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男權社會裡,生殖器是男性尊嚴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世界上幾乎沒有男人高興閹割自己,所以宦官的來源只有兩種,一是金錢誘惑,一是強迫。即令是金錢誘惑,因為宮庭不接受成年宦官(因為成年人被閹割有很強的仇恨心理,還有殘存的性意識),孩子又怎麼懂得為錢捨身?而收買孩子父母,對孩子來說仍然是強迫。這是中國人最最辛酸的一樁悲慘遭遇。

  中國宮廷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宮廷之一,有它特有的行為標準和運行法則。孩子們被閹割後,即被送入宮廷,永遠和父母家鄉隔離,象投入羊群的羔羊,無依無靠,無親無友,隨時會被殺死、虐死。如明王朝的萬曆皇帝朱翊均平均每三天就要親手鞭死一個宦官。孩子們必須忍辱負重,象《絕代雙嬌》里的小魚兒在惡人谷一樣精明機警才能保衛自己。如被大宦員收為養子,在養父培植下,逐漸接近皇帝,觸及或掌握權力魔杖,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這樣的機會是極少的,絕大多數宦官都在魔窟中悲慘地死去,沒有人為他們申冤或為之灑一滴同清的淚水。孩子一旦被閹割成為宦官,就永遠失去了作一個正常人的機會,因為生殖器是一個人成為男人的標誌,其價值有時比腦袋還要重要,一個不男不女的人在文明不太發達的社會裡是不會得到尊重和認同的。儘管宦官被閹割不是他們本人的過錯,他們一樣是專制體制的受害者,按理應該象殘疾人一樣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被人們廣泛地同情和關懷。遺憾的是,被儒家文化毒害至深的國人沒有那樣的胸懷,人們對宦官不是同情關懷,而是極度地蔑視和奚落。因此,宦官對社會和正常人有一種強烈的仇恨心理,一旦掌握權力,就會以百倍的瘋狂來報復給他們身心以巨大傷害的社會群體。令人痛心的是,在極權體制的國度里,宦官掌握權力的機會比正常人大得多,因為他們接近最高權力(皇帝)的機會比正常人多。

  自儒家學派的所謂"聖人"叔孫通創立複雜繁瑣的"朝儀"制度後,皇帝跟他的子民,包括最最尊貴的大臣,都隔開了一段相當長的距離。大臣只能在皇帝上朝時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和皇帝說上幾句場面話,說心裡話和打小報告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因為皇帝和大臣很少有單獨在一起的機會。皇帝除了上朝當眾處理國事外,其餘的時間多半呆在宮廷,宮廷除了皇帝外不允許任何一個正常的男人自由進出,因此大臣想單獨向皇帝陳述自己的意見是很難找到機會的。相比之下,宦官不但能自由出入宮廷,有資格的宦官還能整天圍著皇帝打轉,有相當多的機會單獨向皇帝吹耳邊風,把自己的觀點和好惡潛移默化為皇帝的觀點。這樣宦官就有相當多的機會接近權力,對政治施加影響。倘若發生大臣和宦官爭權奪利的爭鬥,宦官所處的位置無疑有利得多。如果皇帝勤勞明智,上朝理政的時間比呆在宮廷的時間長,宦官的影響就小些;如果皇帝懶惰糊塗,大部分時間呆在深宮,宦官的影響就要大得多,這時就極有可能出現宦官專政的情形。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總結出幾條宦官的基本特徵:一、宦官是自卑的,因為他們沒有生殖器,不但沒有生育能力,還因永遠失去了作一個正常人的機會而為社會所不恥。二、宦官沒有高深知識,沒有機會接受高深教育,因此也就沒有高深知識派生出來的匡時濟世造福蒼生的高貴情操。三、宦官曾因貧窮而被閹割,又備受社會的歧視輕蔑,因此宦官多少都懷著對正常人的仇恨和報復心理。四、宦官缺少遠見和偉大的抱負,因為宮廷生活極度狹窄和現實。五、宦官沒有後代,比正常人相對缺少希望和未來,為非作歹不用擔心殃及子孫,所以宦官行為歹毒,作惡不懌手段,除非被外力所遏制否則惡行不會自行終止。

  綜上所述,宦官是一個對社會害處多於益處的群體。在這裡有必要強調一點,造成這種現狀的不是宦官一方的過錯,我們正常人至少要負一半的責任,如果當初我們不去閹割他們,或在閹割之後不再歧視奚落他們,他們的仇恨心理自然會少一些,他們的權欲也就不會那樣強烈,宦官專政的機會也會少一些,即便掌了權對社會的傷害也會輕一些。

  因為宦官心靈深處有太多的委曲和不平,他們特別渴望掌握權力,利用權力向社會索取自己失去的東西。宦官由於接近皇帝,很容易從皇帝手中竊取權力,並進而左右政權。宦官專政,這個封建專制的怪胎,在中國一再地成為歷史事實。

  一個王朝一旦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它覆亡的命運也就註定了。因為宦官既無智慧也無德行獨攬行政大權,宦官專政千篇一律地結出兩樣苦果:一是王朝的解體,導致屍橫遍野的改朝換代大混戰;一是宦官慘遭滅種式的大屠殺,給國家和宦官自己帶來巨大的災難。

  一、第一位權勢逼人的宦官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最有勢力的宦官是秦王朝的宮廷總管趙高。趙高是始皇帝贏政的貼身侍從,贏政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他,因此他是最接近皇帝的人。所幸的是贏政比較英明勤奮,不那麼容易糊弄,趙高很難從他手中竊取權力,對帝國構不成大的危害。可從贏政死亡的那一刻起,趙高就有機會打開"潘朵拉魔盒"(希臘神話里專長門裝妖魔鬼怪和不幸種子的一種盒子)了。

  贏政喜歡出巡,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中國各地著名的山川,每次出巡趙高都陪侍左右,最後一次出巡歸來途中,走到沙丘暴病身亡,死時遺詔命他的長子贏扶蘇繼任皇帝。這是趙高最不願接受的事實,因為贏扶蘇比贏政還要勤奮明智,一旦他君臨天下,他這個貼身侍從註定離權力越來越遠。好在贏扶蘇當時不在贏政身邊,正在離沙丘幾千公里之遙的上郡監督由大將蒙恬率領、防禦北方匈奴的邊防部隊,趙高有機會施展他的陰謀。他把賭注壓在贏政的幼子、除了玩樂胡鬧外不知人生為何物的贏胡亥身上。贏胡亥當時正陪侍在贏政身邊,聽到趙高有意立他為皇帝時還有點不知所措,因為他根本沒有當皇帝的心理準備。他上面有十三個哥哥,每個都比他精明能幹,在長子繼承制的法統社會裡,皇帝那個位子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