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嬌楊心中十分感動,然後不假思索地拒絕了這位教授遞來的橄欖枝。

  她因為心裡膈應而不願意加入衛星導航系統研製項目,但這並不代表她不愛國。

  這種關係就好比是小夫妻倆吵了架,你一個隔壁老王過來勸什麼架?這不是幫倒忙嗎?居心叵測吶!

  國際社會上那些研究員沒有想到的是,蘇嬌楊當初拒絕得乾脆,可她在後來發現航空太空梭的研製需要衛星導航系統的支持時,她又毫不猶豫地將這個項目給接了過來,帶領國重的研究員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科技攻關,將衛星導航系統項目中最大的難關順利度過。

  這一切都沒有進行任何宣傳,都是在低調中進行的。

  ‘載人登月’這件事同樣是在低調中進行的。

  除去國防部以及國重部分研究員知道相關情況外,也只有國家領導人以及飛行員知道了,就連梓州機場的負責人都不清楚具體的情況。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載人登月悄悄進行了。

  藍色的弧光漸漸飛出了地平線,沿著嫦娥奔月的路線一直飛升而去。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利堅的衛星系統才發現了‘穿雲號’的存在。

  若不是美利堅的衛星系統兩年前剛完成了一次升級,估計那些衛星群捕捉到的就是一串殘影。

  看到披著霞光飛出地球、飛向太空的‘穿雲號’,美利堅空軍部的司令一臉不敢置信,他一遍又一遍地揉著眼睛,就差將眼皮給揉禿嚕皮了,才回過神來,“那個古怪的東西是什麼?是飛行器還是UFO?我們衛星能不能拍到更清晰的照片,能不能拿到更具體的參數?”

  他手下的人又忙活了一陣子,總算從那一幀又一幀的連續畫面中找到一個相對來說還算清晰的圖片,拿給那司令看,那人猶豫了一會兒,又調取出另外一份數據出來,擺放到空軍部司令面前,“我們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可以排除這是UFO的可能,但有些數據是古怪的。”

  “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檢測到類似的信號了,最近一年中,這種信號頻繁地出現在華國西北部,上個月,這些信號在華國各地連續出現,我們有百分之八十多的把握可以判定,這些信號來自於一種急速行駛的飛行器。”

  “我們找專家分析過最近出現的信號數據,得到一個可能性極高的解釋:這種信號來自於華國秘密研發的一款急速飛行器。”

  “華國近些年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超級列車技術是如何突破的,到現在都是科學界的未解之謎,但那超級列車的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專家團分析過,將超級列車擺放在空中的話,便能夠達到這種急速飛行器的速度,華國是有這方面技術基礎的。”

  “將可能性鎖定之後,這些信號為什麼會呈現這樣一種古怪的頻率出現,這便能夠說得清楚了。之前這些數據零星出現在華國西北部,那是他們正在試驗這種急速飛行器。”

  “前不久出現的第一次連續信號,應當是華國在全國範圍內試驗這種急速飛行器,因為這種信號的飛行軌跡剛好就是華國的邊境線!”

  “上一次出現這種連續信號,是全球範圍的,我們合理推測,華國是在全球範圍內試驗這種急速飛行器,他們在飛行過程中還進行了不低於四次的著陸,具體的參數我們都已經解析破譯出來了,在這份文件中,您看一下。”

  空軍部的領導拿著那份報告,看了幾眼,臉就黑成了神色茄子,他一手拿著文件,空著的那隻手不斷摩擦著滿是胡茬的下巴,鬱悶地說,“這不應該啊,你們解析破譯出來的這些路線中,有一條是橫穿北美的。如果這條路線正確,我們國內的防空雷達不可能什麼都監測不到,一定是你們的解析破譯過程出現了問題。”

  那下屬有些無奈,“從衛星反饋回來的數據來看,我們的解析破譯沒有任何問題。因為這種詭異的急速飛行器現在依舊是按照我們推測出來的速度在飛行……儘管這個速度看起來是根本實現不了的速度。”

  “但是,司令先生,我希望你能正視現實,專家們為了穩妥起見,聲稱這份解析破譯報告的可信度只有百分之七十五,但我的經驗告訴我,那些專家們說可信度有百分之七十五,實際可信度至少也是百分之九十了,那些專家……你懂得,他們都比較保守,不願意為自己做出的決定承擔結果。”

  “從華國這幾年的發展速度來看,所有我們覺得不可能的東西,在他們那裡,或許都有可能。超級列車就是一個例子,可控核聚變還是一個例子!我們的雷達沒有發現他們這急速飛行器的蹤跡,可能是他們在急速飛行器上運用了新的屏蔽信號技術,這並不稀奇,也不罕見。”

  “如果你覺得這些數據依舊無法說服你,那我再給你看一份數據,這是我們埋在華國的線人給我們傳回來的消息,他在華國的地位不顯,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研究員,但他的身份又略微有些特殊,他給我們傳來的消息,沒有一次是不可靠的。”

  那下屬又拿出一份報告來,放到了空軍部的司令面前,道:“這是情報機構給我們的材料。這些信號頻繁出現的地方,名字叫梓州,一個十分詭異的名字,十分具有華國特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