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初劉休道誰不說他,‘謙謙君子’,結果不過因為一句爭執,就勒殺了髮妻。梁博卓,人皆言其‘性兇殘、殺人如麻’,可此人只要妻一怒,就頓首於妻前。高元亮、高仲翼都是替陛下辦事,如此行事定是事出有因。”陸止說,就算她的堂姑父鄭裕,性格不粗暴嗎?不殺人嗎?可在姑姑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自己的父親、景帝姑父,對妻子兒女都是呵護備至,對外殺起該殺的人,照樣不手軟,朝堂上的行事準則,怎麼能代入家中呢?陸止相信元澈再胡來,絕對不會對皎皎的婚事胡來,皎皎是他的命。

  南塢亭君見陸止如此說,眉頭一皺,“你說的也對,但天下俊傑多得是,何必一定要高家呢?”

  “阿姑,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陸止說道,“既然這門親事是元澈定下的,難道我們還能反悔不成?”

  陸止的話,讓南塢亭君也不好反駁了,畢竟這是陸琉的遺願,她終究不是陸希的親祖母,但——“既然沒正式定下,為何外面傳的好像馬上皎皎要嫁過去一樣。”南塢亭君又問,他們什麼時候這麼不懂規矩了?除非是正式訂過親了,不然誰家會這麼大喇喇的宣揚?萬一親事不成,難道親家不成、變仇家嗎?

  陸止和七祖姑對視一眼,說了高家之前要結突親,被他們回絕了,高家就退了一步,想要先定親,他們沒答應,但也沒拒絕,許是因為這,陸家和高家結親的消息才會傳開吧。

  “混帳!”南塢亭君氣得渾身發抖,“你們兩個窩裡橫的!這種時候是服軟的時候嗎!”

  七祖姑和陸止同時愣了,兩人面面相覷,南塢亭君怒聲道:“元澈剛剛去世,高家說什麼,你們就應是什麼,將來皎皎過去怎麼做人?”

  “但拿喬太過,皎皎不是一樣不好做人嗎?”七祖姑訕訕說,當然如果高家不是寒門而是世家,陸家說不定態度還會放的更高一點,但如今隔著這麼一道界限,他們還真心不好把握,就怕太過,高家以為陸家高傲,讓皎皎難做人。

  “你們兩個嫁過女兒嗎?”南塢亭君冷聲問,這兩人一個嫁了三年不到就離婚了,一個乾脆終生沒嫁。

  兩人搖頭。

  “既然沒嫁過,還瞎參合什麼!這是拿喬嗎?你們見過哪家的嫡長女熱孝還沒過,就匆匆定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有多嫌棄皎皎礙眼!你們是不是想讓旁人都認為,皎皎以後就沒人撐腰了?”南塢亭君怒道。

  陸止和六祖姑不是沒想過南塢亭君的話,只是高威對這門親事的重視、高嚴對皎皎的愛護,讓兩人感覺不需要太在意這些虛禮,只要兩個孩子過得好就好了,“高子畏對這門親事還是相當重視的。”七祖姑說。

  “既然這麼重視,那也不會在意是現在訂親,還是等出了熱孝再訂親。”南塢亭君道,“起碼等一年後吧?難道連這點時間都等不起?”

  陸止和七祖姑想了想,也覺得一年後比較合適,這樣的話,等定親結束,差不多正好是出孝成親的時間了。

  崔八娘尷尬的在偏廳陪著陸希一起進午膳,大母的話讓她不知道該有什麼反映才好。

  陸希喝完了最後一口粥,對崔八娘說:“八娘,我們去花園消消食吧。”這種事她還真不好說什麼,反正現在訂親和一年後訂親沒多少差別,至於擺高些姿態什麼的——這是從古至今的風俗,她看六祖姑也不像是沒分寸的人,再說還有阿姑和七祖姑看著呢。

  “好。”崔八娘從善如流的起身。

  接下來的時候,陸希對這位六祖姑行事嘆為觀止,高家遣了媒人上門提親後,她同七祖姑、自己的長媳、阿姑一起,招待了來人,也沒聽她說什麼強硬的話,只從耶耶遺願提起,先是感慨了一番,又說起耶耶有多麼的疼愛自己,又多麼的想給自己一個鄭重的婚禮……一點點的擺事實、講道理,最後把媒人和婁夫人直接說暈了,虧得婁夫人還記得自己是填房,不敢私自做決定,回去稟了高威。

  高威再次上門,這會是六祖姑的長子和六叔祖、八叔祖出面,長子和善客氣的足足和高威談了一個時辰,終於讓高威心滿意足的離去,而高嚴也在回薊州的時候,帶走了一隊陸家的管事仆傭。這些人的目的,就是去給陸希布置在薊州的新居,確保陸希三年後能舒舒服服的入住。

