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直到顧明暖回到客棧,柳家的僕從才慢吞吞的趕來。

  來人是一名四旬左右的婆子,穿著纏枝的錦緞夾襖,臉上塗著厚重的脂粉,頭上插了好幾隻閃亮的簪子。

  見顧明暖,她先是一愣,稍稍收起一臉的倨傲,“您是……顧姑娘?”

  “柳將軍府上的?”顧明暖心一沉,淡淡一笑,“是姑姑讓你來的?”

  “哎呀,恕我有眼無珠。”

  婆子訕訕的變了臉色,“真真是女大十八變,顧姑娘長得越發好了,我都不敢認了呢。”

  眼前女孩兒的身段,相貌,氣度比之帝都金陵的世家貴女都不差。

  她隨夫人見過的望族閨秀就沒一個能趕上顧明暖的。

  誰能想到涼州城的小磕巴,土裡土氣的黑丫頭出落得這樣好。

  “顧姨娘同夫人說你們到了,夫人很是歡喜,本想讓人來接的,誰知安福縣主突然到了。”

  婆子目光似刀子嫌棄厚臉皮攀附上來的窮親戚,“顧姑娘沒來過帝都,不知安福縣主的名頭。柳將軍能證明清白,多虧她在寧德妃娘娘跟前說項。安福縣主真真是菩薩一般的玉人兒,有著一副玲瓏心肝兒,同澈少爺整日有說不完的話。”

  顧明暖漫不經心的輕哦了一聲。

  安福縣主不過是寧德妃閒來無事逗弄得一條狗罷了。

  不過能攀上寧德妃,安福縣主算得上頗有眼力。

  柳家能這麼快脫罪還是靠了馮廠督的面子。

  雖然顧氏不是顧衍親姐姐,可顧氏對顧衍是極好的,曾想為柳澈求娶顧明暖。

  ps:昨天突然有人喜歡蕭寶兒,怎麼可以!!本章重點提了前生的事,顧明暖前生很幸福的日子是她一點點經營起來的,她前生是外柔內剛的女子。

  第三十章 登門拜望

  顧氏進柳家門後一直沒能有孕,柳澈為柳雷的庶子,生母生下柳澈血崩而亡,柳澈是顧氏一手養大的,顧氏帶他如同親生。

  柳澈一表人才,在涼州是公認的才俊。顧衍不願完全依靠柳雷,本身看不好傲慢外露的柳澈,便拒絕了顧氏。

  然而顧氏有心讓顧明暖嫁給柳澈的消息傳遍柳家。

  柳家人認定顧明暖及笄後會嫁過來,連柳雷都默許這門婚事。

  誰知柳雷被調回京城後,先是失寵於楚帝,後被東廠徹查,柳雷一時焦頭爛額。

  柳家世代鎮守涼州,在朝廷上根基薄弱,世家望族都看不上糙寇般的柳雷,自然無人幫柳雷。

  正在柳家危在旦夕之時,柳澈巧遇安福縣主,柳家如同抓住救命稻糙,再沒人提顧明暖。

  柳澈時常陪安福縣主出遊,前兩日東廠廠督證明柳雷的清白,柳家認為是安福縣主使得勁兒,對安福縣主感恩戴德。

  接到顧衍進京的消息後,柳雷同夫人陳氏商量儘快打發顧衍,千萬不能讓顧明暖破壞柳澈攀上安福縣主的好事。

  陳氏原本病體沉疴,一直不管事專心養病,到京城後請了名醫,她的身體漸漸好轉。

  她病好了自然就看不上顧氏,奪了顧氏的權,把柳澈弄到她名下,說是柳澈為記名嫡子也好做親。

  柳家婆子見風使舵,瞧不上寒酸的顧明暖,出落得比安福縣主好又怎樣?

  一個平民的女孩還想同縣主相比?

  顧明暖猜到姑姑怕是在柳家過得不好,沒心思同柳家婆子較勁,“我聽說過安福縣主,澈少爺若是同縣主相許,到是一樁好親事。”

  婆子嘀咕一句,“算你識相。”

  “我給姑姑帶了幾件涼州特產,一會兒你幫我轉交給姑姑。我爹剛來帝都就惹了麻煩,我反倒不好登門拜會柳將軍了。”

  “啊,顧爺惹了麻煩?”

