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他自己,那個編輯給自個兒留了最下面的一份,他迫不及待地的翻到了最後,先看了結論之後,臉上就有了笑。

  “這嬌楊蘇在結論中十分篤定地說,綜上所述,可以確定,沙躍寧猜想順利證畢。甚至她還在論文的最後一部分寫了一句,相信以沙躍寧猜想與霍達猜想作為基石,在不久的將來,紐曼猜想也將會被證明。”

  “主編!這篇文章的質量絕對夠!”

  主編面對如此咋咋呼呼的下屬,有些無語,但此刻心情激動的他絕對說不出任何埋怨之話來,他同那助理說,“你去給所有編輯都泡一杯咖啡,再拿一些演草紙來,現在由所有的編輯一起來核算論文中有沒有明顯的錯處。”

  “另外,你去聯繫一下一直都在關注沙躍寧猜想的那些數學家,就同他們說,華國的嬌楊蘇投來了證明沙躍寧猜想的稿件,問他們有沒有時間參與到審稿工作中來?”

  那助理風風火火地取來了咖啡和演草紙,《數學紀年》的編輯就忍不住動筆開始驗算。

  在座的編輯最差也是國際知名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畢業生,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放棄研究工作(或是對自己研究的領域心灰意冷,或是認識到自己天分的不足,覺得自己終其一生都無法在數學上有所建樹,或是因為貧窮)。

  這些編輯們可能會因為研究方向的不同而無法完全讀懂沙躍寧猜想的證明過程,但是根據蘇嬌楊的論文去驗算論證過程中有沒有明顯的錯誤,那完全不是問題。

  論文的驗證工作當下就展開了,《數學紀年》的主編助理聯繫到相應的專家學者之後,那些專家學者們一聽當初解決了霍達猜想的人又解決了沙躍寧猜想,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丟下了手頭的工作,參與到了論文的審核中。

  蘇嬌楊自認為自己寫的論文相當樸素簡單,都是最基本的理論變式,實際上對於其它學者來說,這恰恰是最難的地方。

  不是所有的學者都像蘇嬌楊一樣‘多棲’,很多學者都是從入行開始,一直到躺進棺材撒手人寰,一輩子都在研究同一個領域,擅長代數的人不一定擅長几何,擅長几何的人不一定擅長代數,而在蘇嬌楊的論文裡,則是將代數與幾何運用到了妙到毫巔的地步!

  種種數學方法,都在一念之間千變萬化!

  《數學紀年》又不是第一次見到蘇嬌楊的論文,早知道蘇嬌楊這論文是什麼套路了,因此那主編助理在請審稿人的時候,直接將研究不同領域的專家都給請了幾個來,簡直就像醫院裡各科室主任醫師齊聚一堂來為病人會診一樣……如此高的待遇,實在是古往今來都沒幾個人。

  不過如果蘇嬌楊的論文真能夠證明了沙躍寧猜想,那就算再多請幾個專家來,也配得上這種逼格。

  “親愛的湯姆孫,你擅長這個,你看看嬌楊蘇的運用方式有沒有問題?該死,怎麼會有人擅長這麼多種方法!上帝是給她安了一個黃金鑲鑽的腦子嗎?”

  “老皮特,你應該冷靜一點,嬌楊蘇的論文就是這樣,她是被繆斯女神特別關注的數學家,你剛剛發出的驚訝是沒必要的,因為好多年前我們就已經驚訝過了!如果哪天她的論文變得規規矩矩,那我們才應該驚訝呢!”

  作者有話要說:  老皮特,哈哈哈哈,就和我們說的老王老張一樣(靈感來源於先生)

  你們一定要相信我,今天還會有兩更的!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春雨廈花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輕語 80瓶;夢浮生 44瓶;程戀軼 35瓶;圓滾滾的圓圓、石莉莉1994 20瓶;一隻小鳳凰、芹菜香菜 10瓶;andy 5瓶;請不要讓我書荒、夢醒時分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0章 四十不惑

  蘇嬌楊投給《數學紀年》編輯部的論文,足足讓那些匯聚而來的學者耗時一月,才堪堪審了出來。

  這麼多人匯聚一堂,每個人都只盯著自己最擅長的那一部分去挑刺,依舊沒有挑出任何的毛病來。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這篇論文已經達到了無懈可擊的水平。

  《數學紀年》編輯部決定,再次給蘇嬌楊的這篇論文安排到增刊上去,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來單獨發行公布。

  錄用稿件的郵件在太平洋上漂了大半個月,還未漂洋過海抵達華國,蘇嬌楊就又給《數學紀年》寄出了一份投稿信。

  這份新的投稿信與紐曼猜想有關。

  ————————————————

  當初蘇嬌楊將沙躍寧猜想證明完之後,抱著試探的心思去琢磨了琢磨數與形大統一理論的終極問題——紐曼猜想。

  紐曼猜想不愧是讓國際數學界的一眾數學家們困擾了大幾十年的問題,確實有難度。

  不過仔細琢磨琢磨,蘇嬌楊覺得,這紐曼猜想似乎也沒有眾人口中所說的那麼難。

  起碼不是那種令人髮指的難。

  蘇嬌楊抱著試探試探的想法,提筆做了做推理論證,然後就停不下來了。

  這次閉關,時長二十四天,蘇嬌楊創下了近五年來數學理論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內曠工次數的最高紀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