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從良娣熬到太子登基,成了皇貴妃。又被太后和皇后壓制,直到皇后娘家作亂,皇后暴斃。太后發病,她才能出頭。

  從最青春歲月留下的陰影看來,現在的薛皇后不管是不是一個善良的人。至少她都是個對權利很看重的人。

  東瑗明白過來,皇后娘娘唯一可能幫助那個病重的元昌帝私會東瑗的原因,就是太子妃的問題。

  而現在,皇后娘娘大約還沒有和皇帝攤牌。

  「本宮雖然是太子的母親,可太子選妃乃國之大事,豈是本宮能插手的?」皇后娘娘笑容里有了幾分無奈,「陛下如今看重祖父。除此之外。大約就是觀文殿大學士柴大人、兵部尚書秦大人。太子選妃,陛下定要過問他們幾人。不過本宮幾次聽陛下誇讚太子少師盛修頤,太子也在本宮面前時時提起盛少師的好…….」

  東瑗已經十分能肯定皇后娘娘宣自己進宮的目的了。

  她需要盛修頤站隊,站在薛家這邊。

  皇帝和太子對盛修頤的意見都很看重,盛修頤的態度很重要。

  有了鎮顯侯和太子少師的分量。大概能為薛鳳瑞增添不少的籌碼。

  「娘娘謬譽,陛下和太子爺過獎了。」東瑗謙虛道,「外子學問淺薄,不過是仗著祖父引薦,才能為太子爺出力……」

  「九妹不必過謙。」皇后娘娘打斷東瑗的話,「本宮知道九妹夫的本事。本宮就你們這些親姊妹。這些妹夫,將來都是本宮和太子依仗的。」

  東瑗心裡苦笑。

  原來這就是政治。

  東瑗只得表態:「外子定會對陛下、娘娘和太子爺忠心耿耿的。太子爺既是外子的主子,也是外子的學生。只有太子爺事事如意,外子才能放心……」

  皇后娘娘這才滿意頷首。

  而後又說了半天的話。臨走的時候,她還夸東瑗聰慧,盛修頤有賢妻如此,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東瑗和單國公夫人從坤寧宮出來,剛走了幾步,薛淑妃就追了上來。

  「九姐姐。你可有去祭拜過十姐?」薛淑妃眸中有淚。

  單國公夫人不好呆在一旁,只得先告辭。

  等單國公夫人走遠了些,薛淑妃就倏然腳下一崴,差點滑了,東瑗和一個女官忙攙扶了她。

  她推開女官的手,只讓東瑗攙扶著。

  兩人靠的很近,她低聲對東瑗道:「九姐姐,不要忤逆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是出了名的孝子,陛下身子不好,撐不過明年春天了。」

  她的意思是說:陛下身子不好,最遲明年春天就要駕崩;而太子當權後,自然會事事孝順他的母親。皇后娘娘不喜歡旁人忤逆她。倘若這次沒有讓她如願以償,大約以後會報復盛修頤和東瑗。

  薛淑妃也聽出了皇后娘娘的意思。

  而後,她站直了身子,這才跟東瑗正式告別。

  「娘娘放心,臣妾心中有數。」東瑗給薛淑妃行禮,「娘娘福壽安康,小公主千歲。」

  薛淑妃視線就變得有些模糊。有皇后娘娘的女官送東瑗,她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轉身緩步回了自己的宮殿。

  東瑗回頭去看望。漫天大雪裡,她穿著青灰色風衣,背影纖柔婀娜,卻帶著清寂。

  東瑗想起她那時刻流露出的不舍,心裡就有幾分心酸。皇后娘娘還能時刻見見母親和姊妹,而她,只能孤守著寂寞的宮殿。

  見她對皇后性格如此了解,又得皇后的喜歡,總算有了份依仗,東瑗的心才好受些。

  緩步走出了坤寧宮,女官攙扶東瑗上了馬車,這才轉身回了正殿。

  皇后娘娘一直在等這女官的回話。

  第213節站隊(1)

  皇后娘娘等著那女官回話。

  所以送走東瑗後,那女官急急回了正殿。

  皇后娘娘斜倚在鳳塌上,有些無力支著腦袋。雖說是見自己的姊妹,她卻並沒有太多愉快,而是很疲憊。

  最近,她越來越不喜歡這等應付。

  她越來越喜歡旁人的遷就,也越來越喜歡旁人的諂媚。曾經那麼厭惡做的事,她現在卻喜歡上了。

  可不管是有求於盛修頤的妻子薛東瑗還是在自己的親妹妹單國公夫人薛東喻面前,皇后娘娘都不想讓自己看上去很強勢。

  東瑗是其次,皇后娘娘最在乎單國公夫人。將來母親會老,會先她一步離開塵世,也許自己能親近的、疲憊時能說說話的,只有自己這個親妹妹了。皇后娘娘不想把後路都堵死。

  雖然不願意,她還是打起精神。

  此刻,她再也沒有笑意,冷冷問那女官怎麼樣。

  「柔嘉郡主走的時候,淑妃娘娘和她說了句什麼,大約是聽懂了。」那女官低聲道,「娘娘,淑妃向來聰穎,就算柔嘉郡主沒有聽懂,淑妃肯定是懂了。她已經在提醒柔嘉郡主。」

  皇后聽著,滿意頷首:「當時家裡說送個姊妹進宮來,本宮心裡也不喜歡。就怕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可祖母是多好的眼力,把淑妃送了進來。她的確是替本宮省了不少事。又是個通房抬姨娘生的,薛子明對她又不好,她只能忠心耿耿……」

  說著,眼角就浮起滿意的笑。

  對薛東姝,皇后娘娘不僅僅滿意她的衷心,也滿意她的機靈和手段。更滿意她的冷靜和聰慧。皇上對她那麼寵愛,她都不敢站在皇上那邊,而是一直靠著皇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