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比埃爾竟然對瑪麗講這件事並不妨礙他們快樂地打發時光。看到瑪麗不高興,他知趣地走了。一本雜誌的巧妙應用,使女主人公的命運變化得到了深刻地表現。那種所謂的幸福,也將像肥皂泡一樣沒有保證了。

  這時編劇開始為瑪麗與若望的相見設計另一場戲了。瑪麗的女友菲菲邀請她去拉丁區一個畫家的畫室去玩,菲菲說“人不多,而且很安靜都是些規矩的人上這兒來吧。”這時電影鏡頭隨著語言拉到了一個房間,原來那是一幫放蕩的藝術家正在與女人們胡鬧,女人騎在男人背上,用枕頭打仗。這時一位身裹白布匹的女人被放在桌上,然後布一圈圈滾開,作者沒有展示布匹脫光的鏡頭,而是利用男人們的目光變化來反應這個脫衣過程,這種間接表現的手法後來被許多電影吸收來表現各種心理的變化,但查利可以說是應用它的典範。

  瑪麗接受了菲菲的邀請,可是當她找畫室時卻走錯了門,闖進了她舊日的戀人若望的住處,兩人茫然不知所措,若望竟也沒問瑪麗的近況。原來自從若望父親去世後,若望和母親也來到了巴黎,他仍在專心作畫。

  瑪麗知道後,請若望第二天到她家中為自己畫像。第二天,若望來了,瑪麗高興地在衣櫃裡準備找一件漂亮的衣服,看到瑪麗家中華麗的設施和那麼多的衣服,若望有些疑慮,這時一件男人的假領掉地,證明了若望的懷疑。瑪麗的心情頓時不是滋味,而這時若望臂上的黑紗又明白地告訴她那個夜晚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時比埃爾又來了,他來找瑪麗,僕人告訴他若望也在,比埃爾讓僕人去喊瑪麗,自己卻在漫不經心地吃巧克力,當瑪麗出來時,比埃爾打聽客人是誰時,瑪麗回絕了比埃爾。比埃爾雖然生氣,但依然鎮靜地把巧克力遞給女僕,並說請隔壁的先生吃糖。瑪麗不知所措,她聳聳肩對埃爾說:“不必解釋了反正你是不會懂的。”

  比埃爾只是一笑回敬說:“你可要小心點吶”便走了。

  若望在自己家裡替瑪麗畫像,時間讓兩個人的心又靠近了。若望感到自己依然是那樣地愛著瑪麗,他依然強烈地想和瑪麗結婚,但是瑪麗並沒有答應,她現在想的是回去跟比埃爾講清楚,想知道比埃爾怎麼想。

  瑪麗回去了,他向比埃爾訴苦,可是比埃爾的冷淡使瑪麗感到屈辱,當她說到:“我愛你,可是你給過我什麼呢?什麼也沒有!”已是很痛心了,可是比埃爾卻拉起瑪麗脖子上的寶石項鍊作為回答。他仔細地打量著寶石項鍊的神情,使瑪麗氣憤了,她捶打著比埃爾的胸膛,發泄出自己的憤怒和屈辱,她認識到比埃爾的虛偽,她感到自己的無助。於是很自然,她扯下脖子上的寶石項鍊,扔到了窗外。然後望了一眼比埃爾,離開他的身邊。比埃爾似乎對此無所謂,他拿起薩克斯管吹起來那泰然自若的神情使瑪麗感到不安了。她對項鍊還是關心的,她望著窗外的大街,發現乞丐發現了那串項鍊把它撿走了。瑪麗不可能冷靜了,她告訴比埃爾,讓他去撿,而比埃爾似乎是得意地在吹薩克斯管了。

  瑪麗沒辦法,只有自己衝出去,這時一隻狗也跟她一起飛奔,終於瑪麗趕上了乞丐,奪回了寶石項鍊。在往回跑的路上她的鞋跟也跑掉了。當瑪麗出現在門口時,狼狽的樣子使比埃爾樂得不得了,一下倒在沙發上,悲劇與喜劇,高尚與卑賤交織在一起,使故事達到了一個高潮。

