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琤鬆開眉頭,笑道:“的確如此。除了收復原本屬於我們的地方,我們本就不會輕易出兵,定是遇到威脅時才會。既然那仗非打不可,當然是不能白打。不過比起高句麗,若是能將北邊一片地都打下來,即使不能耕種,心中也是開心的。”

  漢朝的西域商路,可是給漢朝帶來了許多好處。現在這片地方卻在胡人手中。

  “總有這一天的。”宿誼道,“這之後再說,今日我是想說另一件事,恐對各位友人而言,是一份揚名的機會。”

  眾人相視一眼,慕晏道:“康樂,你又要做什麼了?”

  宿誼抱怨:“什麼叫做我又要做什麼了?好似我一直在惹麻煩似的。”

  眾人心想,惹麻煩倒沒有,惹來的麻煩是真多啊。

  第139章

  宿誼撇嘴, 他這次是真的給眾人送溫暖, 不,送名聲來的,這些人還不識相。

  見宿誼神色有些不對,慕晏立刻開始哄人。眾人見慕晏這樣子,立刻也跟著慕晏步調走,跟哄小孩似的, 吹捧宿誼, 把宿誼噁心的都快吐了。

  “得了,你們別這樣, 翩翩貴公子做出一副狗腿子的模樣,噁心人嗎?”宿誼沒好氣道,“我跟你們說的事, 雖說是提前知會,但陛下也同意了。你們選擇著告訴家人吧, 看誰願意參與。與其讓陛下選人, 不如先便宜自家人對吧?”

  慕晏想了想, 道:“你是說修書造字之事?”

  宿誼點頭。

  慕晏笑道:“那的確是一項名留青史的大功勞了。”

  不過也的確是大麻煩。

  在宿誼詳細給幾位友人解釋之後,他們也是這麼想。

  說宿誼總會惹來麻煩,還真不是他們故意黑宿誼,的確是如此。看, 這不又來了?

  此事的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但麻煩絕對不會小。

  無論是改革文字, 編纂字書,還是推廣標點,樣樣都會有大麻煩。

  但大麻煩也是大機遇,若陛下下定決心推行此事,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也只有忠心跟隨。那麼搶占先機,就很重要了。

  每個家族中都有學問好但不善於做官的人。這種安安靜靜的學術性研究,正好適合他們。又有功勞,又有名聲,還不用擔心他們惹事。

  “此事我也邀請了其他學者。”宿誼道。

  他所說的,除了墨家之外,準備把孔家也拉上。孔家雖有意想恢復漢時輝煌,但看如今行事也知不可能。皇帝陛下甚至沒有加封他們的意思。若要恢復自身榮耀,不做些實事是不可能的。

  其他不說,修書一事,他們家族還是有很多能人的。

  既然要彰顯祖宗威名,子孫就得努點力。

  幾人聊了許久,將此事細細問了,又集思廣益說了些意見之後,終於有人問起宿誼劫難之事。

  在他們看來,宿誼插手高句麗戰事,肯定是有原因,不是頭腦發熱,而最後一定是會遇上劫難。若外面傳的劫難是假的,那他們就得小心保護宿誼了。

  宿誼還真是頭腦發熱,外加太過擔心慕晏。不過非要讓他說出一二三來,他也是能說的。隋朝不就是前車之鑑嗎?

  雖然征伐高句麗只是導火索,但也是原因之一。

  宿誼道:“的確預見了些不好的事,你們往最壞的,會動搖昱朝根基,引來中原大禍的方面想就是了。非此方世界之事我能說,此方世界之事我可不能說,說了就真的萬劫不復。”

  幾人連忙不再追問。不過以他們想像力,也能想到一二。

  最壞的發展?他們思來想去,最壞的發展,不是戰爭失敗,而是戰場膠著,而戰場膠著只要撤兵也沒什麼但若是慕晏折在這場戰爭中了呢?

  雖然他們占據了主動權,但戰場上瞬息萬變,假如慕晏就那麼倒霉,中了流箭,或是碰巧重病,折在了那戰場上,不僅高句麗戰場上的優勢立刻失去,朝中也會生變。

  這個時代的帶兵打仗,對帶兵的將領要求非常高。若是主將死了,即使優勢再大,軍隊也會生亂。

  而慕晏是皇帝死忠力量中掌握兵權的一人,雖然看似地位不是最高,但實權非常重,且皇帝要做的許多準備都和慕晏息息相關。若是慕晏死了,那皇帝真的是被砍掉了臂膀。

  其餘不說,能和宿天師配合的這麼好的人,也難找。

  當然,對此評價,太子肯定會強烈抗議。

  若是慕晏遭遇意外,高句麗戰場上昱朝軍隊損失大半,北疆會不會因此發難?其餘地方會不會趁火打劫?藩王和反對皇帝的世家會不會趁機謀反?中原會不會大亂?胡人會不會南下?

