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罷,自懷中取出阿玉帶來的那張地圖,在石上展開來道:“你們看,方才入口所在的山谷段九已標了出來,也就是阿玉下來的地方,其實已在西山腳下臨水一面,可見山谷底部深入地下,極可能已低於伊水水位,而從月亮移動的方向來看,龜首入口位於山谷的正南方位,”狄仁傑指著圖中道:“那麼我們所處的位置大約就是這裡了,也就是靠近東西兩山相近的峽谷之下,巨大的洞廳里遍布溶岩,由此猜測,此刻我們可能正處於伊水下方,頭頂或許就是兩山中分,伊河貫通的河道。”

  狄仁傑侃侃而談,顯是經過一番思量:“從圖上看,由此往東北方向,越過兩山相連處的狹窄淺灘,就是東面香山了,你們看,段九恰在這裡標註了一個暗河的出水之口,若這條暗河與此處相通,我們就有可能沿水出去,距離看似不長,但估計河道曲折,不會直通出口,要是能在沿途找到當年入侵的痕跡,就更能互為驗證了。”

  阿玉想了想,問道:“大人,山腹里不見天日,如何能知道哪一面是東北方呢?若暗河有許多岔道,豈不糟糕?”

  狄仁傑呵呵一笑,道:“狄春,我讓你準備的碗,你可帶來了?”

  “帶著呢,幸好沒破。”狄春自背上包袱取出一隻碗來,眾人看時,不過一隻普通的茶碗,斛律沖奇道:“取碗作什麼用?”

  狄仁傑笑而不答,只吩咐狄春去河中舀半碗清水過來,又自身邊取出一個小盒,阿玉暗忖:大人想是糊塗了,怎麼拿出一盒女兒家的胭脂來?卻見狄仁傑讓將水碗放在地下,轉頭道:“斛律小哥,你且把月精刀遠遠放開。”斛律沖聽命取下彎刀,放到遠處石上。

  待水面靜止不動,狄仁傑才打開瓷盒,取出一條小魚,輕輕放入碗中。

  李元芳、斛律沖和阿玉看時,原來是條薄鐵葉剪成的小魚,長約二寸,寬五分,魚腹略下凹,像一隻小船般,浮在水面上,李元芳喜道:“大人帶了指南魚。”

  “正所謂有備無患,出發之前,你們各有任務,我自然也不能閒著。”狄仁傑笑道,指著水碗中的小魚,道:“魚首向南,魚尾朝北,東北方位在那邊。”所指方向,正與貝殼後的洞口相近,眾人見狀,更添了幾分信心,一面又讓狄春收好了,以備路上再用。

  斛律沖取回月精刀,又從高長恭留下的箱子裡,挑了一把弓弩拿在手上,阿玉跟了李元芳爬上四壁山岩,去收取些夜明珠作照明用。因斛律沖從未見過指南魚,不由大感好奇,狄仁傑見他好學,便耐心向他解釋這魚是如何做成的:先用薄鐵葉剪出魚的形狀,中間略凹,再放在炭火中燒到通紅,用鐵夾夾住魚首一端,自火中取出,魚尾正對子位,略向下斜,輕輕蘸入水盆,待水沒過魚尾數分即止,不必整個浸入,再取出來,用密器收藏,用時如方才般放於無風處的水碗中,魚浮水面,其首正指午位,也即南方。

  斛律沖聽得有趣,直說出去後,也去弄條來試試。

  因見石後的洞口太小,李元芳心念一轉,向斛律沖取過月精刀,在洞口一側的山岩上打起洞來,阿玉早見識過這刀的鋒利,方才如臂粗的銅條溶岩尚應勢而斷,此刻李元芳手起刀轉,精光過處,已旋出幾個小洞眼來,狄春看得暗暗咂舌,又不知李元芳是何用意。

  李元芳指指這片被‘加工’過的岩壁,道:“斛律兄,助我一臂之力。”

  斛律沖點頭應是,二人齊喝一聲,出掌擊向岩壁,轟然聲中,果然那片岩石向內震碎,將洞口開得更大了些。

  阿玉扶著狄仁傑,縮縮頭道:“好厲害。”

  李元芳讓斛律沖和狄仁傑、狄春等先行,自己走在最後,聞言笑道:“剛才我已查看過,這面岩壁較薄,說起來,還要多謝當年那位劈山而入的人,若不是他早作了功夫,我哪有這個能耐。”

  狄仁傑在前笑道:“元芳也不必過謙了。”

  眾人取出夜明珠,淡淡光輝照亮了前方丈許之地,果然怪石林立中,似有一片空間,順著河流通往遠處,河道倒還平直,不如想像中的曲折蜿蜒;只是地形不似洞廳那般開闊,沿河兩岸也沒有像樣的道路,忽而頂上垂下一塊石幔,忽而一塊大石突起在斜坡上,全無規則,像是藏在暗處的怪獸,在你避過一支石筍時,猛然冒出在面前,眾人既要照看腳下,又要時時留意頭頂,一會兒蹲著過,一會兒側擠著過,十分耗力,眾人打起精神,一路走得極慢。

  李元芳叮囑狄春和阿玉照顧好狄仁傑,自己和斛律沖一面走,一面注意察看周圍地形,小狗不怕山地複雜,倒跑在前面引起路來,還不時輕吠幾聲,似是催促眾人快行。

  如此走了約半個時辰,只聽李元芳道:“大人,您看上面。”

  狄仁傑等停下腳步,仰頭去看頂上岩石,前方較平的石面上,有一塊圓形圖案,狄春舉高了夜明珠去照,因這處洞頂不高,一照之下,可見是一種暗紅的礦物塗在石上而成,大如圓盤,還發出閃閃的磷光,像是一種標記。

  狄仁傑道:“是了,這應是當年那些入侵之人留下的。”

  眾人為之精神一振,斛律沖笑道:“看來我們沒走錯。我說這鬼地方這麼難走,再一想才明白,當年他們是坐船進來的,倒怪不得這路。”眾人哈哈一笑,都覺多了幾分希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