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視陰而查。

  第41章 癩蛤蟆

  王錦官見呂川神色不對,便捏住憑貼的一角懸在空中問道:“這有什麼問題嗎?”

  呂川斂了斂震驚的神色,攤了攤手,示意王錦官將憑貼給他。

  王錦官照做之後,接過憑貼的呂川將它翻來覆去地又看了兩遍,表情這才恢復如常,指著背面角落裡的四字手書苦笑:“我收回剛剛說的話,還是有點兒線索的,這是密語,我能解,但……不知道解出來對不對。”

  吳金湊近看了一眼,覺得那一句讀都讀不通順。

  王錦官連忙去屋裡找紙筆,古井無波地說:“不對也先解開,來。”

  很快三人圍坐到桌邊,呂川邊說邊寫,時不時還會抬頭看兩人一眼:“這是我以前在首輔門下的時候,同夥之間在銀面上通用的一組密語。嫂子以前管押當,肯定記過帳,帳面的計法通常都是幾月幾日,入或出銀多少兩對不對?”

  王錦官擰了下眉心,若有所思地看著呂川說:“所以你的意思是這四個字,指的是幾月幾日幾兩麼……”

  “麼”字說到一半,她又覺得不對,語速不自覺慢了,心裡琢磨起那三個“幾”字裡面的玄機來。

  若只是幾月幾日和幾兩,那不過相當於銀號的第二道帳面,別人為了萬無一失,自家不嫌麻煩,記一百道帳也無可厚非,所以呂川說的密語,肯定不止這一層意思。

  但因為沒有接觸過,一時她也想不出來,只好停止了無用的猜測,搖了搖頭道:“對,不用問我了,你接著說。”

  呂川笑了笑,眼底有抹掩不住的欣賞:“你猜對了一半,這密語有兩層信息,先說第一層。”

  “在銀票行,每個大銀號都有自己對帳用的暗號,這家銀號叫豐寶隆,我以前沒有接觸過,但它們用的暗語我還看得懂。這四個字,分別指的是月、日、錢數和自對暗號。”

  “十二個月份所對的密語依次是‘謹防假票冒取,勿忘書章細視’,因此‘視’字指的是十二月。”

  “同理,天數所對的暗語是‘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圖自利,陰謀害他人。善惡終有報,到頭必分明’,‘陰’代表的便是十六日。”

  “銀錢數值上從一到十,對的是‘生客多察達,斟酌而後行’,‘而’在第八位,說明這一單里出來的銀票不止這一張,而是八千兩。”

  “最後是自對暗號,‘盤查奸詐智,庶幾保安守’,第四個字在第二位。”

  “所以第一層信息解開來看,就是十二月十六日匯銀八千兩,核實。”

  吳金聽得目瞪口呆,心裡油然而生一股壓力,這幕後者的智慧高他實在不止一點兩點,案子要換了他自己來查,估計連東南西北都摸不清,他氣餒卻又激動地說:“那第二層呢?”

  “指碰面需要的時間和地點,”呂川說著,提筆飛快地寫下了一行字。

  十二月十六日,末時兩刻,豐寶隆銀號。

  王錦官盯了片刻,不消呂川解釋,自己就悟出了門道。

  “而”在第八位,一天之中的第八個時辰就是末時,“查”在第二位,就是兩刻……那麼她是不是可以認為,那個假的伙夫本來應該這一天的這個時間裡,去豐寶隆號干點什麼?

  念頭甫出,王錦官就抄起那個皮質的箭囊站了起來,嘴角似翹非翹地說:“走。”

  ——

  說是封城,連一隻蒼蠅都不得進出,可饒臨的城牆和守備畢竟不是真正的鐵桶。

  這天清晨,一列既沒敲鑼也沒打鼓的葬儀隊早早就來到了西城門,為了方便檢查以及不驚擾百姓,送葬的隊伍人都沒趕布置太多。

  城門的官兵查得極細,連棺中亡者的鼻息和脈象都沒有放過,家屬縱然不忍與不滿,但仍然默許了這些檢查,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大家各自都退了一步。

  正午時分,這九人的送葬隊空車而歸,蹲在地上查看車底板的都尉分明看到了一個人,可還是跟什麼都沒發現似的站起來,揮了揮手對屬下說:“放行。”

  車底的人裹著一身接近木色的衣裳,包頭裹臉的只剩下一雙眼睛露在外面,因此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因為得逞而發笑,只能隱約看見左眼旁邊有半截紫色的胎記。

  白見君是跟在呂川後面來的饒臨,前後相差不過一頓便飯的時間,不過呂川輕鬆就過了城防,他卻費了一番周折。

  饒臨的城防確實比以前要嚴了許多,白見君行賄不成,只能找了個熟人。

  那都尉是快哉門下一位老掌柜的兒子,雖然不認識他,但卻不能不認識門主的玄骨扇,因此這進門的法子還是都尉謀劃的。

  馬車無驚無險地進入了內城,白見君像只壁虎一樣牢牢地吸在車底,一邊還有閒情逸緻,觀察到八字牆下有一堆人,正在議論著什麼蓮子和五百兩。

  那些人七嘴八舌,加上馬車離開城門後速度又快了起來,馬蹄的“噠噠”聲占據了耳膜,如此約莫一炷香之後,馬車拐進了一條小巷,隨著越走越深,嘈雜聲才漸漸清淨。

  白見君在一個三岔口前悄然落地,兩個橫滾鑽進另一條巷子,接著他站起來扯掉了滿身的麻布,熟練地打成一個褡褳扔上肩頭,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