  瑪麗絕望了,她去找若望,可是在畫家門口又聽到若望的母親正在勸自己的兒子,不要娶這樣的女人,若望聽從了母親的話,承認自己是一時意志薄弱。當瑪麗出現時,她說她同意若望的話。這個無依無靠的弱女子,不得不又和比埃爾和好,因為她得生存下去。若望知道自己是永遠地失去了心愛的人,但他決心要再見一次瑪麗,但遭到了拒絕,他長久地徘徊在瑪麗的窗下,直到深夜。

  二三

  第二天瑪麗和比埃爾約好去飯店過一個夜晚,若望看到瑪麗和比埃爾正在用晚餐,他試圖再一次表白自己,可是沒有成功。絕望的若望自殺了。當屍體抬回家時,若望的母親的悲憤一下全部湧出,她拿起手槍,要為兒子報仇,可是她沒找到瑪麗,當她回來時,發現瑪麗正伏在自己心愛人的身上,悲痛不已地哭著。做為若望的母親,她感到瑪麗是真誠的,於是慢慢地放下了手中的槍。兩個人在若望的自殺中彼此諒解了。她們二人離開了巴黎,獻身於鄉村兒童的教育,也許從那裡她們能找到一些寬慰。

  《巴黎一婦人》是一部導演經過精心思考和不懈努力而完成的經典工作,查利沒有擔任主角,只是扮演了只出現一次的車站上的一個小角色。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怎樣拍好這部片子上。片子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細節都是經過仔細推敲的,劇情也是合情合理地流暢發展,整個影片的結構是無懈可擊的完整和合理,查利所追求的樸實無華的風格也滲透在影片的各個部分,連那些片頭中樸實的話語和字幕中主人公間的對話都成為影片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查利運用道具和細節的原則,在電影藝術發展的那個時代可以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而且在細節的處理方面可謂是一位出色的大師。

  這部影片充分顯示了查利的導演和編劇天才,成為世界電影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同時對於查利個人來講,也是他創作中的一個轉折點,他吸取了無聲電影時代全部的技巧,創造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原則,在以後的片子中也得到進一步的應用,毫無疑問查利又一次成功了。當然這種成功應該是指世界範圍內的,特別是在當時的俄國。人們認為這是一部描寫藝術家的真實故事。但是在美國,由於人們不喜歡這種接近生活的東西,而且情緒比較悲傷,所以也引起許多影評家的微辭。但是事實上,就連當時的美國電影之“父”也受到了查利藝術的影響,這一點又是不可否認的。

  雖然在拍《巴黎一婦人》的時候,查利曾受到一位德國女演員波拉·內格里的騷擾,開始他們還是朋友,可是新聞界卻吵出查利和波拉要訂婚的消息。於是兩人的關係就突然開始又結束。這之後又有一個墨西哥姑娘跑到好萊塢,說是查利的崇拜者,她又是突然獨自睡在查利的床上,又是躺在馬路上說是服毒了,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引人注目,為了拍電影。但是這些事並沒有影響查利對事業的追求。等到《巴黎一婦人》拍完後,查利又在思考下一部片子。

  查利一心想為聯美拍一部比以往更成功的笑片,他希望這部片子能成為一首偉大的史詩,所以時時刻刻都在醞釀這一新的作品。一次他和道格拉斯在范朋克家度周末,他們一邊閒坐著聊天,一邊看幾張風景畫,其中一張拍的是奇爾庫特山口,一列勘探金礦的人,正在冰封的山巒上行走。畫的背面的說明描述了這些人的艱苦生活。這個題目立刻吸引了查利,刺激了他的想像力,於是各種各樣的喜劇動作便一個個閃現在他的腦海當中,整個故事的輪廓開始逐漸清晰起來。另一次他看一本書,上面講述了唐納移民去加州時,路遇風雪迷路,人們極度地飢餓,有的人不得不連自己的鹿皮靴也吃了,有的人甚至吃死屍,這些描寫以後都變成了他影片中最好笑的鏡頭。經過6個月的仔細準備工作,在已想好的許多笑片鏡頭的基礎上,查利開始拍他的下一部笑片《淘金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