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鞏思呈才看完了敕令,嘆了口氣:“王爺已經看出來了,若只是針對戶部,哪用得著這麼周詳的法子?”

  齊商道:“不是戶部?”

  夜天湛淡淡道:“收了奏銷之權,你戶部不過是少了那些部費,那些送不上部費的,難道不比你還著急?”

  殷監正神色一凜:“王爺是說,他接下來當真要動虧空了?”

  夜天湛微微冷笑,道:“他不止要動戶部的虧空,還是想從中樞到地方徹底清查。三十六州巡使他都已經摸了個清楚,若我所料不差,前些時候擢升入察院的那些監察御史很快便會入駐各州,今年這個年,各州郡都別想安穩過了。”

  在座的三人都是一驚,衛宗平習慣性地捋著花白的鬍鬚,說道:“這若真查起來,可是舉國牽連的大事,咱們總得有個對策。”

  夜天湛眉宇間掠過一絲陰沉:“不必,讓他查好了。”

  衛宗平微愣,待要問,只見夜天湛目視前方,一雙微挑的丹鳳眼微微銳著抹清光,看上去竟叫人心中一寒,話到了嘴邊便又打住。

  自從殷皇后薨逝之後,湛王便稱病不朝,宮中派來的御醫皆連面都見不到便被打發回去,整整兩個月安靜得異乎尋常,幾乎讓他懷疑先前的那步棋已經成了廢棋。奪嫡對峙,衛家因湛王態度的突然轉變,在朝中頻頻失利,聲勢大不如從前,再這麼下去,可就越發艱難了。

  衛宗平抬了抬眼,殷監正已將他的疑問說了出來:“讓他查,戶部這裡有這麼一道把著,誰也再做不進手腳,必然要動到不少人。這些人都是多少年的根基,我們不保,誰還能保?

  鞏思呈亦道:“若是朝堂因此生亂,正是籠絡人心的好機會,白白放過了可惜。就算王爺不想保,此時也不能不保。”

  夜天湛明顯地眉心一緊,壓抑著已衝到唇邊的咳嗽,停了停,方說道:“不用保,往下知會一聲就行,若憑几個新提調的御史就能查出什麼,這些官也不叫官了。”

  殷監正道:“話雖如此,但稽查奏銷這一招實在是厲害,開了這個頭,往後定是越來越棘手。”

  夜天湛卻撇開此事,問道:“年賦有結果了嗎?”

  齊商道:“九道轉運使已經在回天都的路上,想必再過幾日陸續就到天都。”

  夜天湛道:“多少?”

  “九百三十萬。”

  夜天湛聽了這個數字,唇角冷冷一挑,“很好,讓各處該上摺子的上吧,這個年既然不想過了,那大家就都別過了。明年的預算,想法子讓各部往高了報,我倒要看看他們怎麼辦。”

  齊商答應著,忽然見衛宗平遞了個眼神過來,便又說道:“王爺,這九百三十萬裡面,只鶴州、江州和吳州三處就占了四百多萬。”

  “哦。”夜天湛應了一聲,衛宗平接著道,“這三州是新調任了巡使,我們插不上手。”

  夜天湛往他那處看過去,那眼光似不經意,卻盯得人透心。鶴州吳存,江州宋曾,這兩個先前被罷免的巡使都是衛府門生,他豈會不知,緩緩道:“罷掉幾個也好,免得官當得久了鬼迷心竅。後面若再有這樣的事,誰也保不了他們,讓他們都好好想想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這番話說得頗重,幾人都不敢接口,唯有衛宗平乾咳了聲,道:“王爺說得是。”

  夜天湛語氣不急不徐:“我也不是專說誰,只是凡事都有個度,由著他們亂來,早晚惹出大亂子,衛相別多心。”

  衛宗平道:“還是王爺想得遠啊,也是該給他們點兒警醒了。只是孩子自己打,打輕打重都無妨,若放在人家手裡,就不好說了。”

