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經常進行理智的思考,遇事冷靜,不但不會延誤時機,相反會培養你的果斷力,使你在關鍵時刻、緊急關頭能夠當機立斷。
而感情用事者多是感情不成熟的人。人的感情也像果實一樣,有一個成熟的過程。感情成熟的人相應地也很有理智,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
感情成熟的三個標誌是:
感情成熟的人,並不用幻想作自我陶醉,而是面對現實,勇於接受挑戰,對前途不過分樂觀或悲觀。
感情成熟的人,沒有孩提時代的依賴,能自覺自愛、自立自強,每遇困難,自謀解決,不依賴於他人的同情與憐憫。
感情成熟的人,能冷靜地支付、運用感情,也能有效地促使其升華。
培養你的自控力
《羊皮卷》中提到,自然界萬物都處在循環往復的變化中,人也不例外,情緒會時好時壞。因此,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很有必要。
練好自控力,就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一些失言、失態、失手、失足,多一份自尊和自重。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要把你變成什麼樣,只有你要把自己變成什麼樣。
情緒自控力與人的性格有關。性格過于敏感的人總想在眾人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奇怪的是,這種人在臨場發揮時往往失常。有的人平時有相當不錯的口才,可一上台演講就結巴了;有的運動員,平時成績很好,到了重大比賽就出現意外。這種情況,無一例外地屬於因為緊張而導致的情緒失控。
三思而後行
衝動是魔鬼,而“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是克服衝動的最佳良藥。
三思而後行,思考些什麼東西呢?思考的主要是問題的根源和起因。問題發生後,需要知道發生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導致問題的誘因是什麼。只有得到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後,才能考慮解決的方法。
三思以後,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案,還需要審慎考慮,這就是“謀定而後動”的道理。謀就是計劃、方略,是解決問題的方針和策略。只有行動方針確定了,才能採取行動。這種行動方針是經過思考的,而不是那種本能衝動型的。
王蒙有句話說得好:“在任何處境下保持從容、理性的風度,心存制約,遇事三思,留有餘地。”
實在沒有控制住,發了火,生了氣,失了態,怎麼辦呢?
無它,趕快降溫滅火。迅雷暴雨之後,依然是雨過天晴、前途光明。
遭遇變故,學會應對意外(3)
在遭遇挫折時最現實的應付辦法,是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就注意到它的警示,預先做好準備,挫折雖大也要泰然處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該做事的時候做事,該休息的時候休息,不輕敵、不悲觀,沉著應對,不怕打擊,用冷靜的頭腦及頑強的毅力,與困難周旋到底。
揚起臉,走出不幸的陰影(1)
1994年以後,一個重新振作的“王太”出現在香港商業界。
“她這樣打拼,是想讓大家認識到,她的成功並不僅僅是‘王德輝的太太’使然,而是自己也要做一番事業。”多年的朋友趙世曾說,“但公平地說,過去在華懋,王德輝和龔如心是Close Partnership(親密夥伴),華懋的基業是兩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自從獨自扛起華懋這杆大旗之後,在骨子裡,龔如心從來不敢、也沒有讓自己放鬆過,她全力以赴地寄情於工作。周一到周五,每天九點前到公司,日日如此;禮拜天,開車去公司的樓盤巡視,一個星期要工作整整七天。而且,她對工作一絲不苟,每天都會親自聆聽下屬匯報業務的發展情況。
華懋的制度是下午六點下班,不過她差不多沒有在這個時間回過家。下屬們早已習慣在深夜一兩點鐘接到她的電話,而早上七點鐘,龔如心的秘書就必須趕到辦公室里等候差遣了。
十多年來,華懋廣場第十五層的燈常常亮著,這是她生命的重心所在。她對朋友解釋說,自己如果晚上不工作,就會睡不好覺。
當然,龔如心並不是在孤軍奮戰。在她身邊,有大批曾為華懋效力多年的老臣,最核心的人物是負責地產業務的梁榮江以及負責娛樂事業的王禮泉。前者不苟言笑,是處理華懋內政事務的關鍵人物,後者則是龔如心的“外交大使”。不過,平時與龔如心溝通最多的卻是1994年新加盟的王錦添,“她對建築設計有著強烈的興趣,在室內設計上敏感度很高”。
如果說,工作幾乎是龔如心生活的全部,那麼,個性的打扮、習慣的微笑和年輕的心態也許是龔如心用來排解壓力的最好方式了。
經過幾年的不斷奮鬥,華懋比王德輝在世時更加有影響力,發展勢頭也越發強勁。
“小甜甜”點心:別被自己打到
