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向家人觀看完這個又胖又大的麵包,三靈又從衣兜里掏出一個小布包,專對向文成說,這也是山牧仁讓她送來的。其實,她今天是專為送這個小布包而來,送麵包是個捎帶。三靈把布包打開,裡面是一個電光紙包。打開電光紙,電光紙里還有一層紙,紙包上寫著鋼筆字,有中國字也有外國字。向文成小心翼翼地接過紙包,湊近了仔細看。他看懂了,對全家說:“硼酸,這可稀罕。先前只在醫書上看過介紹,是外用消炎藥。”三靈說,山牧仁讓她轉告向文成,他知道向文成正需要這種藥。向文成接過這硼酸如獲至寶,他把紙包又一層層包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就讓三靈跟他去世安堂。
向文成領三靈來到世安堂,先把硼酸收進一個藥抽屜,然後讓三靈在沙發上就座。三靈不坐,只看了個板凳坐下。
向文成對三靈說:“三靈呀,你再給辦一件事吧。現在我進不了城,不能親自去見山牧師,這事又不能落在字面上,只有口傳。你是個靠得住的人,就替我轉告一下山牧仁吧。”
三靈問向文成是什麼事,心裡也知道這事肯定非同尋常。
向文成說:“天津有個班牧師你准知道。”
三靈說:“知道,班牧師叫班得勝,前幾天還來過。”
向文成說:“你回去就對山牧師說,說我托他一件事,事不宜遲:我急需一種叫鏈黴素的藥,讓山牧師托托天津的班牧師務必給買到,買到後再設法送給山牧師。”
三靈說:“靠給我吧,我也知道你找這種藥的用處。”
三靈站起身就要走,向文成又攔住她說:“我還得給你說說走動兒的事。走動兒可是進步了,對抗日工作積極著哪。在區里、縣裡名聲都很好。在咱們這一方,開展工作可頂了大事。”
三靈聽向文成說走動兒也不接話茬兒,只說:“文成大哥,我還得趕回城裡去哪,天黑了,城門要關,就回不去了。”
向文成不再挽留三靈,三靈從世安堂出來,和同艾、秀芝告了別,就回了城。
三靈回到福音堂,趕緊把向文成托她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牧仁,山牧仁想了想對三靈說:“你再回笨花時,就替我轉告向先生,他托我的事,我一定盡力,讓他放心。”
很快,天津的班得勝牧師就托人送來了鏈黴素。班得勝託了一個來兆州賣文具的教徒,這位教徒由天津坐火車先到石家莊,又從石家莊騎自行車來到兆州。誰知進城門時遭到了日本兵的搜查,日本兵單把鏈黴素扣留下來。這賣文具的教徒在福音堂見到山牧仁,把進城時的遭遇講給他。山牧仁一聽著了急,便去找教徒韓先生。韓先生說,此事看似不大,但比較複雜。因為最近常有人從天津帶藥,藥都是帶給八路軍的。如果他去找日本人要藥,日本人一定會說他通著八路。這就不如由他引薦山牧仁親自去找倉本部隊長。好在倉本認識韓先生,估計也會給點面子。
山牧仁聽了韓先生的話,決定親自去見倉本。他靠了韓先生的引薦,在十五中學見到了倉本。十五中學本來是兆州的省立中學,現在學校停辦,成了日本人的駐軍機關,武的、文的日本人大都集中在這裡。
倉本客氣地接見了山牧仁。山牧仁用英文說明來意後,倉本笑容可掬地也用英文說:“我們都是住在兆州的外國人,據我所知,目前住在這裡的外國人只有我們兩個國家。我們和你們在兆州的目的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繁榮和文明而來。那麼,我們兩國的事就純屬於自家人的事,就不同於和中國人打交道。”
山牧仁說:“既是如此,就請您的部下把藥品還給我才是,那是我的教徒托我買的。”
倉本說:“剛才我的話才說出一半。我們在兆州的目的不同,遭遇也就不同。我們正面臨著八路軍、游擊隊越來越頑強的抵抗,而他們最缺乏的是藥品。我們無法證明這些藥品不是帶進游擊區的。”
山牧仁說:“如此說來,您認為我是私通八路軍的。”
倉本說:“牧師您錯了,我不會作出這種無禮的判斷。基督教是全人類的,傳教士都是人類中最優秀的分子,他們的誠實是無可非議的。因此我們才百分之百地相信,這藥品是屬於牧師先生私人的。”
山牧仁說:“那就請您的部下趕快把藥還給我吧。”
倉本想了想說:“牧師先生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呢?”
