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了,我們懂得了這個文字的道理,就可以知道這個名詞的意義了。假如說,你們以後學《易經》,看風水算命,有時候碰到一個“盪卦”,如果不了解這些,完啦!什麼叫盪?然後聽那江湖人胡扯,把盪卦講得玄之又玄,說是他師門不傳之秘。當年我們聽得雲裡霧裡,後來一弄清楚,才知道江湖人物完全胡扯,他自己《易經》都沒有學通。

  如何叫“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呢?太家看文王后天八卦:什麼叫相盪呢?像坎跟離這麼一甩,離卦原來在上面,像打鞦韆一樣,甩到坎卦的下面。碰攏啦,叫水火既濟;離卦代表火,水火就既濟。或坎卦盪到離卦的下面,產生另外一個新的卦,火水就未濟,這就是相盪。如果離卦盪到艮卦的上面,就叫火山旅卦。盪到艮卦的下面,便是山火賁卦。這樣一卦一盪就盪成了八個卦;一個卦盪成八個卦,八八就是六十四卦。

  文王八卦方位圖

  天地間的事情也是一樣。譬如我們教室門一開,進來一個人,你們大家就回頭看看,他也就影響了大家,這就是八卦相盪的道理。一切的變化,都是這樣產生的,所以說“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我現在是講原理,大家不能只聽我講,你們腦子裡要有八卦圖象,只要一盪,馬_上就會出現什麼情形,不經思索,都要知道。所以八八六十四卦,你們非背不可,不會背六十四卦的話,這個《易經》聽了是白聽的。什麼叫相摩?相盪?你要

  能不加思索地把它畫出來—在你腦子裡清清楚楚地畫出來,才有用處。孔子以上講的這個法則,也就是宇宙的法則。大自然的法則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這不是自然的法則嗎?同時大家看看古人的文字,一個字也不隨便用。為什麼要“鼓之以雷霆”?這不是像打鼓一樣,鼓就是膨脹。在醫院裡看到一個病人肚子大大的,中醫叫它水鼓脹。其實是肝的毛病,肝發炎肚子就會大(其他腸胃有毛病,肚子也會大),舊的病名是水鼓脹,就是這個鼓。這個字在這裡是形容雷電的動能變化,“鼓之以雷霆”,物理世界生命的一切,鼓就是代表那個生命的動能;那個衝動的能,膨脹、生長。“鼓之以雷霆”,是雷電的作用,震卦的作用,這個雷電膨脹了以後,氣流一一陰陽二一摩擦,“碰”!就打雷,打了雷以後沒有事了,這個雷電已經消散了。消散之後變成什麼?義變成氣流,氣流的陰陽一摩擦又發電,這就是剛才我們講的“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氣流一摩擦,就發電;發電以後,就打雷;雷電過了

  以後,它又變成氣流。所以八卦中,震為雷,巽為風;風就代表大氣,大氣層跟雷電一樣的相摩相盪,於是這個自然物理世界—“鼓之以雷霆”,充沛膨脹。這其間電能最重要,像原子呀!核能呀!現在的專家都在研究它,不過我們古人用一個代號,就包括了那麼多的意義。

  在這個物理世界中,如果沒有雷電或氣流,生物便不能生存,有了雷電還不夠;所以下面“潤之以風雨”。講到這裡使我對我們當前的教育,有著很多的感慨。記得我們當年的老師是坐著教,學生站在旁邊聽;現在是老師站著教,學生坐著聽,將來恐怕是學生躺著聽,老師跪著教。這個世界大概已經快到這一步了,是不是?“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我們當年的老師,教到這裡,特別要用紅筆把這個“潤”字圈一下,要大家注意雷霆是電流產生的變化。風雨是什麼呢?風雨就是颳風下雨。你說氣流又是什麼東西呢?氣流是沒有什麼東西的,我們感覺到風來是氣流,那錯了!風不是氣流,氣流是碰到物體,接觸了才感覺到的。我們晚上聽到噓噓的聲音,那不是風聲啊!雖然文字上描寫說風聲颯颯,其實颯颯不是風聲,風是沒有聲音的;颯颯是它碰到物體而發出來的聲音,反擊出來的聲音。我們說聽到風的聲音,那是風碰到我們的臉、碰到我們耳朵,我們才感覺到有聲音。

  所以風雨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上面那句話,“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那是宇宙的能所變化的一種現象而已。所以光是“鼓之以雷電,潤之以風雨”還不行,重點還在’萬面。

  我們談地球物理,就是地球文化,它始終離不開地球。那麼地球靠什麼呢?靠太陽系統的法則:“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太陽月亮的運行,隨時會使地球發生變化,因為太陽月亮是反轉,地球是正轉,所謂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是兩個不同方向的轉動,才維繫了太陽系統的和諧。假如地球跟太陽、月亮都是循一個軌道同時在那裡轉,說不定它們早就碰撞起來,早已碰得粉身碎骨了。這樣連我們老祖宗也都沒有了,哪還有我們的存在呢?

  為什麼它們不碰撞呢?因為它們各有規則—一個正轉,一個反轉,永遠在那裡轉。因為它是相反的轉,太陽、月亮中間各有一種引力,影響到地球也是一反一正。地球一上熱天冷天一是怎麼來的?我們現在固然很明白,它是由於太陽照射的角度,影響到我們地球而形成寒暑的現象。可是古人呢?他們沒有像現在一般的科學知識,地球物理也沒有這麼發達,但他們卻很明白地告訴了我們,用很簡單的文字表達方法,說明了天氣的變化是由於,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像這些話,我們孩童時期,在《幼學瓊林》中就讀過了。這兩句話包括了所有科學的道理;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沒有西方的科學衝擊,來與我們東方文化相摩相盪的話,如果沒有中國古人的地球物理的這些記載,便沒有我們今天的科學文明。

  孔子在這裡講的“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是宇宙中極自然的道理。“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這是構成地球人類萬物生存的原理與生命的根源。

  還有一點,大家要知道的,我們過去學古文,要學韻文,尤其是寫文章,每一個字都要琢磨,氣韻不對要換一個字。像這裡的句子,它的平仄音韻,都對稱得那麼美,是很自然的文字組合。以上講的是八卦相盪與物理世界、地球物理的關係。下面講到人道的間題。人文世界的開始

  “乾道成男,期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在人文世界裡,乾坤代表男女,乾坤是個代號,乾代表男,坤代表女。過去的算命先生,看到人家的八字,一定要先間是乾命還是坤命;換句話說,就是問是男的

  還是女的。“乾道成男”,大家干萬不要以為男人就是陽,女人就是陰,那你就不懂《易經》了。因為陽裡邊有陰,陰裡邊有陽;人文世界乾代表男人,坤代表女人,乾坤只是一個代號而已。下面講到乾坤的邏輯思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卦代表了形而上。大家不要以為這裡所謂的“形而上”是西方人的學說,實際上“形而上”這個名詞最早是孔子提出來的。在《系傳》里就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說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