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入內一列舞者雪衣白裳,手持紅梅,踏著樂點翩然舞起,時而簇在一處作別枝同根,時而分旋錯開呈梅林攘攘。背景音樂所奏皆是當朝詞人所寫,官員賞舞時各有品評,談笑間點頭稱讚。

  “年節穿白裳,雖非是素色,也只咱們皇上才肯允的了。”美景小丫頭給雲露斟酒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與雲露同案的喬貴嬪亦有所聞,便側首和雲露一笑,倒不曾說什麼。

  雲露將杯子往邊上一挪,她就險些把酒注到杯外,幸好挪得不遠,她斟完了酒就收口退到了後面。

  她穩重不如和樂,卻很伶俐,知道主子這是警告她別多嘴。

  座上皇帝一改平日懶散的作風,無論是接受使者奉承,還是與朝臣藩王交談,皆風華內蘊,氣勢不凡。

  極高的殿頂上流蘇宮燈高懸,金碧相she,瓷碗玉杯亦可見渡上的薄薄瑩光。上兩層台基鋪設了厚絨暗紅描金的地毯,繡吉祥紋路,踩在上面便覺一股暖熱縈身。

  眾人觥籌交錯,私下漫談,過不久,就呈酒酣耳熱之態。

  趁熱鬧,諸多使臣紛紛送上賀禮,皇帝壽辰恰是這一日,除了賀歲,他們還肩負著賀壽的重任,出門時無不被交代了要討得大夏皇帝歡心。

  所贈賀禮奇珍異寶、美人名劍皆有,最奇要數一樣石上迸火的築城牆絕技,那個小國本不起眼,甚至地理位置也偏離大夏很遠,這樣東西一送,就直接被奉為上賓款待。

  其餘人眼熱他的待遇,更同時向把那等絕技弄到手,雖沒實驗,但誰敢在年宴上誇下海口?如果能鞏固城牆防禦,打起仗來不進也能守。

  晁陽國的使臣頗為看不下去,在思索一番後從食案後走出,恭敬行了禮,又一通賀壽詞,由他說來倒比別人精緻。后妃和南康打過交道的就有猜測,恐怕是她教的。

  結果等說賀禮,那使臣又行一禮,直接道:“晁陽國願送南康公主和親,結兩國之好,”

  這話一出,沒聽過的自是一驚,像宮妃這些早有準備的,不過臉色沉了些,表現不誇張。

  這也就罷了,皇帝噙著笑,居高臨下地看他,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那使臣就有些打鼓。人一緊張,就想著,大夏皇帝遲著沒應是沒多發些公主的好,這和賣東西是一個道理,自己得說幾句!

  緊跟著嘰里呱啦的,就把一串串兒溢美之詞說出來,這都是在晁陽國聽得滾瓜爛熟的,自家公主自家夸,再加上南康確實有過人之處,容貌好、脾氣好、才藝好,說出來人驕傲啊。

  所以連排演都不必,這一殿的人就聽了滿籮筐的好話。

  康王不羈,將酒盞一擱就哈哈笑道:“這麼說來,這位南康公主是天上有地上無的完美之人?”

  使臣一愣,這才發現說得過了,冷汗唰地下來,不敢去擦。

  人都有這毛病,你誇一樣東西,別人不信,你就越夸越厲害,一定要說服那人才肯罷休。這位使臣就是犯了這毛病,越說越多,越說越誇張。

  不過他自是覺得自家公主極好,料想哪一方面都挑不出錯,便又挺直了腰,驕傲地站在那裡,以動作表明答案。

  皇帝對他這樣子倒比剛剛看得上眼,剛要笑著說話,就看見左手邊不遠的雲露,一副托腮看熱鬧,津津有味的小模樣兒,眼裡還閃過一抹莫名的趣味,

  “妙修媛好像有話要說?”

  眾人的目光一下都過去了,少不得有人暗自忖度,這位就是當今的寵妃?

  可惜不是系出名門,沒了攀交情的可能。聖上先賜了她一座搖光殿,如今又獨點了她來問話,對她著實有幾分特別。不過這份特別帶來的也不知是好是壞。

  滿殿目光匯聚,就跟以前記者簇擁拍照鎂光燈一閃一閃似的,饒是雲露見過大場面,這會子也先暈眩了一下。才撇開壓力,不去說場面話,反是眉眼含笑,大膽地道:“臣妾只是覺得,完美這個詞並不適合南康公主。”

  使臣原雖面上表現的驕傲十足,心裡到底還忐忑,但這會兒一聽人質問,便覺得受到了挑釁。

  他瞪大眼睛問:“難道妙修媛覺得我國公主配不上這個詞?”

