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憂無慮」的日子

  比起昔日嫁給武崇訓,安樂公主再嫁武延秀的排場何止平添一倍。下降當日,韋後借出了皇后儀仗,皇帝李顯高興之餘派出了羽林軍上千隨行護衛,然後帝後兩人親臨安福門觀瞻,以雍州長史竇懷貞為禮會使,弘文館學士為儐。而安國相王李旦儘管剛剛從一場「曠日持久的風寒」中解脫出來,仍是「義無反顧」地為這位侄女障車。宮中頒賜的金帛以及百官送的賀禮數以億萬計,沿途觀看這一勝景的百姓望見那華麗的景象,全都想起了昔日那一場華麗的婚景。

  「想當初太平公主出嫁的時候,以萬年縣為婚館,那大門太過狹窄不能容翟車,天后一道旨令,官府竟然毀了城牆讓太平公主的車駕通過。可惜,就是那樣的門第那樣盛大的婚事,最後駙馬薛紹還不是被活活餓死在獄中?」

  站在凌波的身後,雲娘忍不住嘆息了一聲,心中頗有些悵惘。那個女皇天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可如今卻有更多的人不滿於後宮鳳位,全都將目光瞄準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御座。倘若她侍奉的那位仍然在世,不知道是會覺得好笑,還是會欣喜於自己開創了一個時代?

  芳若此時見到那奢華壯麗的扈從隊伍,卻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當今皇后和那位女皇可不同。女皇再寵愛太平公主,尚不許公主插手政事;當今皇后卻是偏寵安樂公主,恨不得把天下都一起給了她。當初太平公主下嫁的時候,天后可不曾出借皇后儀仗。」

  聽到這一左一右文武二弼的感慨,凌波卻只是微微一笑。安樂公主固然是驕奢淫逸,可不但不虧欠她分毫,反而多次助她。她並不是什麼道德高尚的聖人,即便無論官員還是百姓都不喜歡安樂公主,可她卻沒資格說人家的不是。看看四周那些滿面有與榮焉的武家人,她不由得想到了那位仿佛和長安這個富貴鄉格格不入的武攸緒。

  武攸緒久居嵩山,此次被徵召回朝的時候,李顯原本擬定用尊禮,誰知這一位在兩儀殿上表現得和尋常臣子無異,讓禮儀官慌了手腳。而她隨其他武家人去拜謁的時候,武攸緒卻都是只敘親情不論其他,她原本不耐煩想先走,後來想到某個李三郎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鬼使神差地落在了最後,悄悄問了那一句盛極而衰。然而,武攸緒卻只是用平靜得令人心悸的目光看了她一眼,什麼話都沒說。

  又佇立了片刻,凌波忽然懶洋洋地說:「回去吧,要看熱鬧也是明天。安樂公主今夜大喜,怎麼也沒空敷衍這麼多人的。」

  雲娘和芳若看慣了大場面,對於公主下降並沒有多大興趣,今天還是硬被凌波拉出來的。正主兒起意要走,她們自然千肯萬肯,二話不說就跟著凌波走了。她們三人這麼一走,代表武攸暨和安樂公主前來的武崇敏略一思忖,也悄悄離開了。此後,剩下的武家人卻不敢隨便散去,等到了月上樹梢也不見那一對新人,方才悻悻而去。

  這一日大婚的奢華豪闊暫且不提,翌日,興頭上的李顯甚至不顧大臣勸阻大赦天下,超拜武延秀為太常卿兼右衛將軍。又過了一日,這位天子大宴群臣於兩儀殿,命安樂公主出拜公卿。然而,如今朝中直臣大多已去,又有誰敢受安樂公主這一拜?於是,面對那個打扮得猶如神妃仙子般的金枝玉葉,眾人無不是伏地稽首而已。

  大婚之後的安樂公主自是心滿意足,再加上凌波已經回來,她那公主府的大小事務索性都交了出去,自己只和武延秀以及一眾美少年在金城坊宅第中飲酒作樂,正是閉門家中坐錢財天上來,好不愜意逍遙。

  醴泉坊的安樂公主府和金城坊的安樂公主第隔開一條大街,卻是成日裡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原因很簡單,這裡便是安樂公主敕封斜封官的地方。以往他們交上錢去十天半個月都未必有回覆,如今卻是一手給錢一手封墨敕,於是皆大歡喜。唯一可惜的是,那位代安樂公主蓋印管事的永年縣主放話出來,一個月只封三十人。

  這一日正是十二月二十九,凌波照舊坐鎮安樂公主府。親自在最後一張墨敕上蓋了公主金印,她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要不是擔心安樂公主放官太濫太多,她何必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話說回來,那位只會揮霍不管產業的公主也不知道讓底下人中飽私囊了多少,要不是她發話說不管那些,只怕暗恨她的人更多了。

  「安樂公主連公主金印都交給你了,這撒手掌柜當得還真是輕鬆愉快!」

  雲娘瞥了一眼桌案上堆得老高的墨敕,再想想長安城中對太平公主的好評如潮,忍不住嘲諷了一句。見凌波仿佛沒聽見,她乾脆又在那肩頭上輕輕拍了兩下:「十七娘,不是我羅嗦,你那個未婚夫韋運死了,你不能就此丟開了婚姻大事。既然陛下能赦裴氏一門回鄉,你不若再通過安樂公主動動腦筋,只要裴願有出身有官爵……」

  「陛下能赦裴氏,那是因為相王用了老大的心力,姑姑沒看見之後陛下兩三個月都沒給相王好臉色麼?」凌波打斷了雲娘的話,站起身很沒有姿態地伸了個懶腰,「你別看安樂公主什麼都不管,可事關利害,她還不至於不明白。雲姑姑你就不用操心了,如今滿長安城的人都知道我命硬剋死了父母,又剋死了未婚夫,除非那些人家為求富貴不顧性命,否則沒人會再打我的主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