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您多心了,定會保住的。」康媽媽又道。

  「什麼會保住?」盛昌侯從外院回來,聽到康媽媽和盛夫人說話,問道。他也知道今晚薛氏請了大夫,雖然他不怎麼關心,見盛夫人一臉憂色,卻也知道跟薛氏有關,所以問道。

  康媽媽看了眼盛夫人,不知如何回答。

  盛夫人擺手讓她下去歇了,自己把話告訴盛昌侯。

  第245節大赦

  盛昌侯聽了盛夫人的話,臉色變得陰沉。

  盛夫人怕盛昌侯要罵人,忙陪著笑臉安慰他:「……秦太醫話中之意,只是動了胎氣,用藥能保住孩子。阿瑗是個有福氣的,侯爺莫要擔心。」

  「頤哥兒房裡的事,還用我們操心?」盛昌侯冷哼一聲。

  這話,不知是對盛修頤不滿,還是對薛東瑗不滿。

  盛夫人心裡何嘗不著急?

  可是在盛昌侯面前,她一點焦急也不敢露出來,依舊含笑:「侯爺說的是。孩子們都懂得分寸的。這次也是事出意外。他們年輕,總要經歷些磨難才好。我已經給祖宗上香,也叫人去廟裡點了長明燈,替阿瑗和這個孩子祈福……」

  盛昌侯沒有再說什麼,有些不耐煩起身:「他們的事,讓他們自己操心。天色不早了,歇下吧,明日還要早起……」

  盛夫人一直被東瑗的事嚇住,都忘記了明日還要進宮去哭喪,不免問盛昌侯:「阿瑗明日不去,要不要跟內務府那邊打聲招呼?」

  「我明日一早派人去說。」盛昌侯不以為意道「郡主動了胎氣,這是大事。」

  可再大的事,也大不過替太后娘娘哭喪啊。

  盛夫人有些猶豫,悄聲問盛昌侯:「要不要派個人去鎮顯侯府說一聲。讓他們家老夫人跟皇后娘娘提一提,總比侯爺去內務府賣人情要好些……」

  她是擔心盛昌侯現在面子不足,到了內務府那邊要費口舌,惹得盛昌侯生氣。

  讓如日中天的薛家去說。盛家就躲在後頭,不用留下把柄。

  盛昌侯不快瞟了眼盛夫人:「我們盛家媳婦,讓薛家去跟皇后娘娘提,那才是真的丟盡了盛家的臉!咱們府里。這點事也辦不成麼?」

  盛夫人頓時就嚇得不敢再多言。

  她是替盛昌侯著想。

  可盛昌侯太要面子,不肯接受鎮顯侯的好意,盛夫人也是能猜到的。她不過是試探著一提。既然盛昌侯不同意,她就不能再多說什麼。

  不僅僅是盛昌侯和盛夫人擔心哭喪之事,東瑗和盛修頤也擔心。

  「太醫說靜養半個月,下床自然不好。」東瑗跟盛修頤道「哭喪那邊如何安排,要不要和爹爹商議?」

  盛修頤就替東瑗掖了掖被角:「我會和爹爹說,你莫要下床就是。」

  「…….我總怕牽連你。將來你若是位高權重。這些事都是把柄。留下不忠不孝的罵名,總歸不好。」東瑗幽幽嘆氣。

  盛修頤就哈哈笑起來:「你啊,未免想的太遠。我不過是太子少師,哪裡就來的位高權重?」

  東瑗撇嘴:「將來自然會。未雨綢繆,少留些把柄。總是好的。」

  盛修頤又是笑。不過,東瑗的話倒讓他想起了也蓮和忽蘭公主的事。

  南止國開國不久。

  汗國的開國貴族們,大部分都是曾經草原各大部落的貴族首領。他們雖然暫時服從汗國,卻沒有真正的英雄可汗能鎮得住他們。

  開國君主一死,整個汗國就落了套。

  忽蘭和也蓮的父親,曾經就是個親王,後來自己躥了侄兒的汗位,做了可汗。不過,當初先可汗的女兒卻沒有被殺死。她在僕人的擁護下,帶著開國君主的封印跑了。

  去年,她才回了汗國,藉助她另外一位叔祖父,推翻了也蓮公主父親的汗位。

  想起那位先公主,盛修頤隱約見過她。

  他把這些事說給東瑗。然後提到了那位協助新可汗登基的先公主,對東瑗道:「那個女子,怎麼瞧著有幾分當初你身邊丫鬟的模樣?」

  東瑗一愣。

  她頓時就想起了逃跑的紫薇。

  當年薔薇不是跟東瑗說過,紫薇就是從西北牧民家裡來的。她雖然出身寒苦,卻會武藝,認識漢字,這一切讓東瑗和薔薇對她的身份都有懷疑。

  難不成她就是當初被也蓮公主的父親趕出來的先公主?

  「當年程永軒不是看上了紫薇?」盛修頤越想越不對勁「而後我說過,程永軒本不是那種輕浮性格。他曾經在西北呆過三年,看到紫薇就想著要她,可能是見過南止國的通緝令,想捉了紫薇去請賞。」

  盛修頤越發覺得自己分析的很對。

  他了解程永軒。

  程永軒並不愛好女色,卻對權勢很看重。

  他如果在京都發現了南止國的先公主,把她交給朝廷,大約是對朝廷的一大貢獻。

  而紫薇很明顯是看出了程永軒的用意,怕落入朝廷之手,索性自己跑了。她和也蓮、忽蘭不同,她從來沒有想過依靠天國的兵力復國。她蟄伏三年之久,回去之後就聯繫了另外一位叔祖父,推翻了也蓮父親的汗國。

  這一點而言,化名叫做紫薇的汗國公主,倒是有幾分傲骨。

  東瑗聽著盛修頤說,也是驚訝不已。

  她對紫薇身份懷疑,充其量以為她是落魄貴族的女兒,或者是曾經被青樓妓院從西北弄來馴養過,所以她認識些字,也懂幾分武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