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不是,她將王氏禁足,殿下卻將她放了出來,分明是當著眾人的面打她的臉,早知道這樣,她還不如當個好人,不要和王氏撕破了臉面。

  瞧著郭氏的臉色,太后冷冷道:“你是昱兒的正妃,更要寬宏大度些,別做些沒用的,白白的失了自己的體面。”

  太后訓話,郭氏哪裡敢說一個不字,當下便恭敬地應道:“臣妾謹遵太后教誨。”

  太后聽了,臉色才緩和了一些:“好了,說了這會兒子話,哀家也有些乏了,你且回去吧。”

  郭氏站起身來,腳下卻是不動。

  太后看了董嬤嬤一眼,吩咐道:“你去將姐兒的屋子收拾收拾。”

  蕙姐兒原先住的屋子,每日都有宮女進去打掃,根本就不用董嬤嬤來做。太后這話,只是告訴郭氏,蕙姐兒依舊住在壽康宮。

  聽太后這麼說,郭氏心裡頭才鬆了一口氣,她帶著蕙姐兒過來,若是太后讓她再領回去,不就是告訴滿宮的人,蕙姐兒失了太后的寵愛,那樣的話她這個太子妃的臉面還往哪裡擱。

  幸好,太后只是藉機訓斥了她幾句,並沒有存心要讓她難堪。

  “太后若沒有什麼別的吩咐,那臣妾就先告退了。”郭氏福了福身子,見著太后點頭,這才退了下去。

  等到郭氏離開,太后就開口道:“哀家就說,用不了幾日,她就帶著蕙姐兒來給哀家請安了,你瞧瞧,哀家說的可有錯?”

  太后這話中,飽含著對郭氏這個太子妃的不滿。

  “太后在宮中多年,自是料事如神,郭氏雖然精明些,卻不敵太后十分之一。”董嬤嬤伺候了太后多年,這些玩笑的話,也只有她敢說。

  太后聽著,臉上的表情倒也緩和了些,只說道:“以往哀家只覺著她雖然肚量小,卻也不是抬不起來的。可如今,卻覺著郭氏真心配不上昱兒。”

  太后這話,實在是重了些,董嬤嬤即便心中有想法,也不好說什麼。

  這太子妃是皇上親選的,她一個奴才哪裡敢質疑。

  皇上親選的,不好也只能是好。

  怕只有太后,才敢毫不顧忌的說出這話來。

  ☆、第74章 韓氏

  伴隨著秋日的到來,殿選終於結束,東宮也少不得要添了新人。

  一大早去了太子妃那裡請安,秦姝這才知道,這一次皇上指了兩名女子,一個封了淑女,一個竟直接給了選侍的位份。

  太子妃說這話的時候,臉色並不好看,想想也是,那個淑女倒也罷了,另外一個一進來就封了選侍,實在是讓人心裡頭堵得慌。

  可不管如何,旨意是皇上下的,郭氏樂意不樂意,都得裝出賢惠歡喜的樣子,等著新人進來。

  郭氏將手中的茶盞擱在桌上,沉聲道:“往後東宮裡人多,和睦二字就格外的重要,誰若是失了分寸,就別怪本宮不念平日裡的姐妹情分了。本宮說的,你們可都明白?”

  眾人站起身來,福了福身子,齊聲應道:“謹遵娘娘吩咐。”

  郭氏掃視了眾人一眼,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抹滿意的神色。

  “都坐吧,這些日子姚氏跟著嬤嬤學規矩,怕是很長時間才能出來了。”

  郭氏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中微微露出幾許遺憾,可在場的人誰看不出來,郭氏心裡頭哪裡會有半分的不忍。

  若真是不忍,就不會如此迫不及待的讓嬤嬤教導姚氏規矩。

  畢竟,姚氏的傷雖然好了些,可也只是好些而已,能走動,並不代表能承受得了宮裡頭嬤嬤的教導。

  要知道,宮中的嬤嬤向來厲害,更別說是郭氏下了死令,說是若是姚氏的規矩再學不好,她頭一個饒不過的便是那嬤嬤。

  如此一來,姚氏的日子怕是悲慘的很。

  “如氏,聽太醫說你害喜害的厲害,如今可好些了?”郭氏轉過頭,帶著幾分笑意對坐在那裡的如氏說道。

  “已經好多了,多謝娘娘記掛。”如氏站起身來,朝郭氏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秦姝坐在那裡,心裡頭也有幾分奇怪,要說如氏一連動了兩次胎,前些日子又害喜害的厲害,吃什麼都吐,這會兒的氣色怎麼還能這麼好?

  “姐姐就不必操心了,如氏那裡,有妹妹照看著,出不了什麼岔子。”坐在那裡的王才人突然開口道。

  自打上回被郭氏禁足後,王才人和和郭氏就撕破了臉皮。

  王才人不將郭氏這個太子妃放在眼中,從不稱郭氏一聲太子妃或者是娘娘,只肯叫一聲姐姐。

  “你既然有這心思,就用心些,別像上回一樣那麼莽撞,差點兒害了殿下的子嗣。”郭氏聽了王才人的話,只拿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才徐徐道。

  這話一出,王才人的嘴角的笑意立時就僵在了那裡,卻只說道:“娘娘說的是,姐姐生養過,自然比妾身更懂得這些。”

