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狄仁傑目露讚許之色,點頭道:“不錯。而且,這種特殊的魚網不完全是由人織成的,它的製造者之一就是那些黑色的蜘蛛,方才我們已見識了蛛絲的粘度和牢固,不妨如此推測:當年人們將魚網的基底掛在銅樹上,這些半成的魚網極可能如畫中一般,只是幾根簡單的麻線,又將銅樹放置在水邊——因黑蜘蛛以河中的魚卵為食,故它們的網一般結得不高,如此,就像今時的農婦養蠶一樣,先紮起草山,讓蠶在上面吐絲結繭,到了收穫的季節,就可以採摘下來了。蜘蛛為了捕食,就在人們事先設好的底子上結網,隔一段時間,人們就來收取織成的魚網,而這樣的魚網巧妙揉合了人工和蛛絲的諸般好處,使用起來,想必更優於普通麻線織就的魚網,所能捕到的魚也就更多,對於居住在水邊、靠打漁為生的先民來說,這是何等的重要!掌握了這種技術,就等於是有了神力。

  可蜘蛛不懂人言,也不能像牛羊一般加以蓄養、馴化,人們發現了它喜歡吃的魚卵產自那些銀色小魚,而小魚又似乎依附於‘洛神’而生,也就是說,有人魚的地方才有銀色小魚,有小魚自然就有專吃魚卵的黑蜘蛛,所以族人就設法將人魚奉養起來,好讓蜘蛛為他們生產魚網,當年這個洞廳就是用以采網的地方。

  至於入口設置得如此隱蔽難進,一來,當時中原之地,另有許多部族,彼此之間常常發生爭戰,為了部族的強大,這種能力只能掌握在族中極少人的手中,故顯得十分神秘,再者,也許人們當時深懷著對天地的敬畏之心,‘洛神’在人們心中應該是聖潔的神明,族人尊敬她、祀奉她,認為她不該被外界打擾、傷害,所以這裡也可以說是有洛氏祭祀的聖殿,也許他們曾在這裡舉行儀式,感謝神明賜予他們神力——這在壁畫上也有。”狄仁傑環顧眾人,緩緩解釋道。

  李元芳、斛律沖和阿玉、狄春靜靜聽來,果然一一貫通,雖說用蛛絲製作魚網,真是聞所未聞,但想千年以前,並無文字記載,又有多少今人未知之事流逝在歲月里?這半日來,所見的又有哪一樣是自己想得到的?

  阿玉見眾人神色凝重,吐了吐舌頭,道:“在洛神的傳說里,確曾有說她曾教給人們結網捕魚的方法呢。”

  李元芳道:“看來他們把人魚養在這裡,雖奪去了她的自由,倒也保護了她,否則我們也見不到這可能是最後一條的人魚了。”

  狄仁傑笑道:“這不是破案,也沒有什麼證據,不過是我從所見種種和傳說中推演得來的,似乎只有這樣,才說得通。”

  頓了頓,又道:“可是這神奇的魚網,終歸引起了其他部族的關注,你們看這邊幾幅連成一片的畫中,”狄仁傑指了指道:“這裡用兩種不同的顏色來畫人,一種是朱紅色的,和方才鋪魚、祭祀的人一樣,代表‘有洛氏’,而他們對面在與之撕殺的,卻以黑色畫成,應該是另一部族的敵人,這一場仗打得十分慘烈,下面畫了許多躺倒在地的人,有紅色的也有黑色的,從這裡畫面往右看,可見一支黑色的隊伍坐船而來,上方是一片高山,奇怪的是在山底和人物中間,還畫了九個太陽一樣的圖案,我想,也許這表示敵軍坐了船,在山間足足行了九日,方與有洛氏交戰;由此看往左邊,圖畫變得漸漸潦草,好像畫圖的人胡亂抹了幾筆:黑色的敵人都已倒下,只剩一個,用一柄大斧模樣的東西在劈什麼,再左邊,也應該是這整片壁畫的結束處,黑色那人似是終於攻入到一座房中,卻被一個紅色的人殺死了——我猜,這個紅色之人就是畫下這最後壁畫的人。”

  李元芳早已熟悉狄仁傑的推論方式,聞言已大致明白過來,目光一閃,興奮道:“也就是說,當年在這洞廳之外曾發生了一場戰事,起因極可能就是為了洞中的‘洛神’,敵人花費了很大力氣,找到一條通往這裡的水路——看這畫中所畫,應該不是我們進來的入口,而是需要坐船而行……”

  斛律沖接道:“那些敵人順著地下暗河進來,卻在洞外遭到了有洛氏的打擊,很多人都戰死了,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他劈開了山岩,終於進入這裡,可惜仍被守在洞中的‘有洛氏’族人所殺。於是‘有洛氏’所剩的人就在洞中畫下了這畫,以記錄這場戰爭,又用石頭擋住了敵人劈開的洞口。”斛律沖越說越快,眼中目光炙熱:“此後不知多久,洞廳里的一切都沒有變化,只是‘有洛氏’那開啟入口的兩件東西——日魄鏡和月精刀卻流散到世間,輾轉到了契丹、高長恭、安金藏還有我的手中,才有了今日之事。”說罷,看向李元芳,會心一笑,道:“貝殼後面的洞口,就是當年入侵時留下的,應該能夠通往外面。”

  出路

  李元芳點點頭,卻道:“只是這麼多年過去,暗河極有可能已經改道,當年入侵之路不知是否完好如初,我們還得小心才是。”

  狄春犯愁:“真要走九天的話,我們不累死也餓死了。”

  狄仁傑一笑道:“我對那九個太陽似的圖案也不過是猜測而已,且自古以‘九’來表示至陽至多之數,倒未必是個實數,也有可能就是很多的意思,不論怎樣,入侵之路只給了我們一個大致的提示,也驗證了我先前的想法:暗河通往山外。但接下來怎麼走,還得靠我們自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