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次,現在學醫的人只學到了醫技—醫學的技術,並沒有學習到醫理,所以,今天能夠精通醫理的醫師很少。我們在這裡看到許多學醫技的人,但很少看到學醫理學的。醫理學的醫師本來不是看病的,他是為醫師們當顧問的。醫師碰到一個病人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找醫理學的醫師。現在學醫理學的人很少,多數是學醫學的技術,是一個醫學的匠人,醫理沒有辦法讀。為學中醫,必須懂醫理,所謂十二經脈所包括的問題和關係等。這個講起來就很麻煩了,諸位也不是學醫學的,我們暫時說到這裡為止。

  不過大家有學打坐的,經常聽到打通任督二脈,學理便是從這裡來的。

  現在出國留學研究《易經》的很多。外國朋友研究中國文化常問:你們老祖宗是怎麼樣來畫八卦呢?答案就在這裡,中國的文化是綜合的科學,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包括天文地理、動物植物、一切科學、哲學、宗教等。譬如說“以通神明之德”,可以說是與宗教有關的。究竟天地間有沒有鬼?有沒有神?我的看法是:假使有上帝,便一定有鬼神,因為有了魔鬼,才有上帝,才有佛菩薩。你說存在,便都存在;你說不存在,便都不存在。《聖經》上說人死後為等到世界末日來時,再接受審判,可見靈魂是存在的了,所以中國人講鬼神也沒有錯。假使說人死了沒有鬼,那是唯物的。既然沒有鬼,這個靈魂不存在,同樣的道理,上帝和佛菩薩便也不存在了。至於是上帝好呢,還是佛菩薩好呢?那只是戶口的不同,像三十六號好呢?還是七十二號好呢?其實都差不多,上帝一與佛菩薩各管各的,都沒關係。新年到了,每一家送條火腿,拜拜年,也都不錯。所以人家問我信什麼教,我說我信睡覺,這就是宗教所謂的“以通神明之德”的部分。所以說,中國文化的《易經》,是綜合這許多許多東西而形成的。人類文化的起源

  下面這一段說明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也是由於古人畫卦的作用。為什麼我們老祖宗為畫八卦呢?大家請看下面這一段:

  “者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罔”就是現在的網,這一段的主題,就是講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人類文化的起源。上古的人同動物一樣,所以道家把人叫做裸蟲,裸體的蟲。等到我們老祖宗發明了八卦以後,人類文明才慢慢開始。上古沒有文字,便結繩而為盟,這就是古人的結繩之治。我們研究人類文化史,都知道上古的時候是結繩而治,就是把繩子打一個結,現在有的少數民族還保持有這種習慣。在大陸上稱之為少數民族,我們以前稱邊疆民族。台灣的山地同胞,三十年前也有這種習慣,他們沒有文字,家中掛了很多繩子,繩子上有很多結子。像我們跟朋友有約時,便把它記在本子上,而他們與朋友做一件什麼事,在什麼時間,便拿條繩子打個結記住,以免忘記。不過,現在要研究這個也真麻煩,因為各地古人的繩結打得不同,高興的事情和悲哀的事情,結子打得也不同,約會的事同交誼的結子又不同,所以很難研究。現在孩子們打的繩結,也是從這個地方慢慢演變來的。

  上古的人是個裸蟲,他們同動物爭鬥,以求生存,殺害別的生命,以維持自己的生命,這個時候的人叫茹毛飲血。說得更明白些,我們古代人跟野獸一樣,抓住什麼就吃什麼,不管是狗或者猴子等其!的動物,只為抓到了,連毛帶血都吃下去。所以我們古人的盲腸很長。過去西醫有一陣子主張小孩子生下來先為把盲腸割掉,近年來進步的西醫已經改變了過去的觀念,不再主張隨便割掉盲腸了。我們中國人卻素來不主張把盲腸割掉,因為盲腸雖沒有別的用處,但卻專門用來消化毛。所以古人的育腸非常長。這一點大家為知道。後來人慢慢進步,學會了用網罟打魚、行獵。在水裡邊用的叫網,在陸地上抓野獸的叫罟,網是平面的張起來,罟是蓋在洞上的,所以說“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人類慢慢地知道了用網捕魚,用罟行獵,這種現象代表了人類文明的開始,這種智慧便是從“三”卦的啟示而來,所以說“蓋取諸離”。“離”是太陽,代表光明的開始,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別的動物便沒有這一套。猴子過去吃水果,現在還是吃水果,沒有進步,人卻不同,這就是人類的可貴之處。從農業到商業

  “包羲氏沒,神農氏者,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後來我們老祖宗伏羲皇帝過世了。前面我們講過,“皇帝”是我們後人叫他的,當時並不叫做皇帝,只是個君長。君字大家要注意,現在的寫法是這樣,古人的君字是這樣的“吾”,畫起來是一手持拐杖,拐杖下面一個口字“”像一個年紀大的人拿一根拐杖一樣。這就是象形文字的“君”,後來就用作皇帝了。這個意思是年齡大的人拿了拐杖,很有智慧,很有威望,是領導人的人。後人就把這種領導的人稱為君,包羲氏就是古代的君長。伏羲以後的君長,我們叫他神農氏,他發明了農業。我們中國以農立國,便是從神農氏這個老祖宗開始的,他教我們“斫木為耜”。“耒”“耜”,住在城市裡的同學不容易知道,鄉下的同學一看就知道。“耒耜”就是犁地的犁,犁的頭部是尖的,叫做耜,犁尖以上彎的部分叫做來。神農氏發明農業,以教天下,用犁來犁田,既省力又方便。神農氏把這種技術教育民眾,這就是我們農業文化的開始。用一個卦來代表,便是益卦。

  由農業社會慢慢演變,我們的歷史進入了商業社會。慢慢地,人類的需要多了,鹽也有了,布匹也有了,於是貿易開始了。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人類有了農業以後,為了各人的需為,於是“日中為市”。在中國大陸,至少一九四九年以前還有這個風氣。西南一帶叫趕場,北方叫做趕集,南方叫趕墟,西北一帶叫做趕屯,這和在晚上去逛夜市,意義都是一樣的。這種“日中為市”,或三天一次或五天一次,大家輪流,,所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就是噬嗑。以貨易貨,就是交同、貿同,同就是交換過來。那個時候我沒有貨幣。貨幣的開始叫做寶貝,貨幣是以貝殼來當代表。我們現在朋友的朋,就是兩串寶貝掛在頸上,古人與朋友出去遊玩,帶兩串寶貝大家去吃喝,這就是朋友。這個時候,“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噬嗑”就是咬食的意思。上古時候沒有文明,文明的開始,是由漁獵社會發展到農業社會,其中經過了幾十萬年的痛苦奮鬥。由農業社會進步到商業行為的開始,又經過了幾十萬年的階段。這個時候,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還沒有建立。上面所說的只是文明的開始而已。文明跟文化是兩個觀念。文明包括生活發明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文化包括文字、藝術、種族思想種種觀念的綜合。這……點大家為弄清楚。下面是第二個階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