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是嗎?」櫃檯職員偏著頭,「我不清楚耶。有可能,因為所有備品都弄濕了,現場採證過後要整理的東西也很多。」
櫃檯職員叼著煙,用讓人發沭的眼神盯著孝史的臉。
「那張照片有什麼要緊嗎?」
「不,沒什麼要緊。只是,我覺得它很漂亮,在飯店看到它的時候就很喜歡。」
「咦,這可奇了。」
櫃檯職員把菸蒂往腳邊一丟,踩熄了它。不知他怎麼突發善心,竟然說:「那張照片是原飯店所有者捐贈的。你去找他,說不定他手上還有幾張,加洗的什麼的。他原本好像是這一帶的地主,攝影是他的興趣,那間房子的照片也是他買下時拍的。」
這麼一說,他還在照片旁邊留下文章,說明蒲生大將的一生以及這幢房子的盛衰。
「請問那個人叫什麼名字?」
「拍照的人是小野松吉,不過,他本人早就死了。」
又失望了。
「不過,他兒子或是孫子應該在經營照相館吧?我記得好像在新橋的哪裡。他也曾來過我們飯店、送那幅照片來的時候。」
他反覆利用工商電話簿和查號台,花了兩個小時才找到。在新橋、銀座地區的中心位置,有一棟古老的混凝土大樓,小野照相館就開在它的二樓。
現任老闆是小野松吉的孫子,年約四十出頭,體格魁梧。或許因為如此,他很會流汗;襯衫的袖子整個捲起,好像很熱的樣子。
「我爺爺是地主也是買賣房子的,攝影是他的興趣,不過,我父親選了攝影當本業,然後我又接著做下去。」他說。
「也就是說,雖然你們失去了土地,但熱愛攝影的血脈卻代代傳承下來了。」
孝史直接表明來意。小野很高興,領他進到照相館裡面。那是間兩坪多的小房間,牆壁上掛的全是裱好的照片。
「這些都是我爺爺和我父親拍的。」
他指著一張張照片,開始講解起來。孝史幾乎是左耳進右耳出,眼睛一直在找蒲生邸的照片。
「在哪裡呢……」小野也張大眼睛到處找,「相片還真是太多了。」
孝史先找到了。他踮起腳尖一指,「有了!在那裡!」
照片就掛在右邊牆壁的最上排,從窗子射入的光反射在玻璃上,所以很難看清楚。
「可以讓我看仔細一點嗎?」
「請等一下,我去拿腳凳來。」
小野搬來腳凳,替他把鑲框的相片拿了下來。孝史坐立難安,不停地在旁邊踱步。終於把相框拿在手上時,他的手指都發抖了。
沒有錯,就是這張照片,房子的全景。中央頂著小小的三角形屋頂,冒出一管煙囪的舊式洋房。孝史的蒲生邸就在那裡。
但是,他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二樓左邊的窗戶。其他窗戶全都罩上蕾絲窗簾,只有這個窗戶的窗簾略微打開,然後有人探了頭出來。因為很小,不仔細看根本不會發覺——
「很舊的照片吧?我記得是在昭和二十三年(西元一九四八年)拍的。」小野說。「買下這棟房子,過沒多久就決定把它拆掉了。從照片上或許看不出來,其實這棟房子曾經遭到空襲,裡面全燒壞了,連磚牆都被熏得變了顏色。那戶人家是好說歹說才住下的,想必相當不方便吧?有的房間都不能用了,所以才決定拆掉。不過畢竟是難得一見的洋房,所以我爺爺才想說至少幫它拍張照片,留作紀念。」
是嗎?原來是這樣。
孝史微微笑著。握著相框的手還在發抖,一笑連身體也在顫抖,那顫抖傳到相框,連照片中的蒲生邸也跟著搖晃起來,探出二樓左邊窗台的那張臉也在輕輕晃動。
他已經知道那個人是誰了。將臉貼近仔細觀看後,他當下就明白了。
是平田。
當時,他從飯店二樓的緊急逃生梯憑空消失的時候,到底到哪裡去了?孝史曾經問過平田,他回說:「不過是個小小的惡作劇。」還說跟蒲生邸內發生的事無關。現在孝史總算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來到蒲生邸;在展開新的人生之前,他造訪了即將被拆毀的蒲生邸。到留下最後紀錄的蒲生邸一游,是為了留下自己的照片、是為了這樣的惡作劇。
「有什麼不對勁嗎?」
小野奇怪地問道,並且觀察孝史的臉。接著他的目光落到孝史手中的照片,突然發出驚訝聲:「咦?這張照片裡有人哪。」
孝史安靜地保持微笑。
小野說,那張照片無法給孝史,但可以幫忙翻拍。
「不過,你這個人也真怪。說了你別不高興,你不是差點死在那房子改建的飯店裡嗎?雖說那飯店跟我家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我是個幸運的人。」
當小野送他來到門口的時候,他發現像是給客人等待用的角落的牆上,掛著一幅很大的油畫。剛才來的時候,他被終於找到蒲生邸照片的興奮給沖昏了頭,根本就看不到其他東西,不過,如今看到這幅畫,他真想把後知後覺的自己痛扁一頓。
那是一幅女性穿著和服的肖像畫。畫中人只有上半身,似乎是坐在椅子上。在她背後有一張小桌子,上面擺著插了玫瑰的花瓶。擔任模特兒的女性已經不年輕了,但臉上卻掛著媲美紅色玫瑰的嬌艷笑容。
是蒲生珠子。
張大嘴巴,孝史抬頭看那幅畫。
「這、這是——」
「咦,怎麼你只看一眼就知道它是什麼來頭了嗎?」小野好像蠻佩服的,連音量都提高了。「還真是不簡單啊。」
「這是誰畫的?」
小野更加挺起已經突出的小腹,得意地吹噓:「是平松輝樹的畫呦。」
平松——輝樹?