  高嚴對訂親的執念,遠沒有馬上成親大,訂親算什麼?一張隨時可以撕毀的紙而已,只有人娶進門了才是真的。可皎皎都說了,一定要守孝結束後,才能成親,他也只能等了。高嚴在陸琉出殯後,第三日就走了,他能留這麼久,也是鄭啟看在他是陸琉未來的女婿份上,特別允許的。

  陸希和陸止,也在斷七後,回到了吳郡祖宅,陸言被崔太后接入了宮中。而常山不願意離開陸府,整日就愛待在陸琉的書房裡,崔太后勸了幾次,她都不聽,只能暫時隨她去了。至於候瑩,早在頭七之後,回了侯府待嫁,至此三姐妹就開始各奔東西了。

  作者有話要說:下章就是常山領盒飯了。

  新出場的崔家,就是也是廣陵王未婚妻楚丘亭主的親人,陸希出嫁後,開新圖薊州時的重要NPC==詳細的情況,寫到時候再說。

  陸希聽六祖姑提起陸琉就哭,是因為規矩。那個時代,她身為孝女,必須要做的事情,聽到別人提起自己父親就要哭。

  ☆78、導火索

  永初四年九月二十,已是深秋,天氣漸漸轉涼,剛過四更天,天邊剛透了一絲的曙光。

  崔陵新得了一個屬下新進獻的美人,昨夜又當了一回新郎官,軟玉溫香在懷,今天不是常朝,本該睡得香,卻不想管家大清早的急報,讓他原本還熱血沸騰的身體,仿佛一下被迎頭澆了一盆冰水,徹底的清醒了。

  “你說什麼?顧律連吳存都扣起來了?”崔陵一把抓著管家的衣領,低聲喝問道。

  “回郎君,是的。”管事哆嗦道:“不僅安邑縣令被顧廷尉扣起來了,連吳刺史都被顧廷尉和高奉車關押了。”

  崔陵丟開管家,看著屋內跳動的燭火,神色陰晴不定,安邑縣令就算了,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犯了這樣的大錯,扣押起來不奇怪,可吳存可是刺史,一州之長,顧律和高囧若不是掌握的確切的證據,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種舉動。

  管家又想起了一件他剛打聽到的事,“郎君,我今天還聽說了一件事。”

  “什麼事?”崔陵冷聲問。

  “聽說顧廷尉入司州之時,是和高奉車喬裝入河東郡的,官道上走的並非顧廷尉本人,那位假顧廷尉就一直待在河東太守府,後來他居然遭人刺殺,如今已經死了。”管家戰戰兢兢的說道。

  “什麼!”崔陵這下真震驚了,難道吳存準備刺殺朝廷命官、聖上天使?崔陵這下徹底坐不住了,吳存到底在司州幹了什麼,才能做出如此膽大包天的舉動?

  “據回報,吳刺史再被顧廷尉押解回京的時候,司州還出現了萬民情願的情景,顧廷尉和高奉車還是趁半夜離去的。”管家道。

  “來人,快給我更衣!”崔陵喊道,他對吳存如何得民心不敢興趣,他現在就想著要如何才能從吳存這個漩渦中安全無虞的脫身。

  “唯唯。”

  崔陵穿上官府,來不及進膳,就匆匆的出門了,而此時和他差不多時間出門的人,不在少數。

  五更天,承天門閣樓上的鐘聲尚未敲響,太極宮內,皇帝鄭啟已經起身了,牛靜守伺候鄭啟穿好常服後,奉上一盞溫熱的清水,“陛下,顧廷尉和高奉車求見。”

  “哦?他們昨晚回來的嗎?”鄭啟問道。

  “昨夜三更不到回的京。”牛靜守說。

  “讓他們進來吧。”鄭啟說,今天不用早朝,鄭啟可以馬上讓兩人覲見。

  “唯。”牛靜守恭敬的退下,親自去請顧律和高囧入內,同時不動聲色的打量著兩人,去了大半年的司州,高元亮同走之前沒什麼變化,即使好幾夜沒睡,依然顯得神采奕奕、英氣勃發,高家的兩兄弟的確都是人中龍鳳,難怪陛下這麼愛重。一向略顯瘦弱蒼白的顧律反而氣色比之前更好了,只不過神情看起來比之前更嚴肅了。想著他把吳刺史都押解入京了,牛靜守心裡暗暗打鼓,也不知道這顧廷尉到底查到了什麼?

  顧律和陸琉、王珏、謝藥差不多年紀,可此人生來長了一張嚴肅的人,又是死硬的臭脾氣,陛下有次氣急了,就罵顧律“不知變通的老小子”,之後大家就很習慣稱呼他為“老小子”,其實此人比陸琉還小了一歲。

  兩人默默無聲的隨著牛靜守一路入宮,鄭啟喜歡在外書房招待臣子談話,兩人入書房的時候,就見鄭啟坐在靠窗的位置,身旁一尊半人高的古銅仙鶴香爐裊裊地冒著白煙,淡淡的奇楠香在室內瀰漫。鄭啟穿了一件素淨的月白常服,一手執盞,有條不紊的泡茶,見兩人來了,便示意兩人坐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