  柳家著實被帝都的權貴嚇破了膽子,帝都權貴誰都比柳家高貴,輕易能碾死柳家老少。

  顧明暖心裡幽幽的嘆息柳家連帝都頂級勛貴和世家望族的門檻都沒摸到。

  “得罪安樂王殿下。”顧明暖指了指門口站著的王府侍衛,輕聲說:“他們是安樂王派來看管我的。”

  王府侍衛聽不到顧明暖的話,見婆子膽怯的望過來,侍衛挺直腰,跋扈囂張氣息十足。

  安樂王在帝都橫著走,他的侍衛也是無所畏懼的主。

  柳雷將軍?算哪根蔥兒?

  婆子連連後退似躲瘟疫一般躲著顧明暖:“顧姨娘只是將軍的妾,你們顧家同將軍府關係不深。東西我會帶給顧姨娘,你和你爹就不必來將軍府了。將軍公務繁忙,幫不上你們。”

  她匆匆忙忙收好了顧明暖拿出的東西,飛快的出了客棧。

  安樂王府侍衛恭敬的問道:“顧小姐,她欺負您了?”

  大有把婆子抓回來給顧小姐出氣的意思。

  顧小姐可是王爺親口認下的妹妹,安公公叮囑過他們保護好顧小姐。

  顧明暖彎彎嘴角,“被你們嚇壞了。”

  顧氏因為姓顧而被祖母收養,也因為同姓不婚,和顧衍又情同姐弟,為能讓顧衍在涼州紮下根,沖喜做了柳雷的妾。

  以後不知能否讓姑姑大歸,顧明暖不願顧氏在柳家受欺負,她為顧衍犧牲已經夠多了。

  帝都金陵烏靜胡同位於內城,離皇城不遠,整個胡同只有兩座並列的宅邸。

  一處為楚帝親筆提匾的顧宅,對面一座宅邸門匾寫著顧園。

  顧宅是顧家長房的宅邸,顧園景色比顧宅更好,庭院更大卻是顧家二房住著。

  當年楚帝兵敗被俘,顧家長房姜氏幫襯太后穩定局面,用大量金銀換回楚帝,遷都金陵後,姜氏為楚帝拉攏江南望族,把幼女嫁給陸家的啞巴少爺。

  幼女顧嘉是姜氏唯一的親生女兒。

  太后由此對姜氏份外不同。

  在楚帝北伐和南遷都城的戰鬥中,顧二老爺為國捐軀,按軍功應該封爵。

  太后喜歡知分寸識大體的姜氏,長房又是嫡長子,便想把爵位給長房。

  顧二老爺的遺孀李氏自然不服,可長房老爺的原配嫡子也為楚帝戰死,楚帝左右為難,把答應給顧家的爵位封存,看兩房後輩誰爭氣便封誰。

  顧明暖坐在馬車裡,輕輕挑起車簾籠,先看向右側的顧園,在顧園她住了十幾年,熟悉那裡的一糙一木。

  前生的祖母李氏一心同伯祖母爭,督促顧誠上進把爵位拿回來,可顧誠終生經商不肯入仕為官。

  誰又能想到爭鬥了一輩子的李氏和姜氏最後在城頭手挽手自盡殉國。

  顧家二房此時雖是富甲天下,顧誠有財神之稱,論權勢比不上剛剛入閣的長房二爺顧征,已經是翰林院掌院學士的三爺顧律。

  不過顧征顧律都是庶子,並非姜氏所出。

  顧征入閣當日便為姜氏請封,如今府中上下早稱姜氏為太夫人。

  而顧征的父親,老太爺顧虞似有意同姜氏作對,年輕時縱情聲色,年老迷上煉丹,在道觀的日子比在府上多。

  顧明暖手心隱隱冒汗,見到前世熟悉的親人,她難免會緊張。

  她其實更願意先見顧明昕,她前世的姐姐。

  顧明昕性情剛烈固執,恨死了拋夫棄女的殷茹,從不掩飾對殷茹的恨意,顧明暖擔心殷茹此番進京,顧明昕又會當眾衝撞殷茹。

  論心機手腕,顧明昕絕鬥不過殷茹。

  何況顧誠還會站在殷茹那邊。

  “顧小姐,用不用送王爺的拜帖?”

