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這語氣,好似和盛貴妃關係很好。

  東瑗自從嫁人,就明白一個道理:分享同一個丈夫的兩個女人,永遠沒有真心。就算不是恨之入骨,也是看不順眼的。

  特別是那個女人還曾經很受寵愛。

  盛夫人若是常到皇后這樣走動,只怕皇后會覺得她是來噁心自己的。

  「是。」東瑗沒有反駁,低聲應了是。答應歸答應,來不來就是盛夫人的眼色了。

  東瑗覺得盛夫人是個很有眼色的人,不會來給皇后添堵。

  說著話兒,女官進來通稟,說單國公夫人到了。

  單國公夫人,就是大夫人的第二女,皇后娘娘的親妹妹薛東喻。

  二姐也來了,大約真的是皇后娘娘找家裡姊妹相聚。她先找東瑗來,也許有別的用意,卻可能並不是因為元昌帝。

  一直堵在心口的那口氣緩慢輸出來,東瑗緊緊攥著的掌心微動。

  皇后一聽單國公夫人來了,眼角的笑意更濃,忙說請進來。比起東瑗,她和薛東喻可是同胞姊妹,感情深厚。

  片刻,便有穿著一品夫人朝服的女子婀娜進了正殿。

  單國公夫人上前,緩緩下拜:「臣妾參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

  「快起來,賜座。」皇后娘娘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態度也更加溫和。

  單國公夫人起身,就看到了東瑗。

  東瑗也連忙起身,和她行禮,而後再分了主次坐下。東瑗坐在單國公夫人的下首。

  「九妹比我來得早。」單國公夫人看到東瑗,一點也不驚訝,而是笑著和她寒暄。

  她可能早就知道東瑗也會來。

  東瑗心裡頓時明白:今日真的是皇后娘娘貴降的日子,她是請了姊妹們來祝壽,所以二姐看到東瑗才不會吃驚。

  「是我來早了。」東瑗含笑道。

  沒過片刻,內侍進來通傳,說薛淑妃娘娘來了。

  東瑗和單國公夫人都連忙起身。

  外間傳來環佩悅耳之聲,一行人衣袂索索,腳步急促。有人踏入正殿,東瑗來不及抬頭,就聽到薛東姝的聲音向皇后娘娘請安。

  皇后免了她的禮,東瑗才和單國公夫人給淑妃請安。

  「快起來,快起來了……」薛東姝親自上前攙扶她們。她攙扶到東瑗的時候,說快起來的聲音不由輕微哽咽。

  東瑗道謝,這才敢抬眸打量她。

  她穿著水粉色淑妃朝服,頭戴百蝶穿花寶鈿,渾身珠翠,富麗堂皇,把她的面容襯托得很富態。比起在娘家的時候,她豐腴了不少,也更加成熟嫵媚。

  「九姐……」她拉著東瑗的手,眼裡有了淚光。

  自從去年四月底,她們已經整整一年多不曾相見。

  也許在娘家時並不親熱。可出閣了,庶女出身的薛東姝過繼到東瑗生母名下,她就是東瑗唯一的姊妹。

  如今再一相見,放佛她們從前就很親密,薛東姝不由動容。

  「娘娘……」東瑗低聲勸慰,「娘娘莫要傷心,保重身體。」

  薛東姝忙斂了淚意,重重捏了捏東瑗的手,嗯了一聲。

  皇后娘娘的內侍也給薛東姝添了座位。

  「娘娘,這是妹妹的壽禮。」薛東姝坐下後,從身邊女官手裡接過錦匣,上前幾步,跪下恭敬道,「祝願娘娘福壽永享。」

  皇后娘娘呵呵笑著,讓女官接了薛淑妃的壽禮。

  果然是祝壽,東瑗可是什麼都沒有準備。

  她正在為難之極,身邊的女官突然將一個小小錦匣不著痕跡遞給她。

  東瑗雖不知這女官是誰授意的,卻不敢回頭,亦不敢多問,忙不迭接在手裡,藏在袖底。

  她的反應很機敏。

  等單國公夫人上前獻了壽禮,東瑗也上前,說了些客氣話,把自己的壽禮獻上去。

  「讓你們破費了。」收了她們的壽禮後,皇后娘娘笑道,「我原是不打算做壽的。淑妃妹妹說,不如藉機把家裡有封號的姊妹請進來團聚,圓了我們思念親人之心,這才請了你們來。」

  東瑗聽著,總覺得這件事不會如此簡單。

  「是啊。」薛淑妃接口道,「娘娘非說不辦。我就想以公謀私,才勸動了娘娘。」

  「是我們的福氣。」單國公夫人道,「如今家裡姊妹也念著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總督促自家夫君勤勉。也許再過幾年,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也能在宮裡見到四妹、六妹了。」

  出閣的姊妹中,三姑娘、七姑娘、八姑娘是庶出,她們嫁的人只怕難以封妻蔭子。四姑娘和六姑娘是嫡女,而且都是公侯之家的媳婦。她們遲早會有誥命封號的。

  「那真是太好了。」皇后娘娘面露欣喜,而後想起什麼,臉色微黯道,「只是五妹……」

  東瑗微愣。

  她有些不明白了。

  這樣的日子,皇后娘娘為何突然其他五姑娘薛東蓉?

  ------

  補昨天更新

  正文 第212節進宮(3)

  五姑娘薛東蓉是二房的次女,當初待嫁時使計嫁入蕭家為庶子妻。雖然流言褒獎她重情重義,可誰都知道,身為侯府嫡女的她,讓薛家丟盡了顏面。最後蕭家做了補償,也彌補不了薛家的損失。

  自從她隨著蕭家五公子蕭宣欽流放,薛家鮮少提起她。

  東瑗更加不明皇后娘娘為何會在此刻提起,還親切稱呼為「五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