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意外的是,我提前去了十分鐘(如在學校講課樣)。一到瀏覽室,就看見瀏覽室里乾乾淨淨,光線充足,有幾十個病人都穿著白底藍道兒的病號服,搬來自己病房裡的椅子,整整齊齊坐在瀏覽室里等著我。像臥在野外的一片花斑馬,因為焦渴在等著一場落雨樣。像清燕大學的學生們,在等著一個大師的講座樣,先是吵吵嚷嚷,有人說話,有人哼歌,有人齜牙咧嘴在抽菸。可等我閃一下,出現在門口兒,瀏覽室里就忽然鴉雀無聲了。說話的歇了嘴,抽菸的滅了煙,咧嘴傻笑的把臉繃成了一塊凸凹不平的板。他們一個個正襟危坐,抬頭挺胸,和我某一天看到的軍營的士兵開會樣,都端端正正把目光擱在了我身上。這些人年齡最大的69歲,最小的也有二十幾。入院前他們有的是幹部(其中五個是局級),有的是公司職員,還有的是老闆和經理(公司倒閉了,他們有病了),還有的是家裡景況好,精神病不時發作,就被父母或兒子送進了這座國家甲級的精神病院裡。院長說,他們的學歷都在本科以上,個別的還是研究生,其中有個建築工程師,是華夏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博士生。他設計的大樓沒有蓋成就塌了,樓一塌他就成了精神病,就被送進這醫院的C區病房了。我知道這是一批全世界最特殊的病人和學生,昨天說好只要這些病人學生聽不懂我的課,就算我已經痊癒了,已經可以出院了。所以我志得以滿,信心百倍,明知道就是給他們講千百年來,常被人們掛在嘴上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他們也不懂,我也還是為了有備無患,以防萬一,決定給他們講那首我在《風雅之頌》中反覆引用的生字居多、怪字稠密、僻字鮮新的詩。
.§虹§橋書§吧§
第36節:風雅之頌(5)
我似乎已經計在心中,成竹在胸,往瀏覽室里穩步進去時,像我在大學走進教室樣,先在門口淡一下腳,朝病人學生們彬彬有禮地鞠了一個躬。可我沒想到,在彎腰鞠躬的那一瞬間,瀏覽室里的學生們(精神病人們),居然會掌聲雷動,歡迎我就像我們學校的學生歡迎校長講話樣。像電視上的國賓宴席在歡迎一個外國的總統上台演講樣。我有些受寵若驚,措手不及,抬頭看見滿屋子紅白亮亮的鼓掌聲,驚奇便一股一股地衝到了我的頭頂上。我看見那些學生們(病號們)個個呆相橫生,端坐著不動,可他們的手裡卻都是拿著本,握著筆,做好了有言必記的準備樣。仿佛他們誰都不是來聽我講《詩經》,而是來抄寫能根治他們病症的一個秘方般。組織這場病人聽講《詩經》的是院長(是他親手根據病人的病歷和簡歷,組織了這節實驗課)。他和幾個科室主任、主治大夫,散散落落坐在最前排的病人中,和學生們一樣穿著病號服。病人們端坐他們也端坐,病人們鼓掌他們也鼓掌,待那掌聲息了後,我和院長的目光撞在一塊兒,他朝我笑一笑,點了一下頭。
病人們聽懂你的講課了,他們會鼓掌,院長輕聲對我說,聽不懂了他們會退場。
我望著前排的院長和副院長,心裡有些懵頭懵腦地慌。
開始吧,院長說。
