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二一
雖然查利影片中的人物是極普通的婦女,有錢的情夫和貧窮的情人,但是查利從簡單的故事中,深刻地刻劃出了人物的心理,給觀眾呈現出資本主義社會中那些備受欺凌的婦女們不得不強顏歡笑,任人宰割的生活慘狀。影片的女主人公瑪麗克萊爾由艾娜·卜雯斯扮演,有錢的情夫比埃爾·勒維爾由阿道夫·孟郁扮演,窮畫家若望·米勒由卡爾·密勒扮演,影片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們也因此名聲大震。故事是這樣展開的:首先,片頭的字幕向觀眾表明了作者的思想,“人類不是由英雄和叛徒組成的,而是由普通的男人和女人組成的。”影片敘述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子瑪麗克萊爾真誠地愛著年輕的畫家,但是由於社會各階層的人彼此不信任和偶然的事件,使她離開了她所愛的人。她隻身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她不能抵抗金錢的誘惑,淪為身價不值一頓豐盛晚餐的妓女,成了富翁比埃爾·勒維爾的情婦。一次偶然的機會,瑪麗見到了她所愛的窮畫家,兩人依然愛著對方,但是年輕的貧窮畫家在爭奪情人的鬥爭中失敗了,他孤獨、痛苦,終於自殺身亡。雖然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故事,但是查利從這個影片開始幾個方面就有了新的突破。
首先這部影片突破了以往影片只是簡單的性格誇張和過分地渲染,它事實上是一部電影小說,它有序幕和尾聲,有生動的情節和故事,有深刻的心理刻劃它突破了美國電影的傳統笑劇的風格,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具有社會意義的影片。其次影片中所有的人物並不是以往電影中所表現的好人或壞人。女主人公不是那種傳統的女人,她有過真愛,但她也屈從於金錢,墮落成一個妓女。這在以往電影的女主人公中是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壞人”成為主角的。而富翁比埃爾·勒維爾,是那種浪蕩的壞蛋,他除了美女、晚餐和雪茄菸外,似乎生活中沒有什麼更重要的東西。但他是很聰明的,而且也很慷慨。他憑著對生活的了解,憑著他的儀表和對女人的殷勤,遇事沉著,有時也能博得觀眾的一點好感,所以瑪麗對他不厭惡也是自然的。畫家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他生性懦弱,沒有處世的才能,他不是傳統的英雄形象,而最終又敗在“壞人”手裡。
這些人物形象已不是傳統的那樣,他們都是普通的人,他們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觀眾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社會上典型的人,看到了那些令人難忘的真實人物個性的刻劃。每個生動的人物形象都反映出那個社會的現實。
這部影片中,查利成功地創造出主人公深刻心理感受怎樣在視覺形象中表現出來的手段,因為無聲電影缺乏的是人活潑的聲音和豐富的語調,人物的內心僅僅是藉助啞劇藝術中的手法來表現。查利在這方面已是一個成功的探索者和實踐者。這一次,他又有了更新的創造,他極巧妙地利用演員們表演的細節,同時又是在精心設計對比和細膩的拍攝手法並行的基礎上達到表現人物內心的效果。這樣就擺脫了以往鬧劇式的表演,使得整個劇情的氣氛充分展現在觀眾面前。
