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隨意翻閱著那部抄錄得齊齊整整的金剛經,間或露出一絲奇特的神色。他幾乎已經斷定這確實是那位高僧的傑作了,然後,那張夾雜在其中顯得分外礙眼的銀票著實不好處置。可以看得出來,始作俑者花費了不少功夫,無論是手法還是針線都極為巧妙,粗心人還真是看不出來。那孫雍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真的有心賄賂還是另有打算?這個突然聯想到的問題讓皇帝臉色大變,本來幾乎已經定下的心也再度躁動起來。

  瞥了一眼依舊伏跪於地的海觀羽,皇帝深深嘆了一口氣,上前將他扶了起來。「你年歲大了,況且這件事還沒有定論,不必放在心上。」皇帝自己都不知道這些話是否言不由衷,總之,他幾乎是強力將海觀羽按在椅子上,「朕唯一想要知道的是,孫雍除了與海家和賀家來往甚密,還有沒有其他交往密切的大員或可疑人等?」

  海觀羽顯然迷惑了,雖然痛恨孫雍的卑鄙,但他並沒有聯想到其他方面去,畢竟要正面對上海家不是一個明智的對手應該選擇的手段。這部金剛經送來已經有好幾年了,若是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謀劃,事情的複雜便遠遠超乎預計。「皇上,您的意思是說……」他的目光中帶著一絲驚懼,海家的後嗣太薄弱了,他不得為他們考慮。

  「朕的意思是說有人早早地布好了局,一步一步等著朕上鉤,當然也包括你!」皇帝此時壓根顧不上什麼言語尺度,臉色鐵青地道,「孫雍送上那二十萬兩銀子,如果是為了賄賂,怎麼也不會瞞著你作這種手段。但倘若是他有其他心思,那這種奇怪的舉動便可以解釋了,興許這銀錢根本就不是他的。」

  饒是海觀羽一向冷靜自製,此時也驚訝得不能自已,甚至連起先準備好辭官隱退的話也全丟在了腦後。孫雍選擇了一個最不好的時機揭出此事,不能不說是幕後的人最大的失誤。如果是別人在朝堂上或是奏摺中堂堂正正地揭出此事,也許還會有效。對於皇帝的察下功夫,海觀羽一直有著不同尋常的信任,今次也是同樣的道理。

  「皇上,如今之計是要儘快揭出此人。不過,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流言,還請皇上立即下詔處分微臣,以免留人話柄。」既然已經打定主意,海觀羽便不再考慮個人得失,言語中也流利了很多,畢竟他應對的劣勢局面太多了。「此人能預先伏下這步暗棋,顯然早有打算,說不定已經勾結了不少朝中大臣。他隱在暗處,不動則已,一旦譁變起來,恐怕會危及朝綱啊!」海觀羽根本無法掩飾自己的憂慮,對於穩定江山社稷,他作為一個臣子的敏感自然及不上帝王,但還是抓住了問題的中心。

  皇帝倏地轉過身來,眼睛中精芒大盛,譏誚之意盡顯無遺。「他們既然選擇了挑戰朕的權威,那就不妨試試什麼叫雷霆之怒好了。」他沉吟了半晌,這才繼續道,「就照海老愛卿的話吧,不過實在是要委屈你了。」

  海觀羽慌忙離座跪倒,深深俯首道:「皇上放心,微臣絕不會讓別有用心的人為禍社稷!」

  第三十三章 做戲

  海觀羽從皇宮出來的時候,臉上是深深的疲憊,甚至眼神中都透著無力,而這一切都被別人看在眼裡。由於是密會,皇帝和他說了些什麼不得而知,但僅僅從神情儀態中揣測,人們便得出了一個不太好的結論,皇帝和宰相大人之間的談話恐怕是不那麼愉快的。

  次日的朝會上,海觀羽出乎意料地出現在了眾人跟前。儘管知道這位宰相已經見過皇帝,似乎還密談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但賀甫榮和蕭雲朝還是交換了一個眼色,兩人此時似乎放棄了一直敵對的態度。海觀羽的臉上似乎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甚至摻雜著無可奈何,這在有心人看來無論如何都不是什麼好兆頭,已經有好事的人暗地猜測起皇帝的態度來。

  然而,當皇帝針對前幾日的流言和孫雍的供詞,狠狠地訓斥了一番賀甫榮,然後又將矛頭指向了海觀羽之後,群臣都驚呆了。皇帝從來沒有用這樣的語氣對一位老臣說話,更何況海觀羽這般的兩朝元老。處分是極其嚴厲的,對於海觀羽這樣一個身兼數職的極品大員,皇帝幾乎是剝奪了他所有的職位,僅留了一個保和殿大學士的職位,與此相比,罰俸三年便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附加處置而已。

  賀甫榮見罪在先,自然不好輕易出言求情,只能目示幾個和他交往甚好的官員,至於蕭雲朝那邊則是何蔚濤第一個站了出來。他自忖皇帝的嚴厲態度可能別有用心,又想到海觀羽多年來的赫赫功勞,因此處置之道上應該大有圈轉餘地。這才搶在了眾人前頭。

  只見他深深叩首,隨後神色凜然道:「啟稟皇上,海大人為官多年。清正廉明滿朝皆知,斷不會如孫雍所言貪贓枉法。收受賄賂。微臣懇請皇上明察,否則恐傷朝廷重臣之心。」

  這位一向善觀風色地刑部尚書既然開了個頭,後頭的朝臣怎會落後?兵部上書余苹啟瞥了一眼賀甫榮的臉色,也出列奏道:「微臣附議何大人之見,海大人一向為官謹慎。雖然門生滿天下卻始終虛懷若谷,士子們無不交口稱讚。再者海大人家風嚴謹,其子海從芮更是飽學大儒,因此請皇上三思,萬不可輕易加罪重臣。」余革啟乃是賀甫榮地密友,此時見蕭氏一黨有人站出來,怎會放過這樣一個送人情的大好機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