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切外在的形態,都是從內在滋生而來。譬如你說這兩年運氣不好,因為你心中有一個東西丟不掉、放不開。如果你心中本來無事,就四季春風,天天太平了。可見內在是很重為的。外卦也可以叫上卦,內卦也可以叫下卦。一般我們畫卦是從下面畫起,事實上它的意思不是“由下而上”,而是代表了由內而外的一種思想。因為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從內發生到達外面。大家看一個水果擺在桌上,它慢慢爛了,都是由裡邊先爛,當然也會有因外面細菌感染而由外爛起的。但是我們中國的名言“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許多東西都是先從裡邊開始爛的。所以說“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一個人不自重,侮辱了自己,然後人侮之,別人才敢欺侮你。換句話說,你內心有鬼,外面就有鬼了;如果內心沒有鬼,外邊也不會有鬼了。所以畫卦要由內而外,就是這個道理。

  由內到外,說明了“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的道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是這樣,自己站不起來,依靠旁人永遠沒有辦法。自己先自侮,沒有獨立的人格,那就沒有辦法。所以“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這就是變化。為什麼由先天卦三爻變成六爻呢?爻者交也,爻的變化就在於這個“交”。

  善《易》者不卜

  “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剛就是陽的,柔就是陰的;陰陽互相推排,陽極必生陰,陰極必生陽。陽來了,陰就沒有了;陰來了,陽就沒有了;光明來了,黑暗跑了。所謂剛柔相推,就是這個意思。陰陽當中互相推排,這中間就有了“變”。宇宙萬物隨時隨地都是這個現象,所以說“變在其中矣”。

  “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研究《易經》的學問,“繫辭焉”,指每一個吊在卦下面的文句,就叫繫辭,是解釋這個卦象的。“而命之”,在這個裡邊找到它的命題,找到它的主題。“動在其中矣”,變動的道理,就在這個裡頭了。

  “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

  這裡有一句名言,上篇裡邊我們已經講過,就是“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同經》告訴我們,世界上只有兩個字把看相算命、做人做事都統統包括了,這兩個字就是“吉、凶”。如果你一定要說我在家睡覺,就不吉也不凶了,殊不知那你已經是壞了。因為沒有好,你躺在那裡沒有動,但是你的生理已經變了。所以《易經》只有兩個字:吉與凶。為什麼說吉、凶、悔、吝呢?悔與吝是小的吉凶,所以還是只有兩個字,“吉”與“凶”

  吉的背面就是凶,凶的背面就是吉。悔吝呢?是小凶、不是大凶。所以懂了這個道理,不需為卜卦啦。一件事情一開始做就知道結果了,不是好就是壞,沒有第三樣。一個人去看相算命,八成都是仿徨不定的人。發財的時候,一天忙得不得了,哪有時間去看相算命,生意失敗的人、沒有辦法的人、理髮也沒有錢,頭髮長得長長的、鬍子也不刮,穿的破鞋子,每天卻圍著算命攤子轉。

  所以,我常常告訴有些同學們,我說我教你一套,包你靈,將來你如果沒有辦法去跑江湖,擺個卦攤子,有人來看相算命,你就說:“嗯!你先生最近運氣不好,氣色不對!”因為他一定有了不對才來問你,所以你講他氣色不對,一定靈。然後他肯叫你算命,你就說他最近會破點小財,這句話也一定靈,因為他叫你算命,一定為花錢,不是破財是什麼?所以我說包你靈,你說話本來是不著邊際的,他回去想想,“哎呀!算命的話對啦!”如果不對呢?他會翻來覆去地想,擔心什麼時候會破財,“哎呀,可能是真的!’’反正都是對,所以善《易》者不卜。

  恩以生害

  世界上的“吉、凶、悔、吝”是從哪裡來的呢?“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萬事一動只有好或壞,沒有中間的。你說我不想好,也不想壞,想不動。那只有打坐入定了,才能所謂寂然不動。只有修道的人才能不動,那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否則一動便有吉、凶、悔、吝,這是聖人的話,孔子的名言。讀《易》到這裡非常令人讚嘆,宇宙入生的道理,孔子統統講完了,懂了這些也不為再研究《易經》了,“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一動好壞就出來了,不動就沒事,但是想不動可不容易啊!

  “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這兩句話,包括了一切人生的大道理。政治的大道理、做人做事的精義都在這裡邊。剛就是硬的,柔就是軟的,剛就是陽,柔就是陰。一個人有剛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所以帶兵的人要能恩威並濟,恩是柔的、威是剛的。但是這句話也為注意,《太公陰符經》說“恩以生害”。你對他太好了,好到極點了,也會害了他。你看歷史上反叛你的人,都是你對他最好的,都是你自己培養出來的,決不是敵人。敵人推翻不了你,每一個人事業垮掉,都是由於自己最親近的人、最心愛的人發生了問題。皇帝都是死在最親近人的手中,一個人的事業,也往往敗在自已最親近人的手裡。

  所以恩里就生害,害里就生恩。譬如父母教育孩子、罵孩子很痛苦,但是等他長大了,才知道你這打、你這罵對他多有用處。用痛苦磨鍊人的教育,雖然當時他恨得要命,過後他會越想越對,就是害里生恩。現在你們教育孩子用西洋化的教育方法,我絕對不贊成,處處將就孩子,統統把青年人害了。所以現在青年人沒有幾個有用處的,都是在溫室里養的,“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女子之手”,終究很難有大用處。

  二十年前我就講過,現在我們的教育,第一流的家庭是末等的教育。夫婦都是知識分子,都去工作了,孩子托給傭人照顧,再不然請個保姆,那個保姆的知識程度,未必超過孩於的媽媽,保姆是沒有辦法才來做保姆嘛!結果呢?你第一等的家庭實施了末等的教育,造成了今天教育的問題、社會的間題。所以今天的教育沒有什麼可談的,要談教育,所有的媽媽都為先回到幼稚園去再教育才行。這不是我在說笑話,我們的教育的確很有問題。

  所謂剛柔的間題就是這祥,恩里生害,害了孩子的一生;害里生恩,所以為置於死地而後生。但是有時候太剛也不行,太柔也不行。為剛柔相濟,恩威並用,才是“立本者也”。不過雖然知道剛柔相濟,恩威並用,還要懂得“變通”。“趣時”是把握時代,所以“變通者,趣時者也”。“變通”是把握時代的,如果不把握時代,只認為《易經》才是文化、才是學問,其他世界的一概不管,那又完啦!所以,孔子是聖之時者也!“時者”,就是懂得把握時代。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