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一整晚,我都在想這些數字。加、減、乘、除,都得不出什麼有含義的結果。從純數學的角度來看,它們是隨機排列的。這是一串亂碼。”
“但它們是斐波那契數列的一部分。那不會是巧合。”
“當然不是巧合。祖父要藉助斐波那契數列給我們一些提示——就像他用英語來書寫信息、模仿他最喜愛的藝術作品中的畫面和擺出五角星形狀的姿勢一樣。這只是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你知道五角星形狀的含義嗎?”
“知道。我還沒來得及告訴過你,小時候,五角星在我和祖父之間有特殊的含義。過去,我們常玩塔羅牌,我的主牌都是五角星的。我知道那是因為祖父洗牌時作弊,但五角星成了我們之間的小笑話。”
蘭登打了個冷戰。他們玩塔羅牌?這種中世紀義大利的紙牌隱含著異教的象徵體系,蘭登曾在他的新手稿中花費了整章的篇幅來講述塔羅牌。塔羅牌由二十二張紙牌組成,包括“女教宗”、“皇后”、“星星”等。塔羅牌原本是用來傳遞被教會封禁的思想的,現在的占卜者們沿用了塔羅牌的神秘特質。
塔羅牌用五角星花色來象徵女神,蘭登想道,如果索尼埃通過洗牌作弊來和小孫女逗樂,選擇五角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他們來到了緊急樓梯通道口,索菲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門。沒有警報聲,只有通往羅浮宮外面的門連著警報網。索菲領著蘭登順著Z字形的樓梯往一樓走。他們加快了腳步。
蘭登一邊急匆匆地跟上索菲的腳步,一邊問道:“當你祖父談論五角星的時候,他有沒有提及女神崇拜或對天主教會的怨恨?”
索菲搖了搖頭。“我更傾向於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它——黃金分割、PHI、斐波那契數列那一類東西。”
蘭登感到很驚奇:“你祖父教過你PHI嗎?”
“當然,黃金分割。”她有點兒害羞地說,“其實,他曾開玩笑說我有一半符合黃金分割……那是因為我名字的拼寫方法。”蘭登想了片刻,嘀咕著:“so-PHI-e.”
他忽然產生了一種幻覺,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哈佛,站在教室的講台上講解“藝術中的象徵”,在黑板上寫下他最喜愛的數字:1.618。
蘭登轉向台下眾多求知若渴的學生,問道:“誰能告訴我這是個什麼數字?”
一個坐在後排的大個兒的數學系學生舉起手:“那是PHI。”
“說得好,斯提勒。”蘭登說。
蘭登在幻燈機上放上圖片,解釋說,PHI源於斐波那契數列——這個數列之所以非常有名,不僅是因為數列中相鄰兩項之和等於後一項,而且因為相鄰兩項相除所得的商竟然約等於1.618,也就是PHI。
蘭登關上教室里的燈,說道:“PHI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這顯然不是巧合,所以祖先們估計PHI是造物主事先定下的。早期的科學家把1.618稱為黃金分割。”
蘭登說著,放出另一張幻燈片——列昂納多·達·芬奇的著名男性裸體畫《維特魯威人》。這幅畫畫在一張羊皮紙上,羊皮紙已微微泛黃。畫名是根據羅馬傑出的建築家馬克·維特魯威的名字而取的,這位建築家曾在他的著作《建築》中盛讚黃金分割。
“沒有人比達·芬奇更了解人體的精妙結構。實際上,達·芬奇曾挖掘出人的屍體來測量人體骨骼結構的確切比例,他是宣稱人體的結構比例完全符合黃金分割率的第一人。量一下你肩膀到指尖的距離,然後用它除以肘關節到指尖的距離,又得到了PHI。用臀部到地面的距離除以膝蓋到地面的距離,又可以得到PHI。再看看手指關節、腳趾、脊柱的分節,你都可以從中得到PHI。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是離不開黃金分割的生物。”
蘭登邊走向黑板,邊說:“讓我們回到象徵符號上面來。”他在黑板上畫了個由五條直線組成的五角星。“這是本學期中你們將學習到的最具象徵意義的圖形。五角星——古人稱五芒星——在許多文化中被看作是神聖而神奇的。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
斯提勒——那個數學專業的學生——又舉起了手。“因為如果你畫一個五角星,那麼那幾條線段會自動將它們自己按黃金分割的比率截為幾段。”
蘭登沖那小伙子點了點頭,為他感到驕傲。“回答得好。五角星總是被作為美麗與完美的象徵,並與女神和神聖的女性聯繫在一起。”
“大家注意,今天我們只提及了一點兒關於達·芬奇的內容,在本學期中我們還將對他作更多的探討。列昂納多確實以古老的方式信奉著女神。明天,我將會給你們講解他的壁畫《最後的晚餐》,這將是你們所見過的奉獻給神聖女性的最驚人的傑作。”
“你自己說過的。”蘭登興奮得聲音都顫抖了。“斐波那契數列的各項只有按順序排列才有意義。”
索菲不解其意。斐波那契數列?她伸手從口袋中掏出祖父所留信息的列印稿,再次端詳:
13—3—2—21—1—1—8—5啊,嚴酷的魔王!噢,瘸腿的聖徒!
