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心裡有些戒備。

  皇后娘娘主動提起五姑娘薛東蓉,可其他幾人都沒有接口。大家心知肚明,不知道娘娘到底意欲何為,都不敢去觸霉頭。

  「……等陛下身體好些,本宮定要向陛下求情,讓五妹回京都。咱們姊妹雖多,可咱們自家姊妹都不相互扶持,誰又會替我們著想?」皇后娘娘感嘆道。

  薛淑妃心頭一動,她想起了什麼,微微垂首不語。

  單國公夫人向來謹慎慣了。雖說皇后是幼年時疼愛自己的親姐姐,可君臣之禮不可廢。她也不敢上前親近,說些體己話。

  東瑗更是心中疑惑不已,自然不會接腔。

  「也不知道五妹近來如何,你們可有她的音訊?」皇后娘娘問單國公夫人和東瑗。

  單國公夫人想了想,道:「五妹和五妹夫離得不遠,就在濟南府的鄉下。祖母說把濟南府的莊子給五妹,五妹夫不要。上次回去聽娘親說,他們租賃了些田地,五妹夫自己下地做活。家裡送去的接濟,五妹夫都不要。後來也不好再送了。五妹夫身強體壯,倒也沒餓著五妹。」

  皇后娘娘聽著這話,微微愣住。

  而後,她嘆氣道:「都說蕭家五公子是個紈絝之極的。如今看來。倒有一把硬骨頭。」

  說著,語氣里便有幾個欣慰。

  這些話,東瑗早先也聽盛修頤說過一些。

  對於蕭宣欽的行為。薛家有褒有貶。

  老侯爺和老夫人對蕭宣欽的硬氣很欣賞;其他則嘲笑他不識時務。二夫人承受不了,好幾次偷偷抹淚,也時常讓三少爺給薛東蓉送些金銀錢財去。蕭宣欽照樣不收。

  薛東蓉則事事聽丈夫的,氣的二夫人又是徹夜抹淚。

  東瑗和盛修頤都覺得蕭宣欽不錯,是蕭家連累了他。

  「如今也不好開口。」皇后娘娘道,「等尋個好時機,本宮就跟陛下說說這番話。讓五妹夫和五妹回京。他們只是旁枝,又不曾跟著蕭衍飛為非作歹。陛下能饒恕那些附庸的官員,還不能饒恕旁枝的庶子?」

  「娘娘,如今陛下身子不好,脾氣也不太好…….」薛淑妃在一旁低聲提醒。

  陛下的狀況。難道皇后不知?可薛淑妃還是告訴了皇后,可見她一直都是皇后在皇帝身邊的情報員。

  東瑗看著薛淑妃,也明白了她為何得了皇后的青睞。

  皇后娘娘就笑起來:「本宮知曉,自不會去跟陛下爭執。可總會有大喜之事。等到太子新婚大喜,不該大赦天下麼?」

  太子新婚?

  東瑗一個激靈。

  她覺得,這次宣自己進宮的主要目的,皇后娘娘終於談到了。

  單國公夫人沒聽說太子選了妃子,突然聽皇后這樣一說,她微訝。問道:「娘娘,太子爺要大婚了麼?」

  皇后娘娘笑著,目光往東瑗身上一瞟,繼而才道:「陛下身子不好,想在太子爺十歲的時候替太子爺選妃。明年太子爺就要滿十歲了……」

  就是說,明年太子爺就要成親了。

  「恭喜娘娘。恭喜太子爺。」單國公夫人由衷高興,皇后娘娘的兒子要成親了,自然是大喜事,她又問道,「太子妃是哪家的千金?」

  「還沒定……」皇后娘娘道。

  東瑗抬眸去看,就見皇后娘娘望向自己。

  她心裡隱約猜到了七八分。

  害得她這麼緊張,還以為是元昌帝宣她進宮,原來不是!她的心終于歸位了。

  太子妃的人選還沒有定,皇后娘娘就說太子大喜時特赦讓五姑娘薛東蓉回京。

  這話表面上是許諾給薛家的好處,可東瑗此刻卻聽出了深意。

  她正想著,又聽到單國公夫人問:「有人選了麼?」

  皇后娘娘溫和笑了:「我聽陛下身邊的近侍說,好像定了幾家的小姐。頭一分,是文靖長公主的嫡長孫女。文靖長公主是陛下的親姑姑,親上加親自然最好;第二嘛,就是雍寧伯的嫡長孫女。雍寧伯是太后的堂兄弟,也是親戚,況且雍寧伯府的嫡孫小姐雖然年幼,卻有賢名,自幼聰穎過人,不管是讀書識字還是針黹女紅,樣樣出挑;還有一個,就是咱們家瑞姐兒……」

  瑞姐兒,是東瑗大哥薛華靖的長女薛鳳瑞。

  皇上要替太子選妃,頭一個選了自己姑姑的孫女;而後又選了太后娘家的孫女;最後,才是皇后娘家的孫女。

  皇帝的意思,大概是不想讓薛家的女兒入選,免得將來太后、皇后的娘家都是薛家。

  薛家外戚太過於權重,壓制皇帝!

  用曾經的後族來制衡新的後族,大約就是皇帝想要的。

  而皇后娘娘想要在後宮永遠位尊權重,她就需要一個和自己同心的皇后。有誰比自己的親侄女更加穩妥?

  哪怕太后和皇后將來會有分歧,可她們想要維護權利的後盾都是薛家,這一點她們不需要去爭鬥。

  人一旦嘗到了權利的美味,就不想放手。

  皇后娘娘十幾歲進太子府,那時她和盛貴妃娘娘都比太子年長几歲,看著太子和同齡的太子妃情投意合。她們永遠旁觀。

  而後太子妃性格一天天變了,也漸漸失去了太子的歡心。可薛良娣年紀也一天天大了。那時的太子爺對女人的愛情,只會轉移到更加年輕女人身上。而不會是她這個比太子年長的良娣。

  她大概一生都不曾享受丈夫的愛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