  安樂王府侍衛在顧明暖的命令下換下了侍衛裝束,穿上尋常的外袍:“顧家的門可不好進。”

  南陽顧氏同蕭謝兩家齊名,姜太夫人在太后娘娘跟前極有臉面。

  在金陵帝都沒人敢輕視顧家。

  “轉去后街的貓眼胡同。”

  顧明暖早點解決歸宗的事,她才好去勸顧明昕從長計議,否則她如今的身份,顧明昕不會認她的。

  顧家門檻太高,顧明暖要說的事又太重要,必須得見到姜太夫人才行。

  姜太夫人專心禮佛,很少過問府里的事。

  貓眼胡同住著的歐氏是顧征夫人的陪嫁,她說得話歐陽氏聽得進去,藉助歐陽氏的手拜帖才能順利的送到避世而居的姜太夫人面前。

  她記得前世有不少人冒充顧家四房來顧家尋親,每次都讓姜太夫人失望。

  顧衍歸宗後,同顧征等堂兄弟相處會多起來,此時瞞著歐陽氏反倒不好,歐陽氏心眼極小,最恨旁人無視她。

  第三十一章 後人回歸

  顧宅后街的貓眼胡同多是依附於顧家的人,有顧家外幾房的遠親,亦有似歐嬤嬤在主子面前得臉的管事。

  乾淨齊整的兩進四合院便是歐嬤嬤的住處。

  主子歐陽氏成了正一品閣老夫人,歐嬤嬤在外過起使奴喚婢的日子,真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諺語。

  顧明暖進門沒多久,歐嬤嬤便揣著懷裡的拜帖匆忙去顧宅見歐陽氏。

  一旁侍奉的小丫鬟狐疑的望過去,登門求歐嬤嬤在歐陽夫人跟前遞話的人很多,不少都許了重利。

  今日來得這位衣衫樸素,氣質沉穩的少女簡單幾句話就讓歐嬤嬤幫忙,真是不簡單。

  顧明暖閒聊般笑著詢問:“你叫什麼?”

  “春芽。”小丫鬟不敢大意屈膝回了一句。

  顧明暖放下釀瓷青花底蓋碗,目光掃過春芽的臉龐,“多同歐嬤嬤提提在西屋弄個石榴盆景,許是將來有你的好處。”

  春芽啞然張了張嘴,顧明暖手指碰了碰茶杯蓋碗,“你遞我一杯香茗,算是報酬了。”

  眼前的小丫鬟雖是不入流,生得很有福相,顧明暖挺喜歡她泡得茶,便稍稍點撥幾句。

  歐嬤嬤宅邸西面為喜位,放個石榴盆景,不出一年歐嬤嬤能過上含飴弄孫的日子。

  顧宅,歐嬤嬤躡手躡腳的靠近午睡清醒過來的歐陽氏,未語先笑。

  歐陽氏懶洋洋靠在歐嬤嬤放在後背的迎枕上,“不是讓你回去歇一歇?有什麼急事非得你親自過來?”

  歐嬤嬤又殷勤的遞了溫茶,“您體恤老奴,老奴可不敢學了驕縱樣兒。”

  瞥見歐陽氏心情不錯,歐嬤嬤靠近低聲道:“還真有一事。”

  “我就曉得你有事!”歐陽氏白皙修長的手指戳了歐嬤嬤有些皺紋的額頭,“我可不如三弟妹和大嫂子在太夫人面前有臉面,也就管管咱們荔落院的事。”

  歐陽氏貴為閣老夫人,但在顧家論地位比不上守寡多年的大嫂,在太夫人面前比不上弟媳得寵。

  南陽顧氏秉持正統的世家習俗,不是顧征做了閣老,歐陽氏就能壓住妯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