“這被打亂的斐波那契數列是一條線索,”蘭登邊說,邊接過列印稿。“這些數字是破譯其他信息的線索。他將數列的順序打亂,是想讓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去破譯信息中的文字部分。信息中的文字只是一些次序被打亂的字母。”蘭登不再多言,從夾克衫的口袋中掏出一支鋼筆,將每行的字母重新排列起來:O,Draconiandevil!(啊,嚴酷的魔王!)
Oh,LameSaint!(噢,瘸腿的聖徒!)
恰好可以被一字不差地拼成:
LeonardodaVinci!(列昂納多·達·芬奇!)
TheMonaLisa!(蒙娜麗莎!)
半晌,索菲愣在樓梯上,完全忘記了要逃出羅浮宮的事兒。
她對這個字謎感到極為震驚,同時也為自己沒有能夠親自破解信息感到萬分尷尬。索菲精通複雜的密碼分析,而這卻讓她忽略了那些簡單的文字遊戲,其實她知道她早就該破解出這則信息的。
“真難以想像,”蘭登盯著列印稿說道,“你祖父在死前的幾分鐘內竟能想出這麼複雜的字謎。”
祖父是不是想讓她去看一看《蒙娜麗莎》?索菲現在才意識到,通往那間展廳的門距祖父的屍體只有二十米遠。
索菲扭頭望了一眼緊急樓梯通道,感到非常為難。她知道她應該立即將蘭登帶出博物館,但她的本能卻阻止她這樣做。索菲意識到,要是祖父有秘密要告訴她,沒有什麼比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那裡更合適的地方了。
“我要回到上面去,”索菲大聲宣布,她的聲音在樓梯通道中迴響。
“到《蒙娜麗莎》那裡?”蘭登反問道,“現在嗎?那麼還去大使館嗎?”
“但它們是斐波那契數列的一部分。那不會是巧合。”
“當然不是巧合。祖父要藉助斐波那契數列給我們一些提示——就像他用英語來書寫信息、模仿他最喜愛的藝術作品中的畫面和擺出五角星形狀的姿勢一樣。這只是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你知道五角星形狀的含義嗎?”
“知道。我還沒來得及告訴過你,小時候,五角星在我和祖父之間有特殊的含義。過去,我們常玩塔羅牌,我的主牌都是五角星的。我知道那是因為祖父洗牌時作弊,但五角星成了我們之間的小笑話。”
蘭登打了個冷戰。他們玩塔羅牌?這種中世紀義大利的紙牌隱含著異教的象徵體系,蘭登曾在他的新手稿中花費了整章的篇幅來講述塔羅牌。塔羅牌由二十二張紙牌組成,包括“女教宗”、“皇后”、“星星”等。塔羅牌原本是用來傳遞被教會封禁的思想的,現在的占卜者們沿用了塔羅牌的神秘特質。
塔羅牌用五角星花色來象徵女神,蘭登想道,如果索尼埃通過洗牌作弊來和小孫女逗樂,選擇五角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他們來到了緊急樓梯通道口,索菲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門。沒有警報聲,只有通往羅浮宮外面的門連著警報網。索菲領著蘭登順著Z字形的樓梯往一樓走。他們加快了腳步。
蘭登一邊急匆匆地跟上索菲的腳步,一邊問道:“當你祖父談論五角星的時候,他有沒有提及女神崇拜或對天主教會的怨恨?”
索菲搖了搖頭。“我更傾向於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它——黃金分割、PHI、斐波那契數列那一類東西。”
蘭登感到很驚奇:“你祖父教過你PHI嗎?”
“當然,黃金分割。”她有點兒害羞地說,“其實,他曾開玩笑說我有一半符合黃金分割……那是因為我名字的拼寫方法。”蘭登想了片刻,嘀咕著:“so-PHI-e.”
他忽然產生了一種幻覺,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哈佛,站在教室的講台上講解“藝術中的象徵”,在黑板上寫下他最喜愛的數字:1.618。
蘭登轉向台下眾多求知若渴的學生,問道:“誰能告訴我這是個什麼數字?”