我便把《風雅之頌》的講稿打開來,順手翻到《風雅之頌》中的第四章--《詩經》中遊子根深蒂固回家的精神情結。看了這一講中開頭引用《魏風》中的《陟岵》詩,是一首描寫戰亂中的特殊遊子--一個征人忘了回家路道的望鄉之作,它的表現手法新穎獨特,意在表現征人對家的遙想思念,卻又不直接抒寫征人的思鄉之情,而在詩中讓征人想像家中的父母兄長,如何地惦念於他,就像我想出院回家,表現的卻是茹萍在家分外愛戀、思念於我樣。之所以要選這首詩,並不是因為它在《詩經》中對精神存在最深層的表達和證實,而是因為它的表面詩意曲彎,句子長短不整,生字僻字遍地都是。所以我就特意選講這首冷僻得如下水道里一塊石頭似的詩。我把我的專著翻開來,看一眼那首《陟岵》詩,又把講稿合起來,和藹地笑了笑,說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講關於《詩經》精神存在研究里最典型的一首詩。這首詩在《詩經》的《風》、《雅》、《頌》中屬於《風》。在《風》中屬於《魏風》篇。在《魏風》中的排序為第四首詩。
繞東拐西,說到這兒,我把詩題的陟、岵兩個字用粉筆寫到身後的黑板上,我說有誰認識這兩個字?然後看看台下木呆呆的病號們,看他們大眼瞪小眼,茫茫白白一片眼珠兒,沒有一個能夠答上來,就心裡頗感安慰地說,不認識了好,我就害怕有人認識這兩個字。接著回身把這兩個字的拼音zhì和hù標在漢字陟和岵的上邊去,回過頭來說,《詩經》分為《風》、《雅》、《頌》,而《風》中又有《周南》、《召南》、《邶風》、《衛風》、《王風》等15個部分,計160首。我們今天講的是《魏風》中的第4首,《風》中的第110首。講到這兒時,又朝台下看一眼,我吃驚地發現,課堂上所有的神經病人們,個個都神情專注,聽得仔細認真,沒有交頭接耳,沒有東張西望,更沒有人退場離去。他們聽我講課,就像聽我念著他們的遺書樣,臉上表情肅穆,手下不停地記著和寫著。這讓我有些惶惑不安,有些不知所措。我知道我不能如在大學講堂上樣按部就班地講,由表入里地講。我必須講得貌似合情合理,而實則亂七八糟,狼藉遍地,讓聽課的人聽得索然無味,摸不著頭腦。於是,我又稍稍想了一會兒,接著說,《陟岵》這首詩,全詩3段18句,共計81個字和27個標點符號。27個標點符號中,有9個逗號,9個句號,3個冒號,3個感嘆號和3個引號。而在這首詩的81個字中,常用字有30個,剩下的字都是不常用的字。不常用的幾十個字中,在各種版本的詩經注釋中,需要註上拼音,加以註解的字有20個到30個。胡論八扯地講了這首詩的行數、字數、標點和最長的句子幾個字,最短的句子幾個字,時間大約過去了30分鐘。我再次停頓下來往台下瞅了瞅,看見台下的病人們,全都趴在課桌上記著筆記,屋子裡一片沙沙沙的寫字聲,使那臨時教室就像考場樣。寫字快的精神病人,記錄完了抬起頭,望著我時,我發現他們臉上原來又厚又濃的痴呆淺淡了,眼裡白白茫茫、六神無主的惘然也都黑淡淡地聚在一起了,仿佛我的講課果真不是在講課,而是在給他們治病樣,使我感到有一股寒氣在瀏覽室里捲動著,在我渾身上下侵襲著。我低頭看了一眼第一排的院長和大夫們,發現他們的臉上全是紅潤欣慰的笑,就像一場實驗得到了驗證樣。他們望著我,又都把目光擱到院長的臉上去。院長看一下手錶,對我說,楊教授,你講得很好,病人全都聽懂了,你接著往下講。
→虹→橋→書→吧→。
第37節:風雅之頌(6)
院長說話的聲音並不大,可我聽著卻感到不寒而慄,仿佛有龍捲風,沙塵暴,正在我身邊醞釀著,過一會就會風起雲湧、天崩地裂般。
