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故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故主也。言似,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了?”

  孔子五十歲才研究《易經》,在《論語》中講道:“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亦可以無大過矣。”孔子說,如果我能多活幾年,把《易經》研究透徹了,也許我一生便不會再犯錯誤了。在這裡孔子了解了一個道理,從這個卦象裡頭,再加上周公的爻辭,他懂得了人生的境界,一個人的言與行是最重要不過的。所以他前邊說,一個君子在他的家裡——“居其室”,如果講出一句對的話-—“善,則千里之外應之”。當然這個君子不是現在這個君子,他們在廣播電視台隨便說也不負責,在議會講話也可以不負責,現在的民主時代可以隨便講而不負責的。所以這種人不是君子。如果是君子的話,不為說議會,就在自己家裡隨便講一句話,“善,則干里之外應之”。不為認為,一句話沒有什麼,可以隨便說,任何一個人講的一句話,影響都是非常之遠大。

  譬如說父母喜歡隨便說“他媽的、格老子”,搞慣了,兒子便也會不知不覺地“他媽的,格老子”了。所以“君子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現在拿物理科學來講,我們動一個思想、動一個念頭,人在頭頂上所放的光就不同,可以用照相機照出來。壞念頭是黑光,好念頭是白光,各種心念所放光的顏色都不同。換句話說,我們說話的聲波,在虛空中是不會消失的,可見言行之可怕。“況其邇者乎”爻何況近的地方呢!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干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當然,像我們這樣平平凡凡的人,所影響的還小。如果一個做領導的人,那伯是部隊裡邊的班長,或者帶領工人的領班,都為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說得到做得到,做到了再說。這些都非常重為。所以孔子說:“言,出乎身,加乎民。”讀古書這個“民”字,不為把它當老百姓看。依現在白話文的意思,可以解釋作人類或者他人。如果讀古書常把“民”字作老百姓看,那你的古書便讀錯了。古人這“民”也可以說是個代號,也可以說“言出乎身,加乎人”-一一句話出乎自己,但是影響的卻是對方。

  “行,發乎邇,見乎遠”,自己的行為,尤其是當領導的人,現前的行為,“見乎遠”,它的影響都很久遠。因此孔子說:“言行,君子之樞機。”天主教樞機主教的樞機,就是從《易經》這個地方出來的。什麼叫樞機?樞機就是機關、中心,開關的中心。言行是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開關一動,就關係一生的光榮。所以君子的一言一行,可以“動天地”。言行如此之重為,“可不慎乎”?能不謹慎小心嗎?

  孔子引用中孚九二爻的爻辭,來解釋人生哲學,說明一個人的言行對社會人群,有如此之重要。

  下面孔子又引用同人九五爻的爻辭,來探討人生哲學的問題。

  先鬧後笑

  “同人。先嚎啕而後笑。子曰:君子故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故言,其臭如蘭。”

  “同人”也是卦名,是由天三火三兩卦組成的,叫天火同人。明朝有一幅名畫,畫得大地都是火,山林也燒起來了,現在還存在故宮,就是天火同人的卦象。“先嚎啕而後笑”,是同人九五爻的爻辭。九五爻的位置很好,是帝王的位置,不能再高了,再高就是太上皇了,那就完了,無路好走了。九五爻得其位、得其時。拿卦來講,每一卦的第二爻、第五爻都是好的,什麼道理呢?第二爻為內卦的三爻之中,第五爻是外卦的三爻之中,所以人生一切最好的就是得其時、得其位。位就是空間,宇宙間的一切,脫離不開時位,不得時位,什麼都沒有用。這裡所謂的時,意思就是運氣。光有運氣,沒有位也不行,等於人家請客吃飯,請帖上請到你,你跑錯地方了,那個房間沒你的座位,照樣吃不到東西,所以不但要得其時,還要得其位。同人卦九五爻,得其位,可是周公的爻辭是“先嚎啕而後笑”。像我們看到老朋友,大聲地叫起來,然後兩人相抱在一起就跳起來,又叫又笑,就是這麼個現象。所以學《易經》最好會畫漫畫。每一個故事的卦象,都把它畫下來,便又是另外一番境界了。

  我們學《易經》看一個卦,為從多方面去看它。譬如這個天火同人卦。一提到天火同人卦,便要馬上想到它的綜卦是什麼?錯卦是什麼?至少綜卦錯卦為知道。交互卦又是什麼?乃至交互卦的錯綜複雜又是什麼?每一卦、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話、每一個現象一來,便要多方面去看它。過去常說的八面玲瓏還不夠,學《易》的人為有十面的觀點。因為觀點不同,立場就不同,角度不同,觀點就兩樣。這是大家要注意的。

  同人卦的錯卦是什麼?綜卦是什麼?一提到同人就知道了。這樣一來,你的卦就很熟了,習慣了你也就用不著看卦啦!乃至把方位也搞熟了,講一句,你就知道那個方向了。同人的錯綜卦是:

  天火同人 錯卦地水師 。

  天火同人 綜卦火天大有 。

  同人卦的錯卦是地水師,由於立場相對,觀點也就兩樣,現象也就整個變了。所以一個長官的看法,與部下的看法絕對兩樣,父母的觀念與子女的觀念也不同。這不是代溝,我國沒有代溝這個名詞的。由於立場兩樣,觀點也就各異,中間沒有什麼溝不溝的。這是一般人跟著外國人亂講,這只是角度間題,不是代不代、溝不溝的間題。

  所謂錯卦的道理,就是立場相同,目標不同,兩個觀點的方向不同,經緯度不同。譬如我們兩個人都是股東,但兩個人利害關係不同,對外想公司發財,這個立場一樣,發了財以後就不同了。

  同人卦對面的錯卦是什麼?錯就是交錯,這個裡頭是非複雜就來啦!同人卦的錯卦是地水師。地水師的錯卦又是什麼?綜卦又是什麼?一個卦一來,為這樣十面地去看,才能了解每一個卦進行中間的各種變化。譬如你做生意,公司開始時,所有的股東大家觀念一致、決心一致。但當公司一旦發了財,到了年終的時候,大家肚子裡有個機器,你動你的腦筋,我打我的主意,大家就有問題了。像公司的職員,剛進到公司來,你把他錄用了,開始時非常感激,慢慢地認為是當然,後來便感覺是應該,最後便格老子我給你賣了命,你對我還這樣,便成了仇恨。這是人生的兒個階段,是確定的。無論人或事,到了某,一階段,他的內部便要起變化了。

  所以我常常想,《易經》不為學,學了《易經》、學了佛,學通以後便成了廢人,什麼事情一來便知道它的結果了。出門可能摔跤,我乾脆就不出門了;坐電梯曉得電梯要停,我乾脆爬樓梯吧!常此以往,這個人就廢掉了!所以我說學《易經》、學佛這種事,勸青年人不要干,而且進去了爬不出來的,越學越有味道,可是學通了以後,便成廢人了。最好是學到一半,然後覺得其味無窮,感覺自己學問還好得很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