一個坐在後排的大個兒的數學系學生舉起手:“那是PHI。”
“說得好,斯提勒。”蘭登說。
蘭登在幻燈機上放上圖片,解釋說,PHI源於斐波那契數列——這個數列之所以非常有名,不僅是因為數列中相鄰兩項之和等於後一項,而且因為相鄰兩項相除所得的商竟然約等於1.618,也就是PHI。
蘭登關上教室里的燈,說道:“PHI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這顯然不是巧合,所以祖先們估計PHI是造物主事先定下的。早期的科學家把1.618稱為黃金分割。”
蘭登說著,放出另一張幻燈片——列昂納多·達·芬奇的著名男性裸體畫《維特魯威人》。這幅畫畫在一張羊皮紙上,羊皮紙已微微泛黃。畫名是根據羅馬傑出的建築家馬克·維特魯威的名字而取的,這位建築家曾在他的著作《建築》中盛讚黃金分割。
“沒有人比達·芬奇更了解人體的精妙結構。實際上,達·芬奇曾挖掘出人的屍體來測量人體骨骼結構的確切比例,他是宣稱人體的結構比例完全符合黃金分割率的第一人。量一下你肩膀到指尖的距離,然後用它除以肘關節到指尖的距離,又得到了PHI。用臀部到地面的距離除以膝蓋到地面的距離,又可以得到PHI。再看看手指關節、腳趾、脊柱的分節,你都可以從中得到PHI。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是離不開黃金分割的生物。”
蘭登邊走向黑板,邊說:“讓我們回到象徵符號上面來。”他在黑板上畫了個由五條直線組成的五角星。“這是本學期中你們將學習到的最具象徵意義的圖形。五角星——古人稱五芒星——在許多文化中被看作是神聖而神奇的。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
斯提勒——那個數學專業的學生——又舉起了手。“因為如果你畫一個五角星,那麼那幾條線段會自動將它們自己按黃金分割的比率截為幾段。”
蘭登沖那小伙子點了點頭,為他感到驕傲。“回答得好。五角星總是被作為美麗與完美的象徵,並與女神和神聖的女性聯繫在一起。”
“大家注意,今天我們只提及了一點兒關於達·芬奇的內容,在本學期中我們還將對他作更多的探討。列昂納多確實以古老的方式信奉著女神。明天,我將會給你們講解他的壁畫《最後的晚餐》,這將是你們所見過的奉獻給神聖女性的最驚人的傑作。”
“你自己說過的。”蘭登興奮得聲音都顫抖了。“斐波那契數列的各項只有按順序排列才有意義。”
索菲不解其意。斐波那契數列?她伸手從口袋中掏出祖父所留信息的列印稿,再次端詳:
13—3—2—21—1—1—8—5啊,嚴酷的魔王!噢,瘸腿的聖徒!
“這被打亂的斐波那契數列是一條線索,”蘭登邊說,邊接過列印稿。“這些數字是破譯其他信息的線索。他將數列的順序打亂,是想讓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去破譯信息中的文字部分。信息中的文字只是一些次序被打亂的字母。”蘭登不再多言,從夾克衫的口袋中掏出一支鋼筆,將每行的字母重新排列起來:O,Draconiandevil!(啊,嚴酷的魔王!)
Oh,LameSaint!(噢,瘸腿的聖徒!)
恰好可以被一字不差地拼成:
LeonardodaVinci!(列昂納多·達·芬奇!)
TheMonaLisa!(蒙娜麗莎!)
半晌,索菲愣在樓梯上,完全忘記了要逃出羅浮宮的事兒。
她對這個字謎感到極為震驚,同時也為自己沒有能夠親自破解信息感到萬分尷尬。索菲精通複雜的密碼分析,而這卻讓她忽略了那些簡單的文字遊戲,其實她知道她早就該破解出這則信息的。
“真難以想像,”蘭登盯著列印稿說道,“你祖父在死前的幾分鐘內竟能想出這麼複雜的字謎。”
祖父是不是想讓她去看一看《蒙娜麗莎》?索菲現在才意識到,通往那間展廳的門距祖父的屍體只有二十米遠。
索菲扭頭望了一眼緊急樓梯通道,感到非常為難。她知道她應該立即將蘭登帶出博物館,但她的本能卻阻止她這樣做。索菲意識到,要是祖父有秘密要告訴她,沒有什麼比達·芬奇的《蒙娜麗莎》那裡更合適的地方了。
“我要回到上面去,”索菲大聲宣布,她的聲音在樓梯通道中迴響。
“到《蒙娜麗莎》那裡?”蘭登反問道,“現在嗎?那麼還去大使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