我沒有接著往下講,再次把目光擱到課堂下,看見所有的病人都把筆記記完了,都抬頭望著我,等著我講課,就像將要因干而死的人等著一口水。我已經從所有的精神病人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們對我的渴求焦焦裂裂,旺旺茂茂。似乎我不接著講,他們都會精神病發作,扒房子,跳高樓。使我意識到我必須把這節課繼續講下去,必須把《陟岵》這首詩繼續講下去。於是,我接著剛才的話,又開始講詩中筆畫最多的字是什麼,筆畫最少的字是什麼;十畫以上的字有多少個,十畫以下的字有多少個;雙音讀法的字是哪些,單音讀法的字是哪些。我本末倒置,吹毛求疵,講這首詩周圍的環境、空氣、雲彩、日光、氣流和從詩的周圍百里之外飛過的鳥、湖裡的魚、山上的糙、河裡的水,卻遲遲不去講那首詩原本思鄉念家的意義和意趣,還有詩的結構、對稱和美學。我就像計劃領著一幫遊人走進公園的導遊樣,舉著旗幟,手腳不停,口若懸河,卻只領著遊人在公園的周圍走來走去,而不帶著他們到公園的裡邊參觀和瀏覽。直到牆上掛鐘的指針終於指向10點整,一節課就要結束了,我還沒有把《陟岵》這首詩向學生們背一遍,沒有領著他們讀一遍。如同瀏覽時間結束了,導遊還沒有領著遊客走進公園的大門口。
.§虹§橋書§吧§
第36節:風雅之頌(5)
我似乎已經計在心中,成竹在胸,往瀏覽室里穩步進去時,像我在大學走進教室樣,先在門口淡一下腳,朝病人學生們彬彬有禮地鞠了一個躬。可我沒想到,在彎腰鞠躬的那一瞬間,瀏覽室里的學生們(精神病人們),居然會掌聲雷動,歡迎我就像我們學校的學生歡迎校長講話樣。像電視上的國賓宴席在歡迎一個外國的總統上台演講樣。我有些受寵若驚,措手不及,抬頭看見滿屋子紅白亮亮的鼓掌聲,驚奇便一股一股地衝到了我的頭頂上。我看見那些學生們(病號們)個個呆相橫生,端坐著不動,可他們的手裡卻都是拿著本,握著筆,做好了有言必記的準備樣。仿佛他們誰都不是來聽我講《詩經》,而是來抄寫能根治他們病症的一個秘方般。組織這場病人聽講《詩經》的是院長(是他親手根據病人的病歷和簡歷,組織了這節實驗課)。他和幾個科室主任、主治大夫,散散落落坐在最前排的病人中,和學生們一樣穿著病號服。病人們端坐他們也端坐,病人們鼓掌他們也鼓掌,待那掌聲息了後,我和院長的目光撞在一塊兒,他朝我笑一笑,點了一下頭。
病人們聽懂你的講課了,他們會鼓掌,院長輕聲對我說,聽不懂了他們會退場。
我望著前排的院長和副院長,心裡有些懵頭懵腦地慌。
開始吧,院長說。
我便把《風雅之頌》的講稿打開來,順手翻到《風雅之頌》中的第四章--《詩經》中遊子根深蒂固回家的精神情結。看了這一講中開頭引用《魏風》中的《陟岵》詩,是一首描寫戰亂中的特殊遊子--一個征人忘了回家路道的望鄉之作,它的表現手法新穎獨特,意在表現征人對家的遙想思念,卻又不直接抒寫征人的思鄉之情,而在詩中讓征人想像家中的父母兄長,如何地惦念於他,就像我想出院回家,表現的卻是茹萍在家分外愛戀、思念於我樣。之所以要選這首詩,並不是因為它在《詩經》中對精神存在最深層的表達和證實,而是因為它的表面詩意曲彎,句子長短不整,生字僻字遍地都是。所以我就特意選講這首冷僻得如下水道里一塊石頭似的詩。我把我的專著翻開來,看一眼那首《陟岵》詩,又把講稿合起來,和藹地笑了笑,說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講關於《詩經》精神存在研究里最典型的一首詩。這首詩在《詩經》的《風》、《雅》、《頌》中屬於《風》。在《風》中屬於《魏風》篇。在《魏風》中的排序為第四首詩。
