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成想,她居然是汗國的公主。

  「這件事,我回頭想告訴薔薇。」東瑗對盛修頤道「這些年,她雖然不說,卻總是惦記著紫薇。知道紫薇沒事,她和她的家人也放心。」

  「我只是隱隱約約見過,不曾瞧得仔細。」盛修頤說道「新的可汗派了使者前來,倘若有了機遇,我打聽打聽再說。」

  東瑗輕輕嗯了一聲。

  她對紫薇沒有太多的感情。可想起她,卻想起了曾經的薛家的日子。

  盛修頤吹了燈躺下,東瑗毫無睡意,睜著眼睛回想起當初在老夫人的榮德閣的日子。

  盛修頤察覺到她並未入睡。以為她還在擔心孩子的事,安慰她:「你不用勞心多想,好好歇著才是。勞神太多,反而不好。」

  東瑗笑了笑:「我的預感一向很準。雖然不知這孩子什麼時候來的。可我感覺和她有緣分,肯定能保住,而且是個女孩。我是在想。當初做女兒時候的事……」

  盛修頤聽她說起女兒,又說自己做女兒時候的事,就接口問她什麼事。

  「我總能想起五姐。」東瑗感嘆道「一家子姊妹,我總是佩服五姐。她為了嫁給五姐夫,連名節都不顧。而我,總是沒有勇氣多跨出一步。」

  這話。盛修頤就不好評價了。

  他並不欣賞薛東蓉的行為。

  他還是喜歡東瑗這樣的,事事謹慎些,盛修頤不用為她擔心。薛東蓉那種孤注一擲的性格,並不適合內宅的女子。

  至少盛修頤不會想要那樣的妻子。

  東瑗著實累了,依偎在盛修頤懷裡就睡著了。

  次日。盛家眾人去哭喪,盛昌侯讓人去內務府說了東瑗的事,倒也沒有遇到有人刁難。

  可看的不是盛家的面子,而是東瑗是薛皇后的堂妹。

  老夫人等人知道東瑗出事,也紛紛來看望。

  秦太醫更是每次來就診。

  過了三日,東瑗落紅終於止住。又過了七日,秦太醫終於肯鬆口,說孩子保住了,母子平安。

  盛家上下和薛家老夫人都鬆了口氣。

  東瑗生病這些日子。盛家和薛家都要去哭喪,東瑗的大舅母韓大太太就時常來府里陪著東瑗。

  「等明年三月,老太太就上路,興許到了端陽節,瑗姐兒就能見著外祖母了。」韓大太太跟東瑗說起韓家老太太要上京之事。

  韓家宅子已經修葺得差不多,韓大太太給安慶府去了信。那邊已經在動身趕路了。

  東瑗聽著也舒心:「我總念著外祖母……」

  韓大太太笑:「老太太更是總念著你呢。」

  韓家過年時從安慶府送了些藥材和補品,韓大太太給東瑗拿了不少來。

  這期間,薛家五夫人也來瞧過一次東瑗。

  她大約被家裡人說過才來的,語氣淡淡的,帶著幾分不耐煩。

  韓大太太被她氣得半死,等五夫人走後,直在背後罵她:「……你們家老夫人事事精明,偏偏著了楊家的道兒,娶了這麼個媳婦!當年你那么小,真不該把你丟給楊氏……」

  說著,想起曾經有人告訴她,東瑗在楊氏手下吃過很多苦,韓大太太氣的哽咽:「我們家三娘自幼得老爺子和老太太喜歡,我們做兄嫂的,也是當她親生女兒般疼愛。她落得那樣下場,家裡沒人不傷心。留了你一根獨苗,當年若不是形勢所逼,老爺子和老太太絕對不會丟下來,去了安慶府的。你吃了苦了瑗姐兒,都是韓家的不是……」

  提起傷心事,居然在東瑗面前抹眼淚。

  這倒不是裝的,東瑗的母親在娘家很會做人,韓大太太嫁入韓家,跟東瑗的母親最是親近。

  提起親人被人欺負,難免傷心。

  五夫人來看望東瑗,惹得韓大太太哭一場,東瑗還要安慰韓大太太:「你莫要傷心,她不曾對我不好。」

  而後,就低聲把當初五夫人楊氏派丫鬟給東瑗,被東瑗借老夫人的手收拾掉之事,告訴了韓大太太。

  韓大太太聽著這話,才破涕為笑。

  後來東瑗身子好了,胎位安穩下來,哭喪也結束了。

  原本以為可以歇歇的,接著宮裡又傳來消息,元昌帝駕崩了。

  第246節請歸(1)

  東瑗曾經一次次幻想過元昌帝駕崩之後的幸福生活。

  對於元昌帝,她有的只是對他身份的畏懼。

  可突然聽說他駕崩了,原本以為會很輕鬆的心情,猛然間有個莫名其妙的悶滯。

  他從人世間消失,也帶走了他曾經給東瑗的那些噩夢。記憶中那個令人懼怕的君王,也變得面目模糊。

  讓東瑗能記起的,只是他那雙似潑墨般濃郁的眸子。

  他的眼眸深邃而多情,若是東瑗沒有上一世的經歷,大約會在青春年少時為他沉淪。

  可塵歸塵、土歸土,他終於要化作一柸黃土了。

  東瑗舒了口氣,靜攝院中的臘梅尚有餘香,她覺得今年的梅花別樣嫵媚香甜,唇角忍不住翹了翹。

  太后尚且停在宮裡沒有出喪,元昌帝的靈堂也設下了。

  嗣皇帝一邊籌辦元昌帝的葬禮,一邊準備踐祚九五。

  因為新皇登基,國喪不似從前禁止三年民家嫁娶喜樂,而是大赦天下。

  新皇的生母薛皇后封了太后。太子妃卻因為娘家德行有虧,她的祖父雍寧伯還關在大理寺,所以太子妃只是封了皇貴妃,並沒有封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