王德輝不在了,龔如心的天塌了。
對於任何一個女人,喪夫之痛,痛徹骨髓,就像從天堂一下跌進地獄。緩解這樣的痛楚,龔如心用了整整三年。
然而,人們還是看到了一個宛若新生的她——“小甜甜”,堅韌不拔,滿臉陽光。
幸福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事情: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失意彷徨、順利通達……幸福不是生活的全部,失意也是人生的必修課。強者和弱者的差別就在於如何面對逆境,如何走出人生的低谷。
《飄》中的女主角有一句很動人的話是:“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事實證明,她的確是生活的強者。因為心中充滿希望,那麼一切煎熬、一切痛苦,全部有了終止的可能,心情也會淡然幾分。
很多時候,是自己打倒了自己。同樣的挫折,同樣的遭遇,同樣的境況,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卻苦苦支撐,差異全在於信念。受傷的鳥兒能在掙扎中飛翔,落魄的人兒能在逆境中留存直至成功,就因為在他們心中,有一盞不滅的燈,有一個不滅的信念。
如果哪一天,你特別珍愛的一個人或一件東西離你而去了;如果有一天,你變得窮困潦倒,甚至一無所有了;如果有一天,你被很多人斥責、誤會,甚至誹謗、陷害了……不要悲傷,不要埋怨,靜靜地做該做的事情,一切最終都會過去。
讀讀普希金那首著名的詩,一定會溫暖你的心: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
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
我們的心永遠向前憧憬,
儘管活在陰沉的現在。
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將變為可愛。你的心理負擔有多重
回想一下自己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是否出現過以下情況,看看你的心理負擔有多重(計分方法:從未發生0分,偶爾發生1分,經常發生2分)。
1覺得手上工作太多,無法應付。
2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要分秒必爭。
3覺得沒有時間休閒,終日記掛著工作。
而感情用事者多是感情不成熟的人。人的感情也像果實一樣,有一個成熟的過程。感情成熟的人相應地也很有理智,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
感情成熟的三個標誌是:
感情成熟的人,並不用幻想作自我陶醉,而是面對現實,勇於接受挑戰,對前途不過分樂觀或悲觀。
感情成熟的人,沒有孩提時代的依賴,能自覺自愛、自立自強,每遇困難,自謀解決,不依賴於他人的同情與憐憫。
感情成熟的人,能冷靜地支付、運用感情,也能有效地促使其升華。
培養你的自控力
《羊皮卷》中提到,自然界萬物都處在循環往復的變化中,人也不例外,情緒會時好時壞。因此,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很有必要。
練好自控力,就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一些失言、失態、失手、失足,多一份自尊和自重。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要把你變成什麼樣,只有你要把自己變成什麼樣。
情緒自控力與人的性格有關。性格過于敏感的人總想在眾人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但奇怪的是,這種人在臨場發揮時往往失常。有的人平時有相當不錯的口才,可一上台演講就結巴了;有的運動員,平時成績很好,到了重大比賽就出現意外。這種情況,無一例外地屬於因為緊張而導致的情緒失控。
三思而後行
衝動是魔鬼,而“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是克服衝動的最佳良藥。
三思而後行,思考些什麼東西呢?思考的主要是問題的根源和起因。問題發生後,需要知道發生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導致問題的誘因是什麼。只有得到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後,才能考慮解決的方法。
三思以後,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案,還需要審慎考慮,這就是“謀定而後動”的道理。謀就是計劃、方略,是解決問題的方針和策略。只有行動方針確定了,才能採取行動。這種行動方針是經過思考的,而不是那種本能衝動型的。
王蒙有句話說得好:“在任何處境下保持從容、理性的風度,心存制約,遇事三思,留有餘地。”
實在沒有控制住,發了火,生了氣,失了態,怎麼辦呢?