山牧仁說:“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倉本說:“是這樣,兆州這個地方交通不便,日本軍隊的運輸又經常受到抵抗力量的破壞。牧師需要藥品,皇軍也需要藥品。對於像鏈黴素這樣的珍貴藥品,我們就更加需要。這樣吧,您把藥品留給我們,我們會加倍付給您錢。這筆加倍的款項,我們會讓韓先生給您送去。”
山牧仁說:“這不合適吧。既然您認為藥品是屬於我的,假如我要是不同意您剛才這個決定呢?”山牧仁有些激動起來,聽著倉本強加給他的這個主意,他只覺得在受侮辱。而一想到笨花的朋友向文成在急等用藥,就更加悲憤難忍。他竭力忍住心頭怒火,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對倉本說:“我是瑞典人,你這樣做是超出了你的管轄範圍的。”
倉本不急也不火,他臉上仍然掛著笑容,對身旁一位軍人說:“替我送客吧,用我的車。”
山牧仁差不多是從倉本房中被架出來的,兩個軍人請他上汽車,山牧仁一腔憤怒,甩開那兩個日本人,連韓先生也不顧了,獨自拔腳奔出了十五中。
當天晚上,韓先生果真把藥款給山牧仁送到了福音堂,那數目大約是實際藥價的一倍。
第四十七章
小襖子走進向家,同艾在屋裡看見也不出屋去迎;秀芝看見小襖子,轉身便去忙個人的事;只有向文成在院裡站著不動。小襖子見同艾和秀芝都不和她打招呼,也不在意,就對向文成說:“文成叔,你在家呀。”
向文成說:“正站在這兒等你哩。”說得像真事似的。
小襖子說:“你怎麼知道我要來?”
向文成說:“早晨喜鵲叫,必有客來到。天不亮就有喜鵲叫了。”
小襖子說:“文成大伯就是會說話。我也算客呀?”
向文成說:“算。”
小襖子說:“算不算的吧。我想遞說你一句話,去藥鋪吧。”她說的藥鋪就是世安堂。
小襖子從不來向家串門,上夜校的時候她只去大西屋。現在小襖子來串門,又要向文成去世安堂,向文成就覺出小襖子真是有事找他。他便領小襖子往世安堂走。
向文成領小襖子進了世安堂,一邊信手打捋著什麼東西,一邊對小襖子說:“小襖子,你可是個稀罕。”
小襖子說:“我算什麼稀罕,先前上夜校那工夫,沒踢破了恁家的門檻。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些個天,一進夜校的門,我就像變了另一個人。”
向文成說:“想想夜校也有好處,對個人會多一層管束。聽說你這幾天淨往城裡跑。”向文成開始引小襖子說事。
小襖子說:“文成大伯,什麼事也瞞不住你,也就用不著瞞你了。前陣子金貴從代安一回城就捎信叫我。如今這世道就像麻秸稈兒打狼,兩頭怕。情況一吃緊,金貴也不敢回村了。你說八路軍怕日本,我看日本也怕八路軍。”
向文成說:“你說得不完全對,說日本怕八路還差不多。因為他是在中國地盤上,兩眼一麻黑。八路可從來不怕日本人,東躲西藏是暫時的。”
小襖子覺出是自己說錯了話,一陣局促不安,說:“文成大伯,可別跟我一般見識。我不會說政治上的話,說錯了話也別嫌我。”
向文成見小襖子半天說不到正題,索性直截了當地問她,是不是從金貴那裡聽到了什麼風聲。小襖子一見向文成直截了當地問她話,就趕緊先關住世安堂的門,然後站在向文成面前神神秘秘地說:“文成大伯,全笨花村的人,我就相信你一個人。說到風聲,我還真掃聽到一點兒。事關重大,我想先告訴誰呢?別看瞎話爺是支應局長,我也不能告訴他,怕他把實話說成瞎話,把瞎話說成實話,誤了事。甘子明大伯呢,不知道怎麼回事我有點怕他。想來想去還是遞說你吧。”
