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收穫自然是有的,蘇嬌楊出關時,紐曼猜想已經變成了紐曼定理。

  自此,數與形的大統一理論正式完成,困擾了國際數學界百八十年的問題終於可以蓋棺定論,告一段落了。

  蘇嬌楊回頭去看自己論證霍達猜想、沙躍寧猜想以及紐曼猜想的歷程,很多之前想不明白的問題都在片刻間想明白了。

  就在這時,沉寂多年沒有大消息,偶爾提示一下蘇嬌楊完成支線任務的智障系統突然給蘇嬌楊彈出一連串提示來。

  “恭喜宿主學完《數學——上帝的語言》,掌握了上帝造物的密碼,即將開始揚帆遠航的新征程!”

  “恭喜宿主獲得穿梭急救倉(無使用次數限制)一艘,在宿主遇到生命危險時,可以緊急啟用瞬時穿梭模式,請宿主提前設定好回歸著陸點,便於瞬時傳送。”

  “預祝宿主能夠掌控衛星軌道,心懷上帝造物的密碼,去衡量判識眾生的軌跡與宿命!”

  蘇嬌楊目瞪口呆地看著出現在自己眼前的那艘由光影交織而成的穿梭急救倉,久久無法回神。

  當然,更令她震驚的是,她不久證明了個紐曼猜想嗎?怎麼就變成掌握了上帝造物的密碼了?

  掌握上帝造物的密碼能幹啥?

  能給她憑空變一個水杯出來嗎?

  蘇嬌楊捏了個蘭花指,心裡想著變變變,朝著桌上用力一點……險些把手指給戳廢了!

  更讓蘇嬌楊覺得難堪的是,她怎麼這麼二?

  鬼知道這系統提示的那句‘掌握了上帝造物的密碼’是什麼意思,她居然幻想自己真能造物……一定是當初在杜家莊插隊的時候,她聽的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太多了!

  還有那‘心懷上帝造物的密碼,去衡量判識眾生的軌跡與宿命’,她又不是神棍,要判識眾生的軌跡與宿命有什麼用?上街去支個攤子給人算命嗎?

  ————————————————

  時隔大半月之後,《數學紀年》單獨發行了增刊,將沙躍寧猜想被證明的消息傳遞了出去,《數學紀年》再次成為數學界的焦點。

  編輯部的主編走路都帶著風了,用華國的話來描述的話,這位主編心裡美得就像是騰雲駕霧了一般,腳步飄飄忽忽,明明沒有沾半點酒,整個人卻像是醉了一樣。

  這位主編最近過得那叫一個順暢,簡直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蘇嬌楊的第二次投稿到了,這篇論文更厚,單單是厚度便是之前證明沙躍寧猜想那篇論文的兩倍多,負責收發稿件的助理掃了一眼那信封上寫著的論文名稱以及作者名字,險些將厚厚一摞論文給丟出手去。

  這篇論文是證證證證明紐曼猜想的?

  是他所想的那個紐曼猜想嗎?該不會是什麼同名的猜想名字吧……

  如果論文作者的名字不是他所認識的‘嬌楊蘇’,而是其他學者,怕是這個助理就有權力將這本厚厚的論文歸結為天方夜譚。

  可論文作者的名字是蘇嬌楊,那情況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助理趕緊把這件事同主編說了,主編懵了足足有十分鐘,他親自拆開蘇嬌楊寄來的投稿包裹,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去,確定那稿件中間沒有夾帶任何與愚人節相關的東西後,這才趕緊讓那助理召集所有的編輯開始初次驗算,以及聯繫審稿專家事宜。

  審稿專家們接到《數學紀年》編輯部主編助理的電話後,沒有一個人的表現能算是冷靜,有人質疑,有人狂喜,還有人像是魔怔了一樣喋喋不休……等這些人匯聚在《數學紀年》編輯部時,再一次論證開始了。

  紐曼猜想的難度要比沙躍寧猜想的難度高上一個等級,論證起來自然更耗費時間,好在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用去兩月時間,《數學紀年》再次刊發了一本增刊。

  正是這本增刊,直接將《數學紀年》在國際數學界的影響力排名提升到了第一的位置。

  ————————————————

  數與形大統一理論從幻想變成現實的消息在短短三兩日內便傳遍了整個數學界,並且以極快的速度朝著其它學術領域蔓延而去。

  數學是絕大多數學科的支柱,首先於數與形的差異,很多學科都存在許多無法解決的猜想,如今數與形大統一理論已經形成,其餘的學科都會跟著更上一層樓。

  消息傳回國內時,《百姓日報》在第一時間報導了這一則消息,湘南省平沙市剛成立不久的省電視台也約到了蘇嬌楊,給蘇嬌楊做了一個簡單的採訪。

  主持人問,“蘇教授,聽說您證明了紐曼猜想,你能說一下您現在的心得體會嗎?”

  蘇嬌楊把手一攤,無奈道:“我很愁啊!”

  主持人:“???”她預感到蘇嬌楊可能會不按套路出牌,心裡已經有些忐忑了,可臉上還得強擠出個微笑來,“您方便說說,您愁什麼嗎?”

  蘇嬌楊開始訴苦,“我只是想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出來,讓大家都看一看,並沒有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動靜啊!之前我公布發展經濟學的成果也好,公布計算材料學的成果也罷,甚至是與紐曼猜想相關的霍達猜想與沙躍寧猜想,都沒有引起這麼大的動靜,這次怎麼就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