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估摸著蘇爸爸和蘇媽媽已經在家做好了飯等著她,便將手稿裝進袋子裡,打算帶回家再檢查。

  次日,蘇嬌楊將檢查無誤的沙躍寧猜想證明給《數學紀年》編輯部寄了過去,然後便又一頭扎進可控核聚變的大坑中去了。

  雖然是坑,但她有精衛填海之心,有愚公移山之志,縱然這坑再深再大,他也有信心將這個坑給填起來。

  ————————————————

  地球的另外一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

  《數學紀年》編輯部的編輯們聚在一塊兒開著日常會議,所有編輯們都在感慨收稿的不容易。

  倒不是說沒人給《數學紀年》投稿,身為國際數學界的頂刊之一,《數學紀年》編輯部的郵箱永遠都是被塞滿的,只不過投稿來的很多文章根本不具備見刊資格。

  主編說,“我們期刊已經連續十三個月沒有收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了,而我們的老夥計《數學科學》上,連續湧現出了兩篇關於紐曼猜想的文章,國際數學界對那兩篇文章的評價十分不錯,我們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了!”

  一個資歷挺老的編輯小聲問,“我們也不想坐以待斃啊,可是人家不往我們這兒投稿,我們能怎麼辦?”

  “沒人投稿的話,那就主動聯繫那些同我們編輯部關係友好的專家和學者,邀請他們來給我們投稿。”主編看了看坐在左右手兩邊的編輯,道:

  “你們每個人都同不少國際數學界的專家學者接觸過,主動同他們聯繫吧!還有一些人需要重點聯繫,那就是我們《數學紀年》邀請的審稿人,很多審稿人都是相當優秀的學者,看他們手頭有沒有什麼研究成果,哪怕不算特別出眾,我們也可以考慮發表!”

  那個曾經同蘇嬌楊有過好幾次密切合作的編輯愁眉苦臉地說,“我倒是同那華國的嬌楊蘇聯繫過,可她是研究應用數學的,當年證明了黑德爾猜想以及霍達猜想之後,所有人都對她寄予厚望,認為她是最有希望證明沙躍寧猜想甚至是紐曼猜想的人,可惜她改變了研究方向,去研究經濟學去了……”

  “現在我聽說她同數學界唯一的交集就是《應用數學》那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期刊,說它不好,其實它出了許多優秀的成果,說它好,它出的那些成果又同理論數學沾不上邊,只能算是數學的邊緣。”

  聽到‘嬌楊蘇’這三個字,《數學年刊》編輯部內的許多編輯都搖頭不已,主編更是扼腕痛惜。

  “哎,可惜了,數學天分那麼好,生在一個無法自由搞學術研究的國度,只能不斷地將自己的天賦浪費在一些無用的地方。”

  “我猜測她應當是已經放棄理論數學了,不然她怎麼會這麼多年都沒發表過一篇與理論數學相關的文章?不奢望她能再發表出與證明黑德爾猜想、霍達猜想那樣有分量的文章,好歹拿出一些她新研究出的成果來。”

  有一個編輯心態不錯,開玩笑道:“人家想研究什麼,那是人家的自有,同我們有什麼關係?再說了,我們可不能肯定人家就再也不研究理論數學了,萬一人家一直在研究呢?”

  “在數與形大統一理論的研究領域中,這都過去了這麼多年,她依舊是走在最前面的那個人,《數學科學》上發表了幾篇看似比她的論文要高明一些的論文,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創新性,就是根據她原先的思路繼續往下做……”

  “樂觀地說,我覺得《數學科學》上發表的那幾篇論文都沒什麼價值,哪怕同一個研究領域的人不停地吹捧,我也不會改變我的觀點。如果順著原先那幾篇論文的思路就能做出新成果來,嬌楊蘇為什麼不自己去做?”

  “在數與形大統一理論的研究領域中,她就是最高點,就是權威,我想她一直沒有做出成果,或許是遇到了以我們的境界根本觸摸不到的瓶頸了呢?”

  “也或許,是她覺得按照原來的思路,只能勉勉強強將霍達猜想解決掉,沙躍寧猜想與紐曼猜想需要構建別的方法呢?”

  “別人用了幾十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她能夠解決一個,我覺得已經十分不容易了,哪能強求她將三個猜想全都解決?說不定她一直都在攻克沙躍寧猜想呢?”

  “總之,對於這種情況,我還是蠻樂觀的。”

  《數學紀年》的主編搖頭說道:“可不能這麼樂觀的想,我們不能將希望寄托在她身上,說不定她早就放棄了。”

  這話剛說出口,一個助理就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連門都沒有敲,那助理臉上滿是喜色,“主編!主編!來自華國的那個數學家又投稿了,和之前一樣,好厚一摞!她在信封上寫著,她已經證明了沙躍寧猜想,您快來看看!”

  那主編的眉頭已經蹙得老高,他原本還想呵斥這助理幾句,結果就聽到了助理的話……這會還能開的下去?

  一群編輯就如同惡狼遇到了小肥羊,沙漠中快渴死的旅人遇到了礦泉水一樣,全都‘騰’地一下站了起來,臉上滿是緊張之色。

  距離那助理最近的一個編輯手腳麻利地搶過稿件來,飛快地拆開,拿到蘇嬌楊手寫的稿子,飛快地分成好幾份,就在會議室中,便把稿件給所有編輯們平分了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