小襖子終於說出了她來找向文成的目的。她對向文成說,日本人要來笨花,過不了三天。這次的來和上次可不一樣,因為她聽說了兩個字叫“掃蕩”。
向文成問小襖子是怎麼聽說的,小襖子神神秘秘地說,這就別管了,反正她聽見了這兩字,這兩字還聯著笨花。向文成沒有再追問,只覺得小襖子的話不能忽視,他送走小襖子就去找甘子明。“掃蕩”這兩個字他們不止一次聽說過,那是日本人在冀中實行“三光”政策的代名詞。現在掃蕩也一天天地逼近著笨花。開始向文成他們想讓瞎話去挨家通知基本群眾早做準備,可又怕村人容易把他的話當瞎話聽,豈不就誤了大事。想到這些,甘子明提議把任務交給村裡的青抗聯和婦救會。面對日本人的掃蕩,笨花村的轉移和堅壁開始了,笨花人把糧食和花堅壁起來,人和牲口紛紛村外轉移。有親戚的投奔親戚,沒有親戚就在乾花柴地里挖地窨子住。地窨子比窩棚矮,不容易被發現。
向文成讓群山在花柴地里挖了兩個地窖子,上面蓋上干糙。同艾、秀芝和有備晚上都睡在地窖子裡,向文成和甘子明離村做了轉移。
小襖子的話應了驗,沒過三天日本人進了笨花。日本人的進村,果真和以往不同,部隊長倉本握著戰刀,讓瞎話把村民集合到茂盛店。瞎話就一本正經地派糖擔兒敲鑼。誰知半天沒有敲來幾個人。荷槍實彈的日本兵和警備隊便去挨戶砸門,大多數院子都空著,末了只抓來幾位走不動的老頭老太太。倉本見掃蕩撲了空,就燒了不少房子,搶了幾家的花,還抓走了瞎話。瞎話跟日本人說了一路瞎話,用個脫身計騙過了日本人,沒進城就又回了笨花。
這次日本人來掃蕩,笨花村遭受損失不大,小襖子便十分得意。她知道是自己立了功,就又披件紫花大襖裝起了八路。
小襖子這次的表現引起了西貝時令的注意,他覺得小襖子可以利用。前不久他和幾個同志要過封鎖溝到東邊開會,沿著兩房高的封鎖溝左轉右轉轉不出去,只好回到四區找取燈。取燈正在一個村子裡給民兵講形勢,時令把取燈叫出來說:“沒想到我來吧?”取燈說:“怎麼這麼突然,聽說你去東邊開會了。”時令說:“會沒開成,過不去溝。沒想到咱們的行動還真受了這封鎖溝的限制。”取燈說:“那你是不是不過啦,你還回四區吧,你看我顧了這村顧不了那村。”時令說:“看你多天真,莫非一個抗日幹部還能想回哪兒就回哪兒。再說封鎖溝還能真封鎖住咱們呀。我回來就是找你商量這件事的。”取燈問:“找誰商量?”時令說:“找你商量。”取燈說:“我剛脫產,工作經驗不足,我還能有什麼好計謀。”時令說:“咱倆回笨花一趟吧,回笨花去找小襖子,聽說她近來很活躍。”取燈說:“聽我大哥說,她傳來的情報還真起了作用,要不然笨花的損失可就不是這一點兒的問題了。”時令說:“所以就得趁熱利用她。敵工部也掌握著她的一些活動情況,她連著金貴。她和金貴這條線,咱們得使用。再者,我們也分析過金貴這個人,現在看,他只是生性浪蕩,好吃懶做才當了偽軍。抗戰以來還沒有給我們形成什麼大的危害。他是笨花人,兔子還不吃窩邊糙呢。他去代安也是為了躲開家門口,而且他媳婦還在笨花。”取燈說:“我有點明白了,你是說需要小襖子去找金貴,達到過溝的目的。”時令說:“是。可誰去找小襖子呢,你去最合適。把她叫出來。這事,女同志出面方便些。讓小襖子領我從代安據點過溝,到了代安叫金貴給放吊橋。這事他准能辦到。你看就這一條溝一個吊橋,可誤了咱們不少事。”