「你說的輝樹,是不是輝煌的輝再加一個樹木的樹?」
「唔,沒錯。」
驚訝之餘,孝史繼續張著合不攏的嘴,轉頭看向小野。這下小野更高興了,用力搓著鼻子。
「呀,這有點意思吧?這是平松大師在昭和三十五年(一九六〇)的佳作。當時,平松先生不像現在這麼有名,所以畫也不怎麼值錢。不過,換作今天,它可真是無價之寶呦。」
終於把嘴巴閉上,潤潤乾澀的喉嚨後,孝史問道:「平松輝樹是那麼有名的畫家嗎?」
小野做出快要昏倒的姿勢,「什麼嘛,你不是說你知道這幅畫嗎?你不是從畫風看出它是平松先生的作品嗎?」
啊!這個畫風——獨特的運筆方式,層層堆疊的油彩——他並不是完全沒有印象。他曾在蒲生邸看過蒲生嘉隆的畫,畫中的人是鞠惠,這幅畫則是珠子。只是,畫風非常相近,幾乎可說是一模一樣。
在蒲生家,與武人的血液一起流動的,是深厚的繪畫天賦。嘉隆有這方面的才華,憲之雖然沒有,但到了兒子輝樹這一代卻開花結果。
孝史也曾被誤認為是這位大人物。
「平松先生今年肯定會受勛的,」小野高興地說道:「呀,真是了不起啊。」
「小野先生為什麼會有這幅畫?你認識畫中的女性嗎?」
小野一個勁地點頭。「不可能不認識吧?她是原本住在蒲生邸的大小姐,名叫珠子。」
櫃檯職員叼著煙,用讓人發沭的眼神盯著孝史的臉。
「那張照片有什麼要緊嗎?」
「不,沒什麼要緊。只是,我覺得它很漂亮,在飯店看到它的時候就很喜歡。」
「咦,這可奇了。」
櫃檯職員把菸蒂往腳邊一丟,踩熄了它。不知他怎麼突發善心,竟然說:「那張照片是原飯店所有者捐贈的。你去找他,說不定他手上還有幾張,加洗的什麼的。他原本好像是這一帶的地主,攝影是他的興趣,那間房子的照片也是他買下時拍的。」
這麼一說,他還在照片旁邊留下文章,說明蒲生大將的一生以及這幢房子的盛衰。
「請問那個人叫什麼名字?」
「拍照的人是小野松吉,不過,他本人早就死了。」
又失望了。
「不過,他兒子或是孫子應該在經營照相館吧?我記得好像在新橋的哪裡。他也曾來過我們飯店、送那幅照片來的時候。」
他反覆利用工商電話簿和查號台,花了兩個小時才找到。在新橋、銀座地區的中心位置,有一棟古老的混凝土大樓,小野照相館就開在它的二樓。
現任老闆是小野松吉的孫子,年約四十出頭,體格魁梧。或許因為如此,他很會流汗;襯衫的袖子整個捲起,好像很熱的樣子。
「我爺爺是地主也是買賣房子的,攝影是他的興趣,不過,我父親選了攝影當本業,然後我又接著做下去。」他說。
「也就是說,雖然你們失去了土地,但熱愛攝影的血脈卻代代傳承下來了。」
孝史直接表明來意。小野很高興,領他進到照相館裡面。那是間兩坪多的小房間,牆壁上掛的全是裱好的照片。
「這些都是我爺爺和我父親拍的。」
他指著一張張照片,開始講解起來。孝史幾乎是左耳進右耳出,眼睛一直在找蒲生邸的照片。
「在哪裡呢……」小野也張大眼睛到處找,「相片還真是太多了。」
孝史先找到了。他踮起腳尖一指,「有了!在那裡!」
照片就掛在右邊牆壁的最上排,從窗子射入的光反射在玻璃上,所以很難看清楚。
「可以讓我看仔細一點嗎?」
「請等一下,我去拿腳凳來。」
小野搬來腳凳,替他把鑲框的相片拿了下來。孝史坐立難安,不停地在旁邊踱步。終於把相框拿在手上時,他的手指都發抖了。
沒有錯,就是這張照片,房子的全景。中央頂著小小的三角形屋頂,冒出一管煙囪的舊式洋房。孝史的蒲生邸就在那裡。
但是,他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二樓左邊的窗戶。其他窗戶全都罩上蕾絲窗簾,只有這個窗戶的窗簾略微打開,然後有人探了頭出來。因為很小,不仔細看根本不會發覺——
