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蒙古人的野蠻統治,激起漢人風起雲湧的抗暴鬥爭。蒙古帝國統治中國期間,農民暴動的次數比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要多。十三世紀八0年代,江南即暴發抗暴革命二百餘起;到了下世紀四十年代,僅山東、河北地區就有三百餘起農民暴動,說明蒙古帝國到處都是戰場。遍地戰亂一定引起災荒,旱災經常大規模發生,赤地千里。最慘重的是黃河下游,饑饉逼人發狂,到處發生人吃人的慘劇。一三四五年,黃河又在銅瓦廂決口,向西南傾瀉,六百公里狹長地帶上的村莊和人民全被淹沒。河水泛濫所及,又增加數十萬無家可歸的流民,成為武裝群眾無盡的兵源。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最終釀成排山倒海的紅巾軍大起義。

  紅巾軍大起義是在"白蓮教"的旗幟下有準備有組織地策動起來的。白蓮教是佛教中的一個神秘支派,源於五世紀的"淨土宗",倡導光明善良,反對黑暗邪惡,認為忍讓向善,行為明明白白的人死後會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坐在蓮台上享受芸芸眾生的禮拜。蒙古帝國前期,白蓮教因有反抗暴政的宗旨,被元政府禁止在帝國內部傳播。到了蒙古帝國後期,元政府被風起雲湧的農民暴動搞得焦頭爛額,為了緩和階級矛盾,才對白蓮教解禁。農民志士積極利用白蓮教作幌子,在漢人中進行反抗蒙古統治者的鼓動和組織工作。元政府禁止中國人集會串連,現在用宗教傳播作掩護,就可以避開政府的禁令,使分散的農民抗暴活動走向聯合集中成為可能。

  在白蓮教的諸多傳教士中,有兩位教主的活動對起義的影響最大,他們是韓山童和彭瑩玉。韓山童主要活動在黃淮地區,建立了從事起義準備工作的領導核心,得力助手有後來成為紅巾軍起義領袖的劉

  福通和羅方素、王顯忠、韓咬兒等人;彭瑩玉主要活動在江淮地區,沒有成立領導核心,主要從事反元的鼓動和宣傳工作。韓山童宣稱"白蓮花開,明王出世,彌勒降生。"明王就是白蓮教主,也就是韓山童自己,意思是自己將代替蒙古人成為農民的主人。這三句謁語在一貫迷信的中國人中有很強的號召力,各地白蓮教會紛紛成立,信徒成千上萬。

  正當農民抗暴活動排山倒海興起之際,蒙古帝國政府卻在決策上出現了一個大的失誤,即引黃河恢復故道,工程由宰相脫脫親自主持。一三五一年一月,徵調十七萬民工,用五個月的時間把銅瓦廂決口堵住,使黃河仍向東北流入渤海。這本是一項建設性的偉大工程,但它選錯了時間,尤其是用錯了方法。在人心鼎沸的年月里,把十七萬滿情怨恨的勞工,從他們的家鄉強迫徵調集中到一起;完工之後,又沒有妥善安置,任由他們向四方流散,為農民集眾抗暴提供了巨大的機會。韓山童、劉福通等起義志士充分利用這個天賜良機,在民工中煽動反元情緒,培植起義骨幹。劉福通命他的教徒刻了一個一隻眼的石人,背上刻寫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埋在黃河故道黃陵崗附近。當民夫在施工中把這個石人掘出來時,群情鼎沸,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認為蒙古人的氣數已到了盡頭,元帝國的滅亡指日可待,紛紛磨拳擦掌準備向蒙古人討還血債。韓山童、劉福通發現民眾反叛情緒已被有效地調動起來,起義時機已經成熟,就在五月八日這一天在潁州白鹿莊殺白馬舉義旗,公開打出反元旗幟,在民工中發展隊伍,隊伍一律用紅巾裹頭,稱為"紅巾軍"。工程完畢後,除少部分民工還鄉外,大多數都集結在劉福通的紅巾之下,成為起義的主力。紅巾軍最先攻下潁州,把潁州的蒙古人無論老幼全部殺死,接著分兵四出攻擊鄰近的州縣,各地農民紛紛起兵響應。蒙古政府派軍鎮壓,但擋不住紅巾軍的攻勢,漢人的憤怒情緒象火山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一三五五年,紅巾軍攻下亳州,在那裡建立政權。這時白蓮教主韓山童已死,劉福通迎立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稱帝,國號"韓宋",劉福通被任命為帝國宰相。一三五七年,劉福通統率紅巾軍攻陷中原軍事重鎮開封,把首都遷到那裡。這時韓宋帝國已占領淮河流域和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擁有十萬戰鬥兵員,整個中原進入掌握。

  在江淮地區,沒有治理黃河那樣的機會來集合民眾,白蓮教徒便採取另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聯絡民眾暴動。在蒙古帝國境內,中國人在蒙古"甲主"的嚴密監視下,既不能聚會宣告,又不能派人逐家逐戶傳遞消息,無法約定同一時刻舉事。於是白蓮教徒懇請"甲主"准許他們向各家分送象月亮一樣的圓形甜餅,稱為"月餅",以便中國人為大汗祈福。"甲主"允許了,而月餅中夾有中國字寫的通知(蒙古人不識中國字):"八月十五日殺韃子。"韃子是漢人對蒙古人的蔑稱。中國人準備停當,當晚夜半,所有的"甲主"和他的家族都死在中國人的棍棒之下,連懷中的嬰兒都被摔在石階上,腦漿迸裂,作母親的還沒有哀號出聲音,已死在亂刀之下,凶慘不忍卒睹。漢人的報復是血腥殘酷的,蒙古人的後裔開始為先輩的屠殺和暴政付出慘重代價。

  江淮流域的紅巾軍主力集結在布商徐壽輝的旗幟之下。徐壽輝是湖北浠水人,在彭瑩玉、鄒普勝等白蓮教徒的擁立下在蘄州起兵,先攻克蘄州、黃州,占領浠水後在故鄉稱帝,建立天完帝國。後分兵四出征討,占領長江中游,並派軍進入江南,掃蕩蒙古勢力。一三五六年,天完帝國的宰相倪文俊攻占武昌,徐壽輝把都城遷到那裡。一三五七年,徐壽輝派大將明玉珍出征四川,占領了川蜀全境和雲南的廣大地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