繞東拐西,說到這兒,我把詩題的陟、岵兩個字用粉筆寫到身後的黑板上,我說有誰認識這兩個字?然後看看台下木呆呆的病號們,看他們大眼瞪小眼,茫茫白白一片眼珠兒,沒有一個能夠答上來,就心裡頗感安慰地說,不認識了好,我就害怕有人認識這兩個字。接著回身把這兩個字的拼音zhì和hù標在漢字陟和岵的上邊去,回過頭來說,《詩經》分為《風》、《雅》、《頌》,而《風》中又有《周南》、《召南》、《邶風》、《衛風》、《王風》等15個部分,計160首。我們今天講的是《魏風》中的第4首,《風》中的第110首。講到這兒時,又朝台下看一眼,我吃驚地發現,課堂上所有的神經病人們,個個都神情專注,聽得仔細認真,沒有交頭接耳,沒有東張西望,更沒有人退場離去。他們聽我講課,就像聽我念著他們的遺書樣,臉上表情肅穆,手下不停地記著和寫著。這讓我有些惶惑不安,有些不知所措。我知道我不能如在大學講堂上樣按部就班地講,由表入里地講。我必須講得貌似合情合理,而實則亂七八糟,狼藉遍地,讓聽課的人聽得索然無味,摸不著頭腦。於是,我又稍稍想了一會兒,接著說,《陟岵》這首詩,全詩3段18句,共計81個字和27個標點符號。27個標點符號中,有9個逗號,9個句號,3個冒號,3個感嘆號和3個引號。而在這首詩的81個字中,常用字有30個,剩下的字都是不常用的字。不常用的幾十個字中,在各種版本的詩經注釋中,需要註上拼音,加以註解的字有20個到30個。胡論八扯地講了這首詩的行數、字數、標點和最長的句子幾個字,最短的句子幾個字,時間大約過去了30分鐘。我再次停頓下來往台下瞅了瞅,看見台下的病人們,全都趴在課桌上記著筆記,屋子裡一片沙沙沙的寫字聲,使那臨時教室就像考場樣。寫字快的精神病人,記錄完了抬起頭,望著我時,我發現他們臉上原來又厚又濃的痴呆淺淡了,眼裡白白茫茫、六神無主的惘然也都黑淡淡地聚在一起了,仿佛我的講課果真不是在講課,而是在給他們治病樣,使我感到有一股寒氣在瀏覽室里捲動著,在我渾身上下侵襲著。我低頭看了一眼第一排的院長和大夫們,發現他們的臉上全是紅潤欣慰的笑,就像一場實驗得到了驗證樣。他們望著我,又都把目光擱到院長的臉上去。院長看一下手錶,對我說,楊教授,你講得很好,病人全都聽懂了,你接著往下講。
→虹→橋→書→吧→。
第37節:風雅之頌(6)
院長說話的聲音並不大,可我聽著卻感到不寒而慄,仿佛有龍捲風,沙塵暴,正在我身邊醞釀著,過一會就會風起雲湧、天崩地裂般。
我沒有接著往下講,再次把目光擱到課堂下,看見所有的病人都把筆記記完了,都抬頭望著我,等著我講課,就像將要因干而死的人等著一口水。我已經從所有的精神病人的目光中,看到了他們對我的渴求焦焦裂裂,旺旺茂茂。似乎我不接著講,他們都會精神病發作,扒房子,跳高樓。使我意識到我必須把這節課繼續講下去,必須把《陟岵》這首詩繼續講下去。於是,我接著剛才的話,又開始講詩中筆畫最多的字是什麼,筆畫最少的字是什麼;十畫以上的字有多少個,十畫以下的字有多少個;雙音讀法的字是哪些,單音讀法的字是哪些。我本末倒置,吹毛求疵,講這首詩周圍的環境、空氣、雲彩、日光、氣流和從詩的周圍百里之外飛過的鳥、湖裡的魚、山上的糙、河裡的水,卻遲遲不去講那首詩原本思鄉念家的意義和意趣,還有詩的結構、對稱和美學。我就像計劃領著一幫遊人走進公園的導遊樣,舉著旗幟,手腳不停,口若懸河,卻只領著遊人在公園的周圍走來走去,而不帶著他們到公園的裡邊參觀和瀏覽。直到牆上掛鐘的指針終於指向10點整,一節課就要結束了,我還沒有把《陟岵》這首詩向學生們背一遍,沒有領著他們讀一遍。如同瀏覽時間結束了,導遊還沒有領著遊客走進公園的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