向文成領三靈來到世安堂,先把硼酸收進一個藥抽屜,然後讓三靈在沙發上就座。三靈不坐,只看了個板凳坐下。
向文成對三靈說:“三靈呀,你再給辦一件事吧。現在我進不了城,不能親自去見山牧師,這事又不能落在字面上,只有口傳。你是個靠得住的人,就替我轉告一下山牧仁吧。”
三靈問向文成是什麼事,心裡也知道這事肯定非同尋常。
向文成說:“天津有個班牧師你准知道。”
三靈說:“知道,班牧師叫班得勝,前幾天還來過。”
向文成說:“你回去就對山牧師說,說我托他一件事,事不宜遲:我急需一種叫鏈黴素的藥,讓山牧師托托天津的班牧師務必給買到,買到後再設法送給山牧師。”
三靈說:“靠給我吧,我也知道你找這種藥的用處。”
三靈站起身就要走,向文成又攔住她說:“我還得給你說說走動兒的事。走動兒可是進步了,對抗日工作積極著哪。在區里、縣裡名聲都很好。在咱們這一方,開展工作可頂了大事。”
三靈聽向文成說走動兒也不接話茬兒,只說:“文成大哥,我還得趕回城裡去哪,天黑了,城門要關,就回不去了。”
向文成不再挽留三靈,三靈從世安堂出來,和同艾、秀芝告了別,就回了城。
三靈回到福音堂,趕緊把向文成托她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山牧仁,山牧仁想了想對三靈說:“你再回笨花時,就替我轉告向先生,他托我的事,我一定盡力,讓他放心。”
很快,天津的班得勝牧師就托人送來了鏈黴素。班得勝託了一個來兆州賣文具的教徒,這位教徒由天津坐火車先到石家莊,又從石家莊騎自行車來到兆州。誰知進城門時遭到了日本兵的搜查,日本兵單把鏈黴素扣留下來。這賣文具的教徒在福音堂見到山牧仁,把進城時的遭遇講給他。山牧仁一聽著了急,便去找教徒韓先生。韓先生說,此事看似不大,但比較複雜。因為最近常有人從天津帶藥,藥都是帶給八路軍的。如果他去找日本人要藥,日本人一定會說他通著八路。這就不如由他引薦山牧仁親自去找倉本部隊長。好在倉本認識韓先生,估計也會給點面子。
山牧仁聽了韓先生的話,決定親自去見倉本。他靠了韓先生的引薦,在十五中學見到了倉本。十五中學本來是兆州的省立中學,現在學校停辦,成了日本人的駐軍機關,武的、文的日本人大都集中在這裡。
倉本客氣地接見了山牧仁。山牧仁用英文說明來意後,倉本笑容可掬地也用英文說:“我們都是住在兆州的外國人,據我所知,目前住在這裡的外國人只有我們兩個國家。我們和你們在兆州的目的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繁榮和文明而來。那麼,我們兩國的事就純屬於自家人的事,就不同於和中國人打交道。”
山牧仁說:“既是如此,就請您的部下把藥品還給我才是,那是我的教徒托我買的。”
倉本說:“剛才我的話才說出一半。我們在兆州的目的不同,遭遇也就不同。我們正面臨著八路軍、游擊隊越來越頑強的抵抗,而他們最缺乏的是藥品。我們無法證明這些藥品不是帶進游擊區的。”
山牧仁說:“如此說來,您認為我是私通八路軍的。”
倉本說:“牧師您錯了,我不會作出這種無禮的判斷。基督教是全人類的,傳教士都是人類中最優秀的分子,他們的誠實是無可非議的。因此我們才百分之百地相信,這藥品是屬於牧師先生私人的。”
山牧仁說:“那就請您的部下趕快把藥還給我吧。”
倉本想了想說:“牧師先生能不能幫我一個忙呢?”