  朝臣一方面覺得這個使臣在禮儀規矩上差了些,另一方面也覺得妙修媛委實不給人面子,有些恃寵而驕了。他們經歷過聖上荒唐的時期,這會兒生怕這位又打回了原形,便憋著氣有些頭疼。

  誰知雲露依舊擺著笑眯眯地表情,不惱也不爭,解釋道:“不是配不上,而是做不到。”

  使臣不解,再一想,忽然記起來公主與這位娘娘的過節,越想越覺得對方貶低公主不懷好意,語氣不免帶了些氣憤。

  “晁陽國不如大夏精通文學,恕臣沒能聽懂這位娘娘的意思。”

  “這也簡單。”雲露好脾氣地一字一句掰給他聽,“完美這個詞的意思,先不說能不能做好,可以說什麼事都能做到,是不是?”

  使臣警惕地看了她一眼,點點頭,但他還是補充道:“只說好的方面,如果是太過離譜的事情,想必只有特定的人能做到。”

  比如那些江湖技藝,胸口碎大石什麼的……

  雲露十分親善,笑吟吟道:“這是自然,我只撿兩樣南康公主會的東西,她若皆能做到,這個詞就可用了。”

  眾人糊塗了,既是人家會的東西,怎麼又覺得人家不能做到?這豈不是矛盾?

  太后本有些責怪皇帝一時興起,也覺得這妙修媛出身低,答話不夠體面。但此刻卻被她三言兩語挑起了好奇心。不過她萬不會表現出來。

  “別繞圈子,快點直說。”

  這話別人不敢說,只能出自皇帝的胞弟康王之口。完美這個詞是他說出來的,他還真不覺得怎麼不對了,就憑使臣那番話,這南康公主還真是無所不能。

  “南康公主能歌,又懂寫曲譜詞。”雲露自不會被他一兩句催化影響了速度,仍是不緊不慢地,等眾人覺得沒錯點了頭,才一笑道。

  “那敢問使臣大人,不知公主可能作出一首她唱不

  作者有話要說:“南康公主能歌,又懂寫曲譜詞。”雲露自不會被他一兩句催化影響了速度,仍是不緊不慢地,等眾人點頭才一笑道。

  “那敢問使臣大人,不知公主可能作出一首她唱不出來的歌?”

  ----------------------------------

  ☆、第81章歌舞

  殿上的氣氛倒還好,聽見這答話,除了使臣不高興,其餘皆兀自笑一回並不怎麼當真。至多是覺得聖上這位新寵有些意思,怪道能攏了聖心去。

  皇帝倒是想笑嘆一聲促狹,但也不能不給使臣面子。隨著指頭叩下,就替雲露圓了話道:“朕這妙修媛是個直脾氣,有什麼說什麼,你別往心裡去。”

  那使臣一聽話里的意思就“咯噔”一下,他自覺公主這段時日應當上下打點完全,怎的這會兒被人傷了臉面,大夏皇帝沒有護著她的意思?

  難道和親這事不能成……

  登時他腦筋一轉,就把那邊廂被挑釁的事丟到腦後,直琢磨和親能否成事。這可是他這次前來的首要任務,不能不辦好!

  皇后一直坐著跟個沒事人似的,只偶爾把眼神遞去茯苓那兒,不知打什麼算盤。及至這時刻,忽然含笑道:“妙修媛說的不過是玩笑話,只是本宮早聞南康公主盛名,若得公主當庭歌一曲,讓咱們見識一番也好。”

  皇后的意思,是想讓南康當眾表演證實使臣所言非虛。

  “這……”使臣猶豫。

  放在晁陽國,載歌載舞當眾表演都不算什麼,但是按大夏的習俗,仿佛女子拋頭露面不大妥帖,因而這回年宴公主倒是退避了。當然,也是因著如果被當面說嫁給別人,難免不好意思。

  尤其是他們心知肚明,說是和親,既是壽禮,也不過是一份包裝更精美的禮物罷了。

  公主想必還有些堵心。

  康王自小驕橫,隨心所欲,他才不管面上好不好看,就嗤地一笑,眉梢挑起道:“虧得本王信以為真,不過是說的好聽,怎麼,動真格就不肯了?”

  他一張臉和皇帝有三分像,氣勢不似帝王威嚴,卻霸氣十足。

  使臣心中微凜,自己方才誇誇其談,這會兒如果不答應就表現不出本國的誠心,且有糊弄人的嫌疑。

  這事不應也得應!

  他一咬牙答應下來,已經把暗恨轉到了皇后身上。

  因公主如今仍是晁陽國人的身份,別人只會覺得當眾表演是他們國家最尋常不過的事,拒絕無門。他心知對方必定是忌憚公主,才想在公主進宮之前給一個下馬威。

  旁人哪管他恨著哪一個,就是雲露也不很把剛剛的插曲放在心上,縱然南康除了那張臉還有政治優勢,但如果是非她不可,想必皇帝上回也不會不留情面地警告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