  話一落,殷監正等都暗地裡稱是,不愧是和鳳衍鬥了一輩子的老臣,這話說在點子上,外軟里硬,明明白白。屋裡沒人再接口,都等著夜天湛是什麼態度,誰知他只一頷首,“知道了。”

  又是這三個字,近來不管說什麼事,最後都是這不輕不重的三個字。一句知道了,後面接下來便只有乾綱獨斷的堅決,倒叫他們這些臣子謀士形同虛設一般。隔著那似曾常有的笑,衛宗平只覺湛王周身都籠著股漠然,這感覺往常也不是沒有,只是近來格外分明,咫尺間拒人於千里之外,竟讓他莫名地想起朝堂上那個人來。四周炭火溫暖,衛宗平想到此處卻打了個寒顫。

  夜天湛端起茶盞,淺啜半口,隨即皺眉放下。他抬手壓上額角,往身後的軟墊上靠去,過會兒直起身來,俊眉微挑,抽紙潤筆寫了幾封信。其中一封寫得簡單,只幾句話便交給鞏思呈:“煩先生照這個斟酌措辭,附上我的印信密發各州。”鞏思呈接了信,看過後即刻便在旁潤色,一氣呵成後謄寫幾份,加了印信,再看另外兩封,一封是給于闐國王,一封卻是給國子監祭酒靳觀。

  夜天湛將兩封親筆信封好,站起來道:“秦越,去請……”他話說到一半,猛然頓住,臉色霎時變得慘白,那兩封信“啪”地便從手中掉落。

  鞏思呈見他臉色不對,叫道:“王爺……”夜天湛扶住案頭,死死握著那虎雕紋飾,僵了片刻,忽然間噴出一口鮮血,身子便往前栽去。

  這變故將在座的幾人驚得懵住,齊商離得最近,幾乎是撲上前去撐住他,他只低聲說了句“別慌”,就此不省人事。

  好在衛宗平等久居高位,都是處變不亂的穩重人,只是把聞聲趕進來的秦越嚇得面無人色。眾人先將夜天湛扶到軟榻上,命人急傳御醫入府。

  湛王府中頓時慌亂起來 ,今天衛嫣和朵霞公主都不在府中,靳慧聞訊帶著侍女匆匆趕來煙波送慡齋,只見里外侍女內侍慌成一團,站下皺眉道:“怎麼亂成這樣,都沒規矩了?”

  她掌管湛王府多年,素來受人尊重,雖說現在府中凡事都由衛嫣做主,但她一開口,仍沒人敢怠慢。大家都定了神,一個侍女說道:“王妃,王爺他……”話一出口,忽然打住,當場就變了臉色。她是叫慣了靳慧做王妃,脫口喊了出來,接著想起去年曾有幾個侍女因此被衛嫣下令毒打之後逐出去府去,駭得說不出話來。

  靳慧豈不知這緣由,但也不怪她。衛嫣那番狠辣手段王府上下多是既怕且恨,不過人人也都看得明白,雖說衛嫣處處咄咄逼人地壓著靳慧,但在王爺那裡卻沒有半點兒偏心的意思,尤其還有小世子在,往後究竟怎樣,誰也說不準。這兩年下來,衛嫣剛入嫁時那股說一不二的勢頭日漸衰落,如今又有了朵霞公主兩妃並尊,她更是威風不復往日。

  靳慧此時卻哪有心情去想這些,只吩咐道:“秦越帶人在外面伺候著,既知道王爺病了,都安靜點兒。還有,哪個要是敢亂傳話,定不輕饒!”說罷急忙入內去看情形,不過片刻御醫也趕到了。

  殷監正等見來的竟是老御醫令宋德方,不免意外,但也都顧不上細想,忙請到榻前診脈。宋德方細細診了半晌,放下手沉思,過會兒問道:“王爺前些時候可是受過傷?”

