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斛律沖在洞廳另一邊回應道:“正是,下面好像也有些柵欄。”隔了片刻,又自言自語道:“這塊大石有點奇怪,和周圍溶岩的樣子不同,好像是從洞外搬來的。”

  阿玉見李元芳走開,早忘了和斛律沖鬥嘴,忙也跟過來看,一時走得急了,又想從那朵石蘑菇上抄近路過去,不想衣服被勾了一下,險些跌倒,留神一看,奇道:“大人,李大哥,這裡有幾株銅樹,也不知幹什麼用的。”

  狄仁傑等繞過看時,見數十株青銅樹擺在地下,支叉伸展,只及膝高,狄春跟在其後,笑道:“老爺,這樹看來倒和那幾隻銅獸同出一源,連樹都長得這麼矮,我們是到了矮人國麼?”

  “嗯,你說得不錯,這還是我們進洞以來,看到的唯一一樣原先主人鑄造的東西,”狄仁傑苦笑道:“看這青、紅銅相錯樹枝,確與入口的銅獸相類,不過銅樹造得更為簡約,每株只有兩三個枝杈,應該屬於日常的器具罷,只可惜先人已逝,空留此地,沒有人能告訴我這些奇蹟的真相了。”

  狄春一拍腦袋道:“啊呀,老爺,方才我本要讓您去看那邊的壁畫,這一忙著看蜘蛛、人魚,倒忘了。”

  豁然貫通

  狄仁傑望著洞壁上的圖畫,順其方向,緩緩踱步,見李元芳、狄春跟在身旁,笑道;“想是我老了,這半日所見所聞,實在太多,叫人思緒混亂,你們且顧自走走,我要靜下心來想一想。”

  李元芳應了聲,見狄春扶了狄仁傑,到一旁石台坐下,知道狄仁傑的習慣,此時不好打擾,便轉身去看斛律沖和阿玉。

  他兩個正站在那扇貝殼大鏡之後,只聽阿玉道:“不如我們把這柵欄毀了罷。”

  李元芳繞過來,見斛律沖像是被阿玉纏不過,正趴低了身子,要用月精刀去斬那些銅欄,微一笑間已想到,他對待那些馬匹小狗尚且如此,聽阿玉要放了人魚,倒正合他性情,這回就是砍壞了寶刀,想必也毫不覺得可惜。

  果然那月精刀極為鋒利,沒幾下就將數根銅欄斬斷,李元芳在旁贊道:“真是好刀。”阿玉雙手合什,閉了雙目,輕念道:“人魚姐姐,牢籠已破,你可以出去啦。”說畢睜開眼睛,盯著水面細看,仿佛水波輕輕搖動,阿玉喜道:“李大哥你看,人魚定是聽到了。”

  李元芳一笑,也未作答。斛律沖顧自輕撫寶刀,暗想這刀已送給了李元芳,雖他不會說什麼,方才倒也不該這麼大大咧咧地拿刀去砍,見刀刃完好無損,吐了口氣,又懶懶道:“還姐姐呢,只怕她有好幾百歲了。”

  阿玉心中高興,便無意理會,轉眼見洞壁前那塊與周圍極不融洽的大石,想了想道:“這石頭不是洞中的溶岩,難道有意搬來此處的麼?”

  李元芳早覺得這大石古怪,阿玉一提,似是想起了什麼,看向斛律沖,見他也正朝自己望來,二人目光相撞,已是瞭然,當下點點頭,與斛律沖同走到大石一側,齊力去推石塊,那石頭雖大,哪抵得過他二人之力?“呯”一聲響,滾過了半圈,另一側的稜角砸落在地,方穩住了,只震得腳下一顫,阿玉剛輕呼一聲:“幸好這洞廳結實。”又叫道:“快看!”

  李元芳、斛律沖和阿玉定睛看時,大石之後,露出一個黑乎乎的洞來,卻不知通往何處,三人先是一喜,繼而又有幾分疑惑:看這洞口不大,若要通過,勢必得縮起身子半鑽半爬才行,實在不象是個門戶。李元芳探過身去,裡面毫無光亮,並沒有洞廳里那些夜明珠照明,隱隱有些微風吹來,似乎通得極遠,仔細聽去,還有流水之聲。再看洞口邊緣極為粗糙,似是匆忙間被生生劈開,而未加細鑿。李元芳回頭看了看斛律沖和阿玉,一時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先過去查探一番。

  正待告訴狄仁傑,已聽狄春喊道:“李將軍,老爺請你們都過來呢。”

  狄仁傑立在那些壁畫之前,神色間已不見了方才那絲煩憂,笑向眾人道:“方才我想了想,大致明白了這裡的來龍去脈。等我說完這個故事,你們也就明白了,正如候思止說的:不能稀里糊塗地白來這寶藏一趟。

  千年以前,不知是傳說中伏羲還是大禹的遠古時代,在伊洛之濱住了一個部族,姑且就叫他‘有洛氏’罷,其族人以捕魚、狩獵為生,他們掌握了一些十分高超、又不為人知的技術,比如我們看到的那些怪異的青銅獸,還有開啟洞廳的神龜洛書,這些令我們大吃一驚、無法解釋的神秘力量,當時應該只掌握在部族首領的手中,而被普通百姓奉若神明。

  由此想來,這洞內所藏的東西,自然非同尋常,在看到了蜘蛛、人魚、那些銀色小魚和銅樹後,我隱隱覺得,這幾者之間必然有其聯繫,”狄仁傑說到此處,指著一幅壁畫,道:“你們看這畫中畫了一張大網掛在樹上,畫得雖簡單,也可看出這張網十分簡陋,稀稀落落,而左邊一人似在捕魚,手中那張捉住了魚的網明顯比掛在樹上的,要緊密得多,繪畫之人在魚身外畫了許多條線,來表達這個區別。所以我想,那掛著的是一張還未完成的漁網,而從那兩株樹的樣子來看,極有可能就是那些銅樹。”

  李元芳捕捉到狄仁傑的思路,猜道:“您是說,那些銅樹,是用來織網的工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