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說此事是為數極少的社會滓渣所為,因為沒有代表性也就沒有說服力,那麼上世紀九十代年上半期發生在某座大都市的一樁慘案就絕非偶然事件,因為慘案的製造者是德行應該為人表率的人民警察。

  一個幹警的妻子去找一位來自外地的鎖匠配鑰匙,鎖匠不知道她是幹警的妻子,就按例收了她五角錢(如果知道肯定不會收)。按理這個妻子不應怒火中燒:一則五角錢是個小數目,為這樣的小錢生氣不值得;二是鎖匠並未多收她的錢;三是鎖匠是街頭小販,屬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不值得和這等人爭閒氣;可幹警的妻子居然怒火中燒!她怒氣沖沖地跑回家,在丈夫面前告了一個惡狀。他丈夫是一個男人,應該不會為這等不上筷的小事象女人一樣怒火中燒,可他老兄居然也怒火中燒,心想一個不起眼的他鄉小販竟然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配把鑰匙也要給錢!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不曉得老子的厲害!他沒有象蔡某那樣等三天,而是馬上把想法付諸行動,即刻喊來另外的三個幹警,快速趕往現場,抓住那個鎖匠一頓拳打腳踢,最後的戰果是把鎖匠活生生地給打死了!

  一個德行應該為人表率的人民警察為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大動肝火,並採用如此極端的手段公報私仇,事件的前因後果不能不引人深思。

  …………

  (三)

  中學時代看《世界歷史》,看到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對這場戰爭的總體觀點是歌頌和讚美,譽之為美國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北方得勝的美國人被描繪成正義的英雄;南方失敗的美國人則是企圖阻擋歷史車輪應該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牛鬼蛇神」。前幾天又重新翻開《美國史》,不過是英語版的《美國史》,也就是美國人自己撰寫的歷史。眾所周知,今天的美國政府仍是南北戰爭得勝的美國人的後輩,在撰寫這段歷史時自然會頌揚自己的祖先,同時貶損並攻擊祖先的敵人。我翻到南北戰爭這一頁,美國人對這段戰爭的評價竟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是你很難看出哪一方是正義的哪一方是非正義的;二是南軍總司令李將軍被描寫成一個德高望重用兵如神的紳士和軍神,北軍在戰場上的行徑則醜態百出;三是勝利者付出的代價和失敗者一樣大;四是這場戰爭的起因並不單純是奴隸主挑起的以「廢奴運動」為中心的戰爭,北方的戰爭動機也是大可懷疑的;五是這場戰爭並不是一段有利於美國進步的光輝歷史,而是美國歷史上令人痛心極首的一首,對美國的消極影響比「珍珠港事件」還要大……

  看了美國人寫的「南北戰爭史」,我終於明白自那以後美國本土為何沒有再爆發一次自相殘殺的內戰。得勝的美國人正是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善待那些失敗了的政敵,消除了內戰造成的心靈創傷和民族裂痕,重新恢復民族的團結。當失敗者面對一個不停自責自省的勝利者時,他的自尊心就會較少受到刺傷,復仇的衝動也會很難喚起。如果勝利者不停地誇耀自己的勝利,嘲笑對手的失敗,不明智地刺傷對手的自尊心,對手復仇的衝動就會一浪高過一浪,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找並創造機會報仇雪恨。

  中華民族的仇恨和極端心理也反映在文學作品中。青少年時期看了很多武俠小說,報仇雪恨就象愛情一樣成了這些小說的永恆主題。相比之下,美國最有影響的反映「南北戰爭」的巨著《GONE WITH WIND》(中文譯為《飄》或《亂世佳人》)的主題就是不要仇恨和內戰。和這一目標相適應,得勝的美國人把失敗的對手描繪成可尊可敬的紳士;把自己貶損為靈魂卑微的投機政客......

  一百年前的中國人在臨死之前有立遺囑的習慣,有頭有臉的人立文字遺囑;普通人也有口頭遺囑。遺囑的內容不外乎兩大主題:一是財產的分割與繼承;二是誰是他的仇家,要後人記住這個仇家,把報仇雪恨作為後人生活的一大主題。後人因此陷入仇恨的痛苦之中,死時又把這個痛苦傳給活著的下一代,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下去。

  盲目的仇恨和極端的情緒對中華民族的負面影響是無與倫比的:一是在中國這塊本應該很文明很仁慈的土地上產生了人類世界最野蠻最殘忍的折磨人的刑罰。二是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降低,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很難形成一股抗擊外敵的合力,用「一盤散沙」來形容並不過分。這點可從近千年的中國歷史找到佐證。自宋王朝以來,中國整體被外族奴役達四個世紀,半數以上淪為亡國奴近六個世紀。而奴役我們的外族在軍力上不及中國的十分之一,人口則是百分之一的懸殊比例。三是政體上容易產生極權體制,貴族政治的架構不是有限王權而是君主獨裁,多數人的意見被漠視;平民政治則是戴著「民主」面具的暴民政治,少數人(尤其是社會精英)的權力得不到保障(如文化大革命)。

  (四)

  一個人的情緒一旦有極端傾向,就會產生固執的偏見。

  近代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是日本和俄羅斯,但中國人最仇視的國家卻是英國和美國。

  對英國的仇恨情有可願,因為這個國家率先用暴力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國門,迫使當時自認為位於世界中心的「天朝大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讓一向有著很強優越感的中國人丟盡了臉面。對美國的仇恨則更多源於民族的偏見。這個國家傷害中華民族的暴行比任何列強都少,沒有割中國一寸土地也沒有強迫中國賠款(庚子賠款返回中國辦教育),相反在兩次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站在中國一邊(十九世紀末的列強瓜分中國危機和中日戰爭),中國的第一批新式學堂就是在美國的資助下建立的。可中國人對美國的反感大於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甚至大於象野獸一樣撕裂凌辱中國的日本和恩將仇報的越南。同樣的一件摩擦糾紛,發生在別的國家也許只被看成一個可以平心交涉的局部突發事件,發生在美國則會招致中華民族整體對抗情緒。中國人在現代發生了很多次反美示威遊行,最大的一次是上世紀中期美國兵強暴中國學生的案件。那時美軍剛剛幫助中國打敗了日本,個別駐京美國大兵得意忘形,竟然違反軍紀強暴了一名中國學生。儘管這幾個獸兵受到美國軍法處置,可大江南北的中國人還是走上街頭,表達了仇恨美國等內心深處的吶喊,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教授寧願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印尼的暴徒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輪姦了成百上千名華裔女子,中國人卻沒有上街遊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