  他問這話時看的是靳慧,靳慧卻迷茫,從不知道有這事,衛宗平、殷監正等也都是毫不知情的神態。卻是鞏思呈沉吟了一下,說道:“是,當初在百丈原,王爺為及時增援雁涼,曾親自領兵阻擊西突厥大軍,受過傷。”

  百丈原之戰眾人多少也都知情,但沒人料想還有這番驚險。靳慧手指在絹帕間絞得發白,聲音微顫:“鞏先生,這麼大的事,怎麼從來都沒聽人提過?”

  她平素性情溫婉,極少嚴辭待人,眼下卻很有責問的意思。鞏思呈知道她是關心則亂,也不介懷,只是道:“夫人,那時王爺下了嚴令,一概不准將此事泄露出去,何況傷得不重,所以也就幾個人知道而已。”

  靳慧眼中已隱見淚光,只是在人前強忍著,“不管傷得重不重,也得說一聲啊,這算怎麼回事兒?”

  鞏思呈張了張嘴,所想的話終究沒有說出來。當時的情況,因澈王的事和凌王鬧成僵局,王爺心裡也是壓著股傲氣吧。鞏思呈不由自主地嘆息,百丈原那一戰,或者是他此生大錯特錯的決定。不!他立刻又推翻了這個想法,若是真做到絕了,哪裡還有現在的昊帝?半途而廢,終究導致了今天這局面,他也深知湛王雖待他一如從前,那件事卻已是主從間無非逾越的鴻溝。不過也沒什麼可顧慮的了,身為謀士,原本就是這麼個境地,君主可以仁慈,謀士心裏面總得是滿腹的陰謀計謀,若事敗,固然身喪名裂,即便事成,也無非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下場,古來如此,又豈止今時?

  定一定神,他問宋德方:“宋御醫,王爺這病難道和那時的傷有關?”

  宋德方道:“王爺受傷後非但沒有及時調養,反而操勞過度,病根就是那時候種下的。王爺是習武之人,向來身子康健,定是沒把這傷放在心上,其實傷勢只是壓了下去,並未痊癒啊。”

  鞏思呈嘆道:“戰事在前,將士們都是枕戈待旦,王爺又豈能安心歇息?白日親臨戰場,晚上帳中議事,深夜有軍情那是常事。北疆戰後,接著出使西域,那三十六國哪一處又容易應對?這西北兩面,不說讓人心力交瘁,也是殫精竭慮了。”

  宋德方蹙眉道:“所以王爺的病,已非一日兩日,只是仗著年輕硬撐著罷了。病根已種,本源已虧,王爺近日又悲痛太甚,思慮過度。哀思而損五臟,鬱氣積於內,便是再好的身子也支撐不住。時值冬日天寒,這是時症引發了舊疾,不可謂不兇猛。”

  話說道這裡,靳慧臉上已然血色褪盡,殷監正趕著問了一句:“照這話說,王爺的病豈非……極重?”

  宋德方道:“說極重倒還不至於,但也不輕,萬萬馬虎不得,一旦調養不當,便麻煩了。”

  這片刻的功夫,靳慧似是鎮定下來,說道:“無論怎樣,請宋御醫先開方子入藥,如何調養再詳細告知。”

  宋德方道:“方子倒簡單,關鍵不在藥上。王爺必須安心靜養,若再勞思傷神,便是有靈丹妙藥也無效。”

  衛宗平他們相對目語,神情中都帶了絲複雜,眼下這情形,如何能靜養得下來?反而靳慧秀眉淡蹙,思索了片刻,說道:“我知道了。”

  宋德方便列了藥方,交待下細節。靳慧送走宋德方,命秦越帶人在榻前照看,將衛宗平等人請去外室。肅清了左右侍從,她斂襟對眼前幾人行了一個極鄭重的鞠禮,幾人驚詫,“夫人這是何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