山牧仁說:“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倉本說:“是這樣,兆州這個地方交通不便,日本軍隊的運輸又經常受到抵抗力量的破壞。牧師需要藥品,皇軍也需要藥品。對於像鏈黴素這樣的珍貴藥品,我們就更加需要。這樣吧,您把藥品留給我們,我們會加倍付給您錢。這筆加倍的款項,我們會讓韓先生給您送去。”
山牧仁說:“這不合適吧。既然您認為藥品是屬於我的,假如我要是不同意您剛才這個決定呢?”山牧仁有些激動起來,聽著倉本強加給他的這個主意,他只覺得在受侮辱。而一想到笨花的朋友向文成在急等用藥,就更加悲憤難忍。他竭力忍住心頭怒火,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對倉本說:“我是瑞典人,你這樣做是超出了你的管轄範圍的。”
倉本不急也不火,他臉上仍然掛著笑容,對身旁一位軍人說:“替我送客吧,用我的車。”
山牧仁差不多是從倉本房中被架出來的,兩個軍人請他上汽車,山牧仁一腔憤怒,甩開那兩個日本人,連韓先生也不顧了,獨自拔腳奔出了十五中。
當天晚上,韓先生果真把藥款給山牧仁送到了福音堂,那數目大約是實際藥價的一倍。
第四十七章
小襖子走進向家,同艾在屋裡看見也不出屋去迎;秀芝看見小襖子,轉身便去忙個人的事;只有向文成在院裡站著不動。小襖子見同艾和秀芝都不和她打招呼,也不在意,就對向文成說:“文成叔,你在家呀。”
向文成說:“正站在這兒等你哩。”說得像真事似的。
小襖子說:“你怎麼知道我要來?”
向文成說:“早晨喜鵲叫,必有客來到。天不亮就有喜鵲叫了。”
小襖子說:“文成大伯就是會說話。我也算客呀?”
向文成說:“算。”
小襖子說:“算不算的吧。我想遞說你一句話,去藥鋪吧。”她說的藥鋪就是世安堂。
小襖子從不來向家串門,上夜校的時候她只去大西屋。現在小襖子來串門,又要向文成去世安堂,向文成就覺出小襖子真是有事找他。他便領小襖子往世安堂走。
向文成領小襖子進了世安堂,一邊信手打捋著什麼東西,一邊對小襖子說:“小襖子,你可是個稀罕。”
小襖子說:“我算什麼稀罕,先前上夜校那工夫,沒踢破了恁家的門檻。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些個天,一進夜校的門,我就像變了另一個人。”
向文成說:“想想夜校也有好處,對個人會多一層管束。聽說你這幾天淨往城裡跑。”向文成開始引小襖子說事。
小襖子說:“文成大伯,什麼事也瞞不住你,也就用不著瞞你了。前陣子金貴從代安一回城就捎信叫我。如今這世道就像麻秸稈兒打狼,兩頭怕。情況一吃緊,金貴也不敢回村了。你說八路軍怕日本,我看日本也怕八路軍。”
向文成說:“你說得不完全對,說日本怕八路還差不多。因為他是在中國地盤上,兩眼一麻黑。八路可從來不怕日本人,東躲西藏是暫時的。”
小襖子覺出是自己說錯了話,一陣局促不安,說:“文成大伯,可別跟我一般見識。我不會說政治上的話,說錯了話也別嫌我。”
向文成見小襖子半天說不到正題,索性直截了當地問她,是不是從金貴那裡聽到了什麼風聲。小襖子一見向文成直截了當地問她話,就趕緊先關住世安堂的門,然後站在向文成面前神神秘秘地說:“文成大伯,全笨花村的人,我就相信你一個人。說到風聲,我還真掃聽到一點兒。事關重大,我想先告訴誰呢?別看瞎話爺是支應局長,我也不能告訴他,怕他把實話說成瞎話,把瞎話說成實話,誤了事。甘子明大伯呢,不知道怎麼回事我有點怕他。想來想去還是遞說你吧。”