無它,趕快降溫滅火。迅雷暴雨之後,依然是雨過天晴、前途光明。
遭遇變故,學會應對意外(3)
在遭遇挫折時最現實的應付辦法,是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就注意到它的警示,預先做好準備,挫折雖大也要泰然處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該做事的時候做事,該休息的時候休息,不輕敵、不悲觀,沉著應對,不怕打擊,用冷靜的頭腦及頑強的毅力,與困難周旋到底。
揚起臉,走出不幸的陰影(1)
1994年以後,一個重新振作的“王太”出現在香港商業界。
“她這樣打拼,是想讓大家認識到,她的成功並不僅僅是‘王德輝的太太’使然,而是自己也要做一番事業。”多年的朋友趙世曾說,“但公平地說,過去在華懋,王德輝和龔如心是Close Partnership(親密夥伴),華懋的基業是兩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自從獨自扛起華懋這杆大旗之後,在骨子裡,龔如心從來不敢、也沒有讓自己放鬆過,她全力以赴地寄情於工作。周一到周五,每天九點前到公司,日日如此;禮拜天,開車去公司的樓盤巡視,一個星期要工作整整七天。而且,她對工作一絲不苟,每天都會親自聆聽下屬匯報業務的發展情況。
華懋的制度是下午六點下班,不過她差不多沒有在這個時間回過家。下屬們早已習慣在深夜一兩點鐘接到她的電話,而早上七點鐘,龔如心的秘書就必須趕到辦公室里等候差遣了。
十多年來,華懋廣場第十五層的燈常常亮著,這是她生命的重心所在。她對朋友解釋說,自己如果晚上不工作,就會睡不好覺。
當然,龔如心並不是在孤軍奮戰。在她身邊,有大批曾為華懋效力多年的老臣,最核心的人物是負責地產業務的梁榮江以及負責娛樂事業的王禮泉。前者不苟言笑,是處理華懋內政事務的關鍵人物,後者則是龔如心的“外交大使”。不過,平時與龔如心溝通最多的卻是1994年新加盟的王錦添,“她對建築設計有著強烈的興趣,在室內設計上敏感度很高”。
如果說,工作幾乎是龔如心生活的全部,那麼,個性的打扮、習慣的微笑和年輕的心態也許是龔如心用來排解壓力的最好方式了。
經過幾年的不斷奮鬥,華懋比王德輝在世時更加有影響力,發展勢頭也越發強勁。
“小甜甜”點心:別被自己打到
王德輝不在了,龔如心的天塌了。
對於任何一個女人,喪夫之痛,痛徹骨髓,就像從天堂一下跌進地獄。緩解這樣的痛楚,龔如心用了整整三年。
然而,人們還是看到了一個宛若新生的她——“小甜甜”,堅韌不拔,滿臉陽光。
幸福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事情: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失意彷徨、順利通達……幸福不是生活的全部,失意也是人生的必修課。強者和弱者的差別就在於如何面對逆境,如何走出人生的低谷。
《飄》中的女主角有一句很動人的話是:“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事實證明,她的確是生活的強者。因為心中充滿希望,那麼一切煎熬、一切痛苦,全部有了終止的可能,心情也會淡然幾分。
很多時候,是自己打倒了自己。同樣的挫折,同樣的遭遇,同樣的境況,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卻苦苦支撐,差異全在於信念。受傷的鳥兒能在掙扎中飛翔,落魄的人兒能在逆境中留存直至成功,就因為在他們心中,有一盞不滅的燈,有一個不滅的信念。
如果哪一天,你特別珍愛的一個人或一件東西離你而去了;如果有一天,你變得窮困潦倒,甚至一無所有了;如果有一天,你被很多人斥責、誤會,甚至誹謗、陷害了……不要悲傷,不要埋怨,靜靜地做該做的事情,一切最終都會過去。
讀讀普希金那首著名的詩,一定會溫暖你的心: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
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
我們的心永遠向前憧憬,
儘管活在陰沉的現在。
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將變為可愛。你的心理負擔有多重
回想一下自己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是否出現過以下情況,看看你的心理負擔有多重(計分方法:從未發生0分,偶爾發生1分,經常發生2分)。
1覺得手上工作太多,無法應付。
2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要分秒必爭。
3覺得沒有時間休閒,終日記掛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