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在翻閱著一張張照片、一頁頁文字的空檔,他突然想起那位麵包店老闆;想起在護城河畔,那對惶惶不安的男女;想起頭戴軟呢帽、身穿褐色外套的男人們說大話的樣子;想起仿佛快要凍結冒著白煙的皇居。士兵們踩在雪地的深刻足印歷歷在目,斷斷續續傳來的軍歌伴隨著三聲萬歲仍餘音在耳。
二二六事件對之後的政局產生怎樣的影響,他也多少知道了。事件結束後不久,原本廢除的陸軍大臣現役武官制(註:軍部大臣(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即國防首長的候選資格限定於現役的陸海軍將領,因此在軍事上較能做出專業合理的判斷,但弊病是容易造成軍人干政,控制中央)再度復活,而且沒有軍方的首肯,陸軍大臣無法就職,也不能組織內閣,議會宛如軍方的傀儡,任其操弄。就孝史看來,覺得文官的狼狽相既可悲又丟臉,也不禁想起葛城醫生夾雜著嘆息說出的那番話。
關於日本是如何走向戰爭的,雖然某些部分仍叫人難以理解,孝史已儘量客觀地收集了相關資料。同樣地對於戰爭結束——最後如何走向戰敗的整個過程,他也想確實掌握。不過,這些工作做起來還真是困難重重,且令人難過,就連調查戰後的糧食短缺也是如此,因為他總想起阿蕗的臉。
只有一件事,昭和二十年五月二十五日的那場空襲,他是親身經歷的,因此印象深刻。瞬間一片火海。貴之得到黑井的警告,知道會有這場空襲,他在心裡對自己說,阿蕗和千惠姨一定能順利逃脫的。
阿蕗一定能夠平安度過戰爭與戰後時期,直到平成年間的現代,她也一定都還健康地活著。然後,在今年四月二十日的正午,來到淺草雷門與孝史相會。
只是,她與孝史之間隔著整部昭和史,那重量沉得用單手都拿不起來。
畢業典禮結束後,他馬上跟母親、妹妹,還有奶奶到東京辦理補習班的手續和尋找租屋處。
果不出他所料,住的地方決定在神保町,之前表哥曾經住過的房間。孝史很清楚對重考生而言,房租是貴了點,不過,他知道父母親會擔心,所以打算儘量順他們的意。
至於向飯店索賠的事,他全權交給律師處理。雖然成立了受害者自救會,將傷者和罹難者家屬集合起來,不過,孝史只是把拿到的資料看一看,在必要的事項上簽名、回答、交出同意書,並沒有直接參與抗爭。雙親也鼓勵他這樣做。當然,他們也是考慮到孝史的身心的創傷,不過,真正藏在兩人心底沒說出口的是:他們害怕自己奇蹟似生還的兒子再跟其他受害人有任何接觸。
因此,當母親聽到孝史說想去看飯店燒毀的遺蹟時,她的臉色非常難看,拼命阻止他去。不過當孝史說,去了說不定能想起什麼時。母親噤口不語,只是偷瞄孝史問道:「真的沒問題嗎?」
「沒問題,我想去看看。我自己去,你不用擔心。」
於是母親帶著祖母去訂作助聽器,孝史一個人走向平河町。他從赤坂見附車站開始走。頭上的傷已經快好了,回來後有一陣子身體各處都還是會酸痛,現在也都消失了,走起路來已經不覺得辛苦了。
太陽暖洋洋的,市區到處開滿了櫻花。稍微走快一點,身體開始流汗。
如今,這擁擠的馬路有市內電車在跑,他曾看到戰車從這裡轟隆轟隆地開過。這條馬路曾經被大雪深埋,人行步道旁有一家麵包店,老闆人很親切。另外他曾經在一家叫法蘭西亭的西餐廳前,撿起被雪浸濕的號外——
平河町第一飯店,從只是飯店的墓碑,變成燒焦飯店的墓碑。四周還圍著禁止進入的黃色布條,而且上面還掛著寫有「危險」二字的黃色牌子。
入口的安全門上,破掉的玻璃已經被撤去,現在只剩個框架。就算站在馬路的另外一邊,也能看透整個飯店大廳。地毯被燒得焦黑,沙發東倒西歪。不過,讓人驚訝的是,一樓的櫃檯還完好地保留下來。
孝史四下張望,想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偷溜進飯店裡。幸好,白天這條街上沒什麼行人,他看準時機,穿過封鎖線,毫不猶豫地跨進大門。
到處充斥著噁心的臭味,讓人忍不住用手捂住口鼻。他邁開腳步,打算往電梯間走去,腳下的地毯踩起來黏答答的。
大廳的壁紙燒得不是很嚴重,火舌似乎是往上竄的樣子。櫃檯後面的門也沒被燒毀,就這麼打開著。陽光從戶外照進裡面的房間。