「很舊的照片吧?我記得是在昭和二十三年(西元一九四八年)拍的。」小野說。「買下這棟房子,過沒多久就決定把它拆掉了。從照片上或許看不出來,其實這棟房子曾經遭到空襲,裡面全燒壞了,連磚牆都被熏得變了顏色。那戶人家是好說歹說才住下的,想必相當不方便吧?有的房間都不能用了,所以才決定拆掉。不過畢竟是難得一見的洋房,所以我爺爺才想說至少幫它拍張照片,留作紀念。」
是嗎?原來是這樣。
孝史微微笑著。握著相框的手還在發抖,一笑連身體也在顫抖,那顫抖傳到相框,連照片中的蒲生邸也跟著搖晃起來,探出二樓左邊窗台的那張臉也在輕輕晃動。
他已經知道那個人是誰了。將臉貼近仔細觀看後,他當下就明白了。
是平田。
當時,他從飯店二樓的緊急逃生梯憑空消失的時候,到底到哪裡去了?孝史曾經問過平田,他回說:「不過是個小小的惡作劇。」還說跟蒲生邸內發生的事無關。現在孝史總算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來到蒲生邸;在展開新的人生之前,他造訪了即將被拆毀的蒲生邸。到留下最後紀錄的蒲生邸一游,是為了留下自己的照片、是為了這樣的惡作劇。
「有什麼不對勁嗎?」
小野奇怪地問道,並且觀察孝史的臉。接著他的目光落到孝史手中的照片,突然發出驚訝聲:「咦?這張照片裡有人哪。」
孝史安靜地保持微笑。
小野說,那張照片無法給孝史,但可以幫忙翻拍。
「不過,你這個人也真怪。說了你別不高興,你不是差點死在那房子改建的飯店裡嗎?雖說那飯店跟我家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我是個幸運的人。」
當小野送他來到門口的時候,他發現像是給客人等待用的角落的牆上,掛著一幅很大的油畫。剛才來的時候,他被終於找到蒲生邸照片的興奮給沖昏了頭,根本就看不到其他東西,不過,如今看到這幅畫,他真想把後知後覺的自己痛扁一頓。
那是一幅女性穿著和服的肖像畫。畫中人只有上半身,似乎是坐在椅子上。在她背後有一張小桌子,上面擺著插了玫瑰的花瓶。擔任模特兒的女性已經不年輕了,但臉上卻掛著媲美紅色玫瑰的嬌艷笑容。
是蒲生珠子。
張大嘴巴,孝史抬頭看那幅畫。
「這、這是——」
「咦,怎麼你只看一眼就知道它是什麼來頭了嗎?」小野好像蠻佩服的,連音量都提高了。「還真是不簡單啊。」
「這是誰畫的?」
小野更加挺起已經突出的小腹,得意地吹噓:「是平松輝樹的畫呦。」
平松——輝樹?
「你說的輝樹,是不是輝煌的輝再加一個樹木的樹?」
「唔,沒錯。」
驚訝之餘,孝史繼續張著合不攏的嘴,轉頭看向小野。這下小野更高興了,用力搓著鼻子。
「呀,這有點意思吧?這是平松大師在昭和三十五年(一九六〇)的佳作。當時,平松先生不像現在這麼有名,所以畫也不怎麼值錢。不過,換作今天,它可真是無價之寶呦。」
終於把嘴巴閉上,潤潤乾澀的喉嚨後,孝史問道:「平松輝樹是那麼有名的畫家嗎?」
小野做出快要昏倒的姿勢,「什麼嘛,你不是說你知道這幅畫嗎?你不是從畫風看出它是平松先生的作品嗎?」
啊!這個畫風——獨特的運筆方式,層層堆疊的油彩——他並不是完全沒有印象。他曾在蒲生邸看過蒲生嘉隆的畫,畫中的人是鞠惠,這幅畫則是珠子。只是,畫風非常相近,幾乎可說是一模一樣。
在蒲生家,與武人的血液一起流動的,是深厚的繪畫天賦。嘉隆有這方面的才華,憲之雖然沒有,但到了兒子輝樹這一代卻開花結果。
孝史也曾被誤認為是這位大人物。
「平松先生今年肯定會受勛的,」小野高興地說道:「呀,真是了不起啊。」
「小野先生為什麼會有這幅畫?你認識畫中的女性嗎?」
小野一個勁地點頭。「不可能不認識吧?她是原本住在蒲生邸的大小姐,名叫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