。

  然後查利又來到了柏林,人們的歡迎儀式是盛大而狂熱的。德皇的堂弟陪查利參觀了波茨坦的無愁宮,查利對這類建築似乎並無多大的興趣。來到柏林、查利自然是要去拜訪愛因斯坦夫婦,那時是1931年,納粹黨人在德國剛剛得勢,所以還未使愛因斯坦夫婦受到什麼衝擊,但德國納粹報紙已在攻擊不該那樣歡迎查利,因為他只不過是個外國人。但查利對這些絲毫沒有察覺到。

  來到歐州的遊行,消解了查利的一些愁悶,雖然他的《城市之光》賣得很好,但是世界是在發展的,有聲片的挑戰是明顯的,有聲片的聲音技術也不像剛開始那樣粗噪難忍,扭動門把手的聲音像是在田裡開動了一台拖拉機,關門聲又像是兩輛車相撞。音響效果的水平在三年來的發展已使有聲電影具備了足夠的挑戰力,電影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查利的的確確受到了這種衝擊。查利明白,聲音能夠使人物更加完善,能夠更自由地表達思想,但是查利一時很難說服自己去拍一部有聲片。也許因此他在歐洲遊玩,消磨時間吧!後來他去了日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