一樓的電梯前廳也未受到火舌的直接侵襲。一部分的天花板被熏得焦黑,不過應該是二樓地板傳來的熱造成的。孝史急忙往曾經掛著蒲生邸照片的地方走去。
什麼都沒有了,連畫框都被拿掉了。牆壁沒有變黑,可見它不是被燒掉的,大概火災後被搬走的吧。
他失望地轉身離去。他想再看一次蒲生邸的照片,如果可以,他想擁有那張照片,不過,看來只好死心了。
沿著來的路線走回去,穿過櫃檯前面的時候,孝史發現裡面的小房間好像有人。
瞬間,孝史的腦海里浮現蒲生大將的身影。說不定他還在這裡;說不定他從過去來到現在,正憑弔著飯店燒毀後的遺蹟。為了拜訪一無所知的未來,他還特地穿上軍裝,用拐杖支撐著行動不便的身體。
孝史呆站在原地,緊盯著門後面瞧。突然、冒出一顆人頭。
是那名櫃檯服務生。
「呀,真是多災多難啊。」
兩人走出飯店大廳,來到馬路對面的某棟大樓矮牆坐下。櫃檯服務生從上衣前面的口袋掏出香菸,點燃它。他的指甲都是黑的,聽他說之所以幾番偷跑回來,是為了尋找燒剩的私人物品。當然,一看就知道,他想拿回的不只是私人物品而已。不過,孝史並不打算追究。
「失火的時候,我沒有值班待在家裡,所以才逃過一劫。」
「聽說有兩個人燒死了。」
「是啊。不巧的是,這兩個人還都是房客。至少要是其中一個被燒死的是飯店員工,社會上的責難也不會這麼強烈。」
櫃檯服務生笑得有點狡猾,邊拍著孝史的肩膀。
「不過你沒事,真是太好了。」
他在飯店的時候,對客人不理不睬,出來飯店後,還是那麼惹人厭。真想趕快把話題結束。
「聽說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人生死不明?」
「嗯,有啊。」
「叫什麼名字?」
平田是「他」在這時代的化名。
櫃檯服務員偏著頭,「這個嘛……叫什麼名字來著?」
他似乎想不起來。感覺有些遺憾,又覺得這樣未必不好——
不,這樣最好。「平田」是「平田」,他就是他一個人。
「話說回來,你來這裡做什麼?」
「沒做什麼,只不過來看看自己差點丟了小命的地方。」
「哦,是這樣嗎?」
「請問……電梯前面原本不是掛有照片嗎?」
「照片?」
「嗯,曾經座落在此地的那幢蒲生邸的照片。」
「啊,好像有。」
「我剛剛去看已經不見了,被火燒掉了嗎?」
二二六事件對之後的政局產生怎樣的影響,他也多少知道了。事件結束後不久,原本廢除的陸軍大臣現役武官制(註:軍部大臣(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即國防首長的候選資格限定於現役的陸海軍將領,因此在軍事上較能做出專業合理的判斷,但弊病是容易造成軍人干政,控制中央)再度復活,而且沒有軍方的首肯,陸軍大臣無法就職,也不能組織內閣,議會宛如軍方的傀儡,任其操弄。就孝史看來,覺得文官的狼狽相既可悲又丟臉,也不禁想起葛城醫生夾雜著嘆息說出的那番話。
關於日本是如何走向戰爭的,雖然某些部分仍叫人難以理解,孝史已儘量客觀地收集了相關資料。同樣地對於戰爭結束——最後如何走向戰敗的整個過程,他也想確實掌握。不過,這些工作做起來還真是困難重重,且令人難過,就連調查戰後的糧食短缺也是如此,因為他總想起阿蕗的臉。
只有一件事,昭和二十年五月二十五日的那場空襲,他是親身經歷的,因此印象深刻。瞬間一片火海。貴之得到黑井的警告,知道會有這場空襲,他在心裡對自己說,阿蕗和千惠姨一定能順利逃脫的。
阿蕗一定能夠平安度過戰爭與戰後時期,直到平成年間的現代,她也一定都還健康地活著。然後,在今年四月二十日的正午,來到淺草雷門與孝史相會。
只是,她與孝史之間隔著整部昭和史,那重量沉得用單手都拿不起來。
畢業典禮結束後,他馬上跟母親、妹妹,還有奶奶到東京辦理補習班的手續和尋找租屋處。
果不出他所料,住的地方決定在神保町,之前表哥曾經住過的房間。孝史很清楚對重考生而言,房租是貴了點,不過,他知道父母親會擔心,所以打算儘量順他們的意。
至於向飯店索賠的事,他全權交給律師處理。雖然成立了受害者自救會,將傷者和罹難者家屬集合起來,不過,孝史只是把拿到的資料看一看,在必要的事項上簽名、回答、交出同意書,並沒有直接參與抗爭。雙親也鼓勵他這樣做。當然,他們也是考慮到孝史的身心的創傷,不過,真正藏在兩人心底沒說出口的是:他們害怕自己奇蹟似生還的兒子再跟其他受害人有任何接觸。
