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無痕突然離座跪下,連連叩頭不已,這個舉動讓皇帝和文武百官詫異不已。「無痕,你這是幹什麼,這件事情父皇一定為你作主就是!」皇帝的言語中頗有幾分不滿。

  「父皇,兒臣並未為這些謠言憂心。」風無痕抬起頭,額頭已是一片烏青,「言者無罪,聽者有心。謠言之所以流傳,只是百姓的好奇心而已,父皇一旦追究,勢必讓兒臣更加為難。論身份,德貴妃娘娘乃是兒臣的母輩,三哥更是兒臣的骨肉至親,為區區謠言而處置皇族,百姓一定會驚惶失措,新的謠言又會傳遍京城,那將置兒臣於何地?懇請父皇三思,既然首犯已除,其他人還請父皇從寬發落。」說完連連以頭觸地,大有一幅死諫的模樣。

  第二十一章 處置

  風無痕的這番話讓所有人都為之側目,由於這個皇子鮮少在人前露面,而且年紀尚幼,百官大多對他不了解,但能不顧自身之失說出這樣的大道理,很多擔憂皇帝雷霆手段的人都鬆了口氣。皇帝更是驚喜交加地看著這個乖巧的兒子,臉上是掩不住的興奮,十三歲能說出這些話來,還有什麼比這個讓人更加高興的?

  皇帝走到風無痕跟前,一把將他高高抱起,「好,好!小小年紀就能心憂天下,又有禮尊長輩的心思,朕果然沒有看錯你!」皇帝心疼地看著風無痕頭上的一片烏青,愛憐地用手摸了摸,「唉,看你傷的,回去讓太醫再好好瞧瞧。你放心,朕絕不怪罪德貴妃和無言,這下你該放心了吧!」

  風無痕的目光又射向了仍然跪在地上的小方子,似乎在思考什麼,不一會兒,他幾乎是用斬釘截鐵的語氣說:「父皇,謠言既已廣為流傳,有心之人必定大做文章,反正兒臣確實無才無德,又並非太子人選,但蒙父皇厚愛,失寵之事自知純屬子虛烏有,因此並無甚干係。但三哥才德俱佳,如果因為謠言而失去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則不合公平之道,也會寒其他皇族之心。因此,兒臣懇請父皇下旨撫慰,這樣天下人就不會再津津樂道那謠言。另外,這個小太監只是無心之失,犯不著大加責罰。兒臣身邊尚無貼身太監伺候,以後出宮也不甚方便,看這奴才有些伶俐,又像讀過書的人,就請父皇將他賜給兒臣使喚,以此向宮中彰顯父皇仁德。」

  如果說前面的話只是讓文武百官粗略認識了這個身體孱弱的皇子,那麼方才的這些話則是讓他們從心底里生出一種難言的感覺,這個沉靜的少年居然能夠考慮得這麼周到,而且當眾承認自己並非太子之才,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已經兩朝為相的海觀羽神情複雜地看著眼前的少年,仿佛竟看見了當年的皇帝,不禁有些感慨。

  「無痕,不能當太子難道你不惋惜嗎?」皇帝像哄小孩一樣地對風無痕說,「你看看下面的那些人,難道你真的不想有朝一日讓他們對你俯首稱臣嗎?」皇帝實在無法相信他的兒子能夠這麼直截了當地聲明自己並不想作太子,想當初,親弟弟風寰宇一次次在自己的面前表忠心,自己在登基之前也多次得他襄助,然而,當自己坐穩了皇位之後,他卻在背後多次謀奪帝位,直到自己最終忍無可忍將其賜死的那一刻,他才微笑著對自己透露,他也想試試坐在高高御座上的那種感覺。恍惚間,一個堅決的聲音不停地衝擊著他堅強的心防。

  「父皇,兒臣只想作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御座總有更適合的人去坐,兒臣相信自己可以輔佐任何一位手足,開創我凌雲萬世基業,為後人留下典範!」風無痕眼睛清澈無比,這番話,他已經對明方真人說過一次,當然可以再說一次,與其去爭一樣自己很難得到的東西,還不如抓住更為重要的利益。自從那次從母親那裡回來,他就已經把以前那個自己徹底埋葬了。

  「好!好!你既然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來,朕怎麼會不相信?」皇帝瞬間變得神采飛揚,他轉過身來面對眾臣,「海愛卿,朕記得你的兒子海從芮博學多才,號稱京城第一名士,可有此事?」

  「那是人們的謬讚,犬子只是薄有微名,不足掛齒。」海觀羽連忙躬身道,「不過相信他可以勝任七殿下的師傅一責。」閱盡世事的他怎麼會不明白皇帝的心意?

  「好,不愧為海愛卿,朕想的你都知道!」皇帝又滿面笑容地對風無痕說,「從明天起,朕為你找了個好師傅,你耽誤了不少時間,朕希望你能夠好好學著點,將來成為朝廷的棟樑之才。當然,朕上次答應你的出宮之事仍然作數,待會就給你指派護衛。怎麼樣,小無痕?」

  無痕又瞟了一眼猶自跪在殿前的小方子,囁嚅道:「那……」

  「唉,朕拗不過你,來人,將這個奴才拉下去重責四十,以示懲戒!責罰完之後直接送到風華宮!」皇帝吩咐道。

  「看在無痕的分上,朕就饒了你這個奴才!以後小心伺候,如果有什麼差池,小心你的腦袋!」皇帝瞟了一眼小方子,又補充了一句。

  小方子再也忍不住了,他挪動了一下幾乎不聽使喚的身子,砰砰砰地磕著響頭,「奴才謝殿下救命之恩,謝皇上不殺之恩!將來一定用心伺候殿下,絕不敢怠慢……」待到侍衛們把他拖下去的時候,他的腦門上已經全是鮮紅一片,連殿前的金磚上也是血跡淋漓,觸目驚心。

  皇帝就算再不把一個小太監放在心上,也對那種死裡逃生的悲戚有所感懷,對無痕又多了幾分喜愛。他不知無痕在宮裡不知與陳令誠和紅如排練了多少回,這才救下了小方子的小命。至於文武百官則齊聲稱頌七殿下仁德不已,心底里卻在盤算著是否要巴結這位眼看更為得寵的皇子,這樣雖然到時無法一步登天,但至少性命無憂。總之,鬧得沸沸揚揚的謠言一事,三皇子得了撫慰,七皇子得了關愛,似乎只有那個倒霉的李來喜因為嘴上缺個把門的丟了性命,成了唯一的輸家,不過在百官們看來,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