例如影片序幕中描寫法國內地居民中一個父親和他女兒的衝突那是一個黃昏,陰暗、幽靜的小巷中有一座古老的房子,閣樓的窗子裡映出一個女人的身影。
屋子裡陳設很簡陋,床上放著一隻打開的衣箱,瑪麗用一隻點燃的木棒燃著了自己的煤氣燈。這時一個黑影出現了,是瑪麗的父親,他臉色陰沉地朝女兒房間看了一眼,然後走向她的房門。聽到腳步聲的瑪麗嚇得呆若木雞,父親在門外沒聽到什麼動靜,他從外面把門鎖上就下樓了。瑪麗沖向房門,可是門已打不開了。這場戲的含蓄的表現手法使得觀眾從一些細小的動作中,感到了瑪麗和她父親的衝突,父親在懲罰女兒,因為她可能做錯了什麼事。於是人物的思想在不做任何說明的情況下表現出來了。
瑪麗從窗子裡爬出來,看到了等她的若望·米勒,兩個人離開了這個可怕的地方。瑪麗的父親躲在門背後,聽到了這一切,他上樓將瑪麗的窗戶關上,然後將大門也鎖上。門邊上有一位婦女的肖像蒙著黑紗,這是瑪麗的母親,她的去世使這個家不成樣子,性格不同的父女又使這個破碎的家更不成樣子。當瑪麗返回家時,粗暴的父親不讓她進門,他罵道:“你的伴侶會給你預備一張床鋪過夜的。”很清楚正是若望的出現使這個家庭的關係這樣緊張。若望為自己心愛的人感到不平,他因此而勇敢起來了。他把瑪麗帶回家,可是嚴厲的父親不允許他這樣做,父子倆吵了一架,若望只能先把瑪麗送到火車站,他們商量好去巴黎結婚,若望回家去收拾行裝,讓瑪麗在車站等他。
若望回到家中收拾東西,母親設法安慰父親,但父親依然堅決地不願見自己的兒子,但是他還是善良地拿出錢來,讓母親交給兒子。若望離家前應母親的要求和父親告別,他看到父親躺在安樂椅上不動,菸斗掉在地毯上,若望走過去拾起菸斗,再看父親時他驚呆了,父親已不醒人世了。快請醫生,若望趕快又是打電話,又是安慰母親,這時瑪麗在車站等不及了,打來電話,當她發現車快開了,若望還在家時,她感到恐懼和驚慌,而若望又吞吞吐吐說不清楚,她產生一絲懷疑,這時醫生恰巧來了,若望讓瑪麗等一會兒,自己趕快去迎接醫生。瑪麗感到很奇怪,她不知出了什麼事,她難過的地掛了電話。當若望再接電話時,已經聽不到聲音了。
二二
這時火車車窗的反光照在瑪麗身上,影片沒有再多地拍火車的鏡頭,但是觀眾已經感受到瑪麗懷著沉重的心情而無依無靠地獨自走了。
一年以後,迷人的巴黎向人們敘述著年輕女主人公的故事。在豪華的飯店裡瑪麗衣著華麗地和風流的比埃爾·勒維爾在一起,比埃爾向另一位上了年紀的太太點頭致意,那位太太旁邊是一位青年男子,他從那位闊太太口中得知比埃爾是巴黎最闊的單身漢,瑪麗從比埃爾口中得知那位太太是一位巴黎最闊氣的老處女,而那位男子的身份則是從比埃爾的冷笑中得到了回答。觀眾也由此可以推斷出瑪麗的身份和地位了。
瑪麗身處這個浮華的世界裡,她有名貴的衣服,可是,她的心卻無所依。影片用含蓄的手法,表現出查利想要說的潛台詞。這之後查利利用一本雜誌來充分展示主人公的心情。首先是埋下伏筆,早晨比埃爾躺在床上,翻閱著一本新雜誌,那本雜誌上刊登了他和一位有錢的婦女訂婚的啟示,他打電話給瑪麗,確信瑪麗還不知道這件事。可是兩個充滿嫉妒心的女朋友菲菲和波列塔卻將這件事在比埃爾打電話不久後就告訴了瑪麗。
瑪麗的心情沉重極了。當著她女朋友的面,漫不經心地把雜誌扔到了一邊,等朋友走後,她又趕快撿起雜誌。
晚上,比埃爾來了,他猶如來到自己家一般,在酒櫃中倒了杯酒,又走進瑪麗的臥室,找了塊乾的男人用的手帕,然後又回到客廳,他看到了呆坐在沙發上的瑪麗和小桌上的雜誌。他明白瑪麗知道了所發生的事情。