  王才人這話,分明是在諷刺郭氏年齡大,雖然生養過卻只生了個女兒。

  不得不說,自打和郭氏鬧翻臉後,王才人的口才就格外的好,不知道是不是膽子大了的緣故,還是說人家一直都是這樣會說話,只是之前礙著郭氏太子妃的身份,很多話不好說出來。

  秦姝坐在那裡,看著郭氏的臉色一點點陰沉下去,只覺著郭氏這個太子妃也是很可憐的。

  雖然貴為太子妃,可在宮裡頭卻是無依無靠的,最親近的怕就是身邊的孫嬤嬤了。

  和郭氏相比,王才人就幸運多了,既有楚昱澤的恩寵,背後又有皇后娘娘撐腰,真是想不得意都不可能。

  更別說,因著上回的事情,郭氏已經將王才人得罪狠了。

  見著郭氏沉下臉來,殿內的氣氛立時就有些凝重起來。

  郭氏看了王才人一眼,剛想說話,就見著王才人從坐上站起身來,微微屈了屈膝,道:“妾身身子有些不舒坦,姐姐若沒有什麼別的吩咐,那妾身就先告退了。”

  郭氏看了她半晌,才嗯了一聲。

  秦姝見著王才人離開,心裡帶著一些不解,王才人即便不將郭氏這個太子妃放在眼中,也不該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給郭氏這樣的難堪。

  秦姝不曉得她腦子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轉念一想,卻也覺著沒什麼,反正都已經得罪狠了,誰又在乎再得罪一些呢?

  王才人和郭氏這個太子妃,這輩子註定是不死不休。

  見著王才人離開,郭氏才將手中的茶盞重重擱在桌上,隨著她的動作,茶盞中的水立時就濺了出來。

  秦姝她們坐在椅子上,也不好說什麼,郭氏都開口讓王才人離開了,那王才人就不算壞了規矩。

  更別說,她們神仙打架,她們作為底下的小鬼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

  好半天,郭氏在開口道:“說了這會兒子話,本宮也有些乏了,都回去吧。”

  聽著郭氏的話,秦姝,如氏,還有葛氏才站起身來,福了福身子,告退了。

  只過了兩日,就有太監領著兩位新人進了東宮。

  秦姝一早就派人打聽過了,那個一進宮就被封為選侍的,是鎮國大將軍的次女,姓韓,閨名叫做雅蘭,雖然是庶出,卻也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可以說,是個全身上下都透著才氣的女子,在京城裡,算得上有些名氣。

  而另外一個姓曹的淑女,閨名叫做沁雪,出身比起韓氏來就不值一提了,只是一個從六品小官的女兒。

  這會兒,兩人已經在東宮住下了,只等著郭氏那邊發話,才好去給太子妃請安。

  “主子,奴婢遠遠的瞧了一眼,那曹氏倒也罷了,那韓氏的相貌比起王才人來也不遜色。”銀杏說著,臉上忍不住帶了一抹擔憂。

  這韓氏也不知道有什麼福氣,不過是一個將軍府的庶出女兒,一進宮就能封了選侍。

  這會兒就和自家主子平起平坐,那往後她若是得寵了,再給殿下生個兒子,主子可不就被她壓了下去?

  韓氏長得這般好看,又是琴棋書畫樣樣都拿得出手,殿下怎麼可能將她冷落了。

  她也只能祈求老天,讓韓氏沒有孩子,要不然,就是和常氏一樣,即便有了孩子,也落不到好下場。

  這樣的想法雖然有些狠毒,可在這宮裡頭,可不就是拼誰得寵多一些,誰能替殿下生個孩子。

  銀杏在宮中這些年,雖然偶爾也會動一些惻隱之心,可總的來說,見慣了生死利益,早就麻木的沒有感覺了。

  聽出銀杏語氣中的擔憂,秦姝拿著茶盞的手微微頓了頓,才問道:“這韓氏,真有你說的那麼好相貌?”

  宮裡頭美人多,連宮女十之八九都長得不錯,能讓銀杏這般防著的,怕是這韓氏真有那種讓人一見傾心的好相貌。

  聽著秦姝的話,銀杏重重點了點頭:“等主子往後見了,就知道奴婢為何這麼說了。”

  秦姝聽了,倒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她倒有些好奇,想儘早見一見這位京城才女。

  韓氏和曹氏在東宮住了三日,才等來了太子妃身邊的孫嬤嬤,說是讓兩人一塊兒去拜見。

  聽了孫嬤嬤的話,韓氏和曹氏很快就收拾妥當,趕到了正院。

  因著是去拜見太子妃,曹氏顯然是有些緊張的,雙手握在一起,身子都在微微顫抖著。

  而韓氏,卻是瞧不出一丁點兒的緊張來,身上有種從容冷靜的氣度,倒讓跟在身旁的孫嬤嬤高看了一眼。

  聽說這韓氏只是將軍府庶出的女兒,卻也教養的這般好,也不知費了多少功夫。

  孫嬤嬤在前頭領著路,很快就到了正院。

  “兩位主子先在這裡等會兒,老奴去通報娘娘一聲。”孫嬤嬤看著二人,恭敬地道。

  韓氏點了點頭,衝著孫嬤嬤露出了幾分笑意,而曹氏,卻是因為緊張,待韓氏說了這話之後,才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孫嬤嬤卻已經福了福身子,掀起帘子走了進去。

  過了一會兒,就有宮女出來,說是太子妃請兩位主子進去。

  兩人一前一後走了進去,一眼就見著坐在軟榻上,身著一襲鑲金邊湖綠色jú紋宮裝的太子妃郭氏。

  “婢妾給太子妃娘娘請安。”

  兩人緩步上前,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郭氏聽了,微微笑了笑,卻不叫起,只帶著幾分審視看著站在面前的二人。

  她的視線在曹氏身上匆匆掃過,見著曹氏不自禁握緊了雙手,就將視線移到了韓氏的身上。

  這一看,不免讓她這個太子妃都驚艷了一把。

  雖然韓氏只穿著一件極為普通的牡丹花紋衣裳,頭上也只插著一支羊脂玉簪子,站在那裡卻是讓人移不開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