小襖子終於說出了她來找向文成的目的。她對向文成說,日本人要來笨花,過不了三天。這次的來和上次可不一樣,因為她聽說了兩個字叫“掃蕩”。
向文成問小襖子是怎麼聽說的,小襖子神神秘秘地說,這就別管了,反正她聽見了這兩字,這兩字還聯著笨花。向文成沒有再追問,只覺得小襖子的話不能忽視,他送走小襖子就去找甘子明。“掃蕩”這兩個字他們不止一次聽說過,那是日本人在冀中實行“三光”政策的代名詞。現在掃蕩也一天天地逼近著笨花。開始向文成他們想讓瞎話去挨家通知基本群眾早做準備,可又怕村人容易把他的話當瞎話聽,豈不就誤了大事。想到這些,甘子明提議把任務交給村裡的青抗聯和婦救會。面對日本人的掃蕩,笨花村的轉移和堅壁開始了,笨花人把糧食和花堅壁起來,人和牲口紛紛村外轉移。有親戚的投奔親戚,沒有親戚就在乾花柴地里挖地窨子住。地窨子比窩棚矮,不容易被發現。
向文成讓群山在花柴地里挖了兩個地窖子,上面蓋上干糙。同艾、秀芝和有備晚上都睡在地窖子裡,向文成和甘子明離村做了轉移。
小襖子的話應了驗,沒過三天日本人進了笨花。日本人的進村,果真和以往不同,部隊長倉本握著戰刀,讓瞎話把村民集合到茂盛店。瞎話就一本正經地派糖擔兒敲鑼。誰知半天沒有敲來幾個人。荷槍實彈的日本兵和警備隊便去挨戶砸門,大多數院子都空著,末了只抓來幾位走不動的老頭老太太。倉本見掃蕩撲了空,就燒了不少房子,搶了幾家的花,還抓走了瞎話。瞎話跟日本人說了一路瞎話,用個脫身計騙過了日本人,沒進城就又回了笨花。
這次日本人來掃蕩,笨花村遭受損失不大,小襖子便十分得意。她知道是自己立了功,就又披件紫花大襖裝起了八路。
小襖子這次的表現引起了西貝時令的注意,他覺得小襖子可以利用。前不久他和幾個同志要過封鎖溝到東邊開會,沿著兩房高的封鎖溝左轉右轉轉不出去,只好回到四區找取燈。取燈正在一個村子裡給民兵講形勢,時令把取燈叫出來說:“沒想到我來吧?”取燈說:“怎麼這麼突然,聽說你去東邊開會了。”時令說:“會沒開成,過不去溝。沒想到咱們的行動還真受了這封鎖溝的限制。”取燈說:“那你是不是不過啦,你還回四區吧,你看我顧了這村顧不了那村。”時令說:“看你多天真,莫非一個抗日幹部還能想回哪兒就回哪兒。再說封鎖溝還能真封鎖住咱們呀。我回來就是找你商量這件事的。”取燈問:“找誰商量?”時令說:“找你商量。”取燈說:“我剛脫產,工作經驗不足,我還能有什麼好計謀。”時令說:“咱倆回笨花一趟吧,回笨花去找小襖子,聽說她近來很活躍。”取燈說:“聽我大哥說,她傳來的情報還真起了作用,要不然笨花的損失可就不是這一點兒的問題了。”時令說:“所以就得趁熱利用她。敵工部也掌握著她的一些活動情況,她連著金貴。她和金貴這條線,咱們得使用。再者,我們也分析過金貴這個人,現在看,他只是生性浪蕩,好吃懶做才當了偽軍。抗戰以來還沒有給我們形成什麼大的危害。他是笨花人,兔子還不吃窩邊糙呢。他去代安也是為了躲開家門口,而且他媳婦還在笨花。”取燈說:“我有點明白了,你是說需要小襖子去找金貴,達到過溝的目的。”時令說:“是。可誰去找小襖子呢,你去最合適。把她叫出來。這事,女同志出面方便些。讓小襖子領我從代安據點過溝,到了代安叫金貴給放吊橋。這事他准能辦到。你看就這一條溝一個吊橋,可誤了咱們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