雖然查利影片中的人物是極普通的婦女,有錢的情夫和貧窮的情人,但是查利從簡單的故事中,深刻地刻劃出了人物的心理,給觀眾呈現出資本主義社會中那些備受欺凌的婦女們不得不強顏歡笑,任人宰割的生活慘狀。影片的女主人公瑪麗克萊爾由艾娜·卜雯斯扮演,有錢的情夫比埃爾·勒維爾由阿道夫·孟郁扮演,窮畫家若望·米勒由卡爾·密勒扮演,影片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他們也因此名聲大震。故事是這樣展開的:首先,片頭的字幕向觀眾表明了作者的思想,“人類不是由英雄和叛徒組成的,而是由普通的男人和女人組成的。”影片敘述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子瑪麗克萊爾真誠地愛著年輕的畫家,但是由於社會各階層的人彼此不信任和偶然的事件,使她離開了她所愛的人。她隻身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她不能抵抗金錢的誘惑,淪為身價不值一頓豐盛晚餐的妓女,成了富翁比埃爾·勒維爾的情婦。一次偶然的機會,瑪麗見到了她所愛的窮畫家,兩人依然愛著對方,但是年輕的貧窮畫家在爭奪情人的鬥爭中失敗了,他孤獨、痛苦,終於自殺身亡。雖然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故事,但是查利從這個影片開始幾個方面就有了新的突破。
首先這部影片突破了以往影片只是簡單的性格誇張和過分地渲染,它事實上是一部電影小說,它有序幕和尾聲,有生動的情節和故事,有深刻的心理刻劃它突破了美國電影的傳統笑劇的風格,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具有社會意義的影片。其次影片中所有的人物並不是以往電影中所表現的好人或壞人。女主人公不是那種傳統的女人,她有過真愛,但她也屈從於金錢,墮落成一個妓女。這在以往電影的女主人公中是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壞人”成為主角的。而富翁比埃爾·勒維爾,是那種浪蕩的壞蛋,他除了美女、晚餐和雪茄菸外,似乎生活中沒有什麼更重要的東西。但他是很聰明的,而且也很慷慨。他憑著對生活的了解,憑著他的儀表和對女人的殷勤,遇事沉著,有時也能博得觀眾的一點好感,所以瑪麗對他不厭惡也是自然的。畫家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他生性懦弱,沒有處世的才能,他不是傳統的英雄形象,而最終又敗在“壞人”手裡。
這些人物形象已不是傳統的那樣,他們都是普通的人,他們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觀眾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社會上典型的人,看到了那些令人難忘的真實人物個性的刻劃。每個生動的人物形象都反映出那個社會的現實。
這部影片中,查利成功地創造出主人公深刻心理感受怎樣在視覺形象中表現出來的手段,因為無聲電影缺乏的是人活潑的聲音和豐富的語調,人物的內心僅僅是藉助啞劇藝術中的手法來表現。查利在這方面已是一個成功的探索者和實踐者。這一次,他又有了更新的創造,他極巧妙地利用演員們表演的細節,同時又是在精心設計對比和細膩的拍攝手法並行的基礎上達到表現人物內心的效果。這樣就擺脫了以往鬧劇式的表演,使得整個劇情的氣氛充分展現在觀眾面前。