  眾人倒吸一口氣,心中總算明白宿誼為何要鋌而走險,主動參與這場戰爭。

  宿誼就算什麼都不做,只在軍中,便是鎮壓了昱朝軍隊這方的氣運。他們所推測,全是因為昱朝運氣不好。不然本該好好的慕晏怎麼莫名其妙身亡?所以只要昱朝運氣稍稍好些,那麼這場戰爭勝利十拿九穩。

  雖然聽戰場上傳來消息,昱朝軍隊運氣也太好了些,基本上沒怎麼打就滅了高句麗。

  這麼想,眾人不由用感慨的眼神看了慕晏一眼。

  慕晏低頭喝酒不說話。

  他了解這些友人,自己也是聰明人,他們的思想會怎麼被宿誼的話帶偏,他大概也能想到。就算只是猜測,在這些人異樣的眼光注視下,慕晏也基本確定他們的猜想了。

  甚至連慕晏都懷疑,是不是他會在這場戰爭遇上殺人之禍,宿誼才這麼反常。

  慕晏看著宿誼一臉高深莫測,實際上是腦袋放空的模樣,又覺得是不是自己多想了。

  不過他若是去詢問宿誼,宿誼定會給他一個白眼,然後說他自己詛咒自己好玩嗎。

  慕晏在心中嘆了口氣。

  宿誼雖然當然猜不到這群人直接把慕晏腦補死了。不過除了慕晏死了這點他不會想之外,其餘的和這人想的也差不多,也就是昱朝陷在高句麗戰場上,然後朝中生變。

  他不過是沒去再想一個昱朝陷在高句麗戰場的原因罷了。而在其餘人看來,有慕晏當主將的戰爭,還一開始就占據了主動權,能打輸才奇怪了。

  不過宿誼也不用去想這個,只是引導別人去猜而已。

  見幾人理解了他的頭腦發熱,宿誼又道:“其實世間傳聞的劫難是真的,不過當時沒有那麼兇險。這次劫難發生的情況我大概猜到了。劫難要一同爆發,才最為兇險。那麼這場殺劫即是以我重病或者直接昏迷為開端。在這時候,應該伴有天災人禍。於是我早早安排了,在我身體不適時,應該會有埋伏,而且馬上就會有天災發生。不過上蒼會給人一線生機,這應該是有時間差才對。所以提前做好準備,先突破重圍,再撤離現場,是有機會脫離這次殺劫的。”

  宿誼見幾人仍舊露出凝重之色,笑道:“當然,為了讓那一線生機增加到十拿九穩的地步,我也做了許多準備。雖說何時病倒不由我意,但天災不會憑空發生,只要好好查探,便知道劫難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然後就是截殺之人的行蹤也是可以確定的。這一點就靠河清了。只要確定他們設伏的地點,再推測可能發生災害的地點,基本上就能確定時間了。我是不會以身犯險的。殺劫一過,我立刻就會清醒,倒是趕路費了些精力。”

  “雖然這麼說,但其中仍舊很是兇險。若有一步踏錯……”王博源轉頭對慕晏道,“你也不勸勸?”

  慕晏道:“要是能勸,當我不勸?這人都說了若是我不帶他出去,就偷偷自己溜到高句麗。”

  王博源無奈的看了宿誼一眼,宿誼抬頭望天。

  司馬鵠嘆氣:“那你還不如將他帶到身邊,總是一層保護。”

  衛錚也苦笑:“康樂若要偷跑,還真攔不住啊。”

  謝淳也點頭。雖然可以軟禁,但以宿誼的聲望和神通,想要偷跑總是容易的。

  其實並不容易,他們高估了宿誼。

  ……

  幾人散去之後,慕晏不斷追問宿誼關於劫難之事,直問得宿誼翻白眼:“說沒有就沒有,你是不是看我過得好好的非要詛咒我啊?”

  慕晏嘆氣,只得自己小心應對。

  雖然京中知道宿誼無事的人多了幾個,而這幾個人既然被准許和宿誼見面,皇帝的意思便是讓他們背後的家族也知道。

  這幾個家族當然只有核心人員知道,他們知道之後除了會盡心幫助皇帝陛下演戲之外,也對宿誼敬佩又上了一個台階。

  連殺劫都能預先算到,天師果然是高人。

  反正宿誼說自己不會算命之事,是肯定沒人信了。不過宿誼說不能泄露天機之事,他們是信了。

  誰泄露天機不會受罰?宿誼之前沒有,是因為說的不是這個世界的事而已。要是說這個世界的事,那肯定會受到連躲都躲不過的責罰的。

  於是宿誼每一場小病,每一次平地摔,都會被他們牽強附會出一段神機妙算。所以所謂神人的本事,基本上是被人腦補出來的。

  至少宿誼是這樣。

  宿誼這樣無所事事的又呆了一月,比較開心的是,慕晏回來了,他能搬到慕晏府上居住,不必天天看著煙霧發愁會不會引起火災了。

  一月之後,太子和二皇子統統回京,並且帶來一隊囚車。

  憑藉此事,似乎幾個不老實的藩王終於被他們抓到了把柄,把人抓回京城了。

  而且這次跟藩王勾連的世家也該垮台了。

  這段時日,大概是昱朝建立至現在最血腥的時日。抄家、砍頭、流放、圈禁,好幾個前不久還光鮮無比的世家,瞬間就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城門口的劊子手,砍頭砍的刀都鈍了,換了好幾把新的刀。

  有歌謠唱,連護城河的水都染紅了,京中哭嚎聲日日不消。

  宿誼這段時間仍舊呆在府中不出去。這些事太血腥,太黑暗了,所有愛護他的人都不希望他看到。宿誼也對朝堂不關心,他只知道這次肯定會有人要死,但誰死了,怎麼死,他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只知道,這場血腥過去之後,皇帝老爹才真正的當穩了他的九五至尊,昱朝的騰飛,才真正解決了內部隱患。

  這場血腥的大清洗,持續了整整三個月。這個年,大家又過不好了。

  在冬日的時候,北疆又有例行活動,不過很快就被打退了。王博源在知道宿誼無事之後,又自請回到了北疆。這次戰鬥,就有他的參與。

  在王博源離開前,宿誼終於出了一次門,給他踐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