因此,當母親聽到孝史說想去看飯店燒毀的遺蹟時,她的臉色非常難看,拼命阻止他去。不過當孝史說,去了說不定能想起什麼時。母親噤口不語,只是偷瞄孝史問道:「真的沒問題嗎?」
「沒問題,我想去看看。我自己去,你不用擔心。」
於是母親帶著祖母去訂作助聽器,孝史一個人走向平河町。他從赤坂見附車站開始走。頭上的傷已經快好了,回來後有一陣子身體各處都還是會酸痛,現在也都消失了,走起路來已經不覺得辛苦了。
太陽暖洋洋的,市區到處開滿了櫻花。稍微走快一點,身體開始流汗。
如今,這擁擠的馬路有市內電車在跑,他曾看到戰車從這裡轟隆轟隆地開過。這條馬路曾經被大雪深埋,人行步道旁有一家麵包店,老闆人很親切。另外他曾經在一家叫法蘭西亭的西餐廳前,撿起被雪浸濕的號外——
平河町第一飯店,從只是飯店的墓碑,變成燒焦飯店的墓碑。四周還圍著禁止進入的黃色布條,而且上面還掛著寫有「危險」二字的黃色牌子。
入口的安全門上,破掉的玻璃已經被撤去,現在只剩個框架。就算站在馬路的另外一邊,也能看透整個飯店大廳。地毯被燒得焦黑,沙發東倒西歪。不過,讓人驚訝的是,一樓的櫃檯還完好地保留下來。
孝史四下張望,想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偷溜進飯店裡。幸好,白天這條街上沒什麼行人,他看準時機,穿過封鎖線,毫不猶豫地跨進大門。
到處充斥著噁心的臭味,讓人忍不住用手捂住口鼻。他邁開腳步,打算往電梯間走去,腳下的地毯踩起來黏答答的。
大廳的壁紙燒得不是很嚴重,火舌似乎是往上竄的樣子。櫃檯後面的門也沒被燒毀,就這麼打開著。陽光從戶外照進裡面的房間。
一樓的電梯前廳也未受到火舌的直接侵襲。一部分的天花板被熏得焦黑,不過應該是二樓地板傳來的熱造成的。孝史急忙往曾經掛著蒲生邸照片的地方走去。
什麼都沒有了,連畫框都被拿掉了。牆壁沒有變黑,可見它不是被燒掉的,大概火災後被搬走的吧。
他失望地轉身離去。他想再看一次蒲生邸的照片,如果可以,他想擁有那張照片,不過,看來只好死心了。
沿著來的路線走回去,穿過櫃檯前面的時候,孝史發現裡面的小房間好像有人。
瞬間,孝史的腦海里浮現蒲生大將的身影。說不定他還在這裡;說不定他從過去來到現在,正憑弔著飯店燒毀後的遺蹟。為了拜訪一無所知的未來,他還特地穿上軍裝,用拐杖支撐著行動不便的身體。
孝史呆站在原地,緊盯著門後面瞧。突然、冒出一顆人頭。
是那名櫃檯服務生。
「呀,真是多災多難啊。」
兩人走出飯店大廳,來到馬路對面的某棟大樓矮牆坐下。櫃檯服務生從上衣前面的口袋掏出香菸,點燃它。他的指甲都是黑的,聽他說之所以幾番偷跑回來,是為了尋找燒剩的私人物品。當然,一看就知道,他想拿回的不只是私人物品而已。不過,孝史並不打算追究。
「失火的時候,我沒有值班待在家裡,所以才逃過一劫。」
「聽說有兩個人燒死了。」
「是啊。不巧的是,這兩個人還都是房客。至少要是其中一個被燒死的是飯店員工,社會上的責難也不會這麼強烈。」
櫃檯服務生笑得有點狡猾,邊拍著孝史的肩膀。
「不過你沒事,真是太好了。」
他在飯店的時候,對客人不理不睬,出來飯店後,還是那麼惹人厭。真想趕快把話題結束。
「聽說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人生死不明?」
「嗯,有啊。」
「叫什麼名字?」
平田是「他」在這時代的化名。
櫃檯服務員偏著頭,「這個嘛……叫什麼名字來著?」
他似乎想不起來。感覺有些遺憾,又覺得這樣未必不好——
不,這樣最好。「平田」是「平田」,他就是他一個人。
「話說回來,你來這裡做什麼?」
「沒做什麼,只不過來看看自己差點丟了小命的地方。」
「哦,是這樣嗎?」
「請問……電梯前面原本不是掛有照片嗎?」
「照片?」
「嗯,曾經座落在此地的那幢蒲生邸的照片。」
「啊,好像有。」
「我剛剛去看已經不見了,被火燒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