例如影片序幕中描寫法國內地居民中一個父親和他女兒的衝突那是一個黃昏,陰暗、幽靜的小巷中有一座古老的房子,閣樓的窗子裡映出一個女人的身影。
屋子裡陳設很簡陋,床上放著一隻打開的衣箱,瑪麗用一隻點燃的木棒燃著了自己的煤氣燈。這時一個黑影出現了,是瑪麗的父親,他臉色陰沉地朝女兒房間看了一眼,然後走向她的房門。聽到腳步聲的瑪麗嚇得呆若木雞,父親在門外沒聽到什麼動靜,他從外面把門鎖上就下樓了。瑪麗沖向房門,可是門已打不開了。這場戲的含蓄的表現手法使得觀眾從一些細小的動作中,感到了瑪麗和她父親的衝突,父親在懲罰女兒,因為她可能做錯了什麼事。於是人物的思想在不做任何說明的情況下表現出來了。
瑪麗從窗子裡爬出來,看到了等她的若望·米勒,兩個人離開了這個可怕的地方。瑪麗的父親躲在門背後,聽到了這一切,他上樓將瑪麗的窗戶關上,然後將大門也鎖上。門邊上有一位婦女的肖像蒙著黑紗,這是瑪麗的母親,她的去世使這個家不成樣子,性格不同的父女又使這個破碎的家更不成樣子。當瑪麗返回家時,粗暴的父親不讓她進門,他罵道:“你的伴侶會給你預備一張床鋪過夜的。”很清楚正是若望的出現使這個家庭的關係這樣緊張。若望為自己心愛的人感到不平,他因此而勇敢起來了。他把瑪麗帶回家,可是嚴厲的父親不允許他這樣做,父子倆吵了一架,若望只能先把瑪麗送到火車站,他們商量好去巴黎結婚,若望回家去收拾行裝,讓瑪麗在車站等他。
若望回到家中收拾東西,母親設法安慰父親,但父親依然堅決地不願見自己的兒子,但是他還是善良地拿出錢來,讓母親交給兒子。若望離家前應母親的要求和父親告別,他看到父親躺在安樂椅上不動,菸斗掉在地毯上,若望走過去拾起菸斗,再看父親時他驚呆了,父親已不醒人世了。快請醫生,若望趕快又是打電話,又是安慰母親,這時瑪麗在車站等不及了,打來電話,當她發現車快開了,若望還在家時,她感到恐懼和驚慌,而若望又吞吞吐吐說不清楚,她產生一絲懷疑,這時醫生恰巧來了,若望讓瑪麗等一會兒,自己趕快去迎接醫生。瑪麗感到很奇怪,她不知出了什麼事,她難過的地掛了電話。當若望再接電話時,已經聽不到聲音了。
二二
這時火車車窗的反光照在瑪麗身上,影片沒有再多地拍火車的鏡頭,但是觀眾已經感受到瑪麗懷著沉重的心情而無依無靠地獨自走了。
一年以後,迷人的巴黎向人們敘述著年輕女主人公的故事。在豪華的飯店裡瑪麗衣著華麗地和風流的比埃爾·勒維爾在一起,比埃爾向另一位上了年紀的太太點頭致意,那位太太旁邊是一位青年男子,他從那位闊太太口中得知比埃爾是巴黎最闊的單身漢,瑪麗從比埃爾口中得知那位太太是一位巴黎最闊氣的老處女,而那位男子的身份則是從比埃爾的冷笑中得到了回答。觀眾也由此可以推斷出瑪麗的身份和地位了。
瑪麗身處這個浮華的世界裡,她有名貴的衣服,可是,她的心卻無所依。影片用含蓄的手法,表現出查利想要說的潛台詞。這之後查利利用一本雜誌來充分展示主人公的心情。首先是埋下伏筆,早晨比埃爾躺在床上,翻閱著一本新雜誌,那本雜誌上刊登了他和一位有錢的婦女訂婚的啟示,他打電話給瑪麗,確信瑪麗還不知道這件事。可是兩個充滿嫉妒心的女朋友菲菲和波列塔卻將這件事在比埃爾打電話不久後就告訴了瑪麗。
瑪麗的心情沉重極了。當著她女朋友的面,漫不經心地把雜誌扔到了一邊,等朋友走後,她又趕快撿起雜誌。
晚上,比埃爾來了,他猶如來到自己家一般,在酒櫃中倒了杯酒,又走進瑪麗的臥室,找了塊乾的男人用的手帕,然後又回到客廳,他看到了呆坐在沙發上的瑪麗和小桌上的雜誌。他明白瑪麗知道了所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