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甄洛心頭一顫,這才紅著張臉,屈身至劉淵面前,縴手輕柔地在劉淵身上拂過,媚眼迷離,“笨拙”地替劉淵寬衣解帶。

  嫌甄洛動作太慢,劉淵耐心有些不足,突地用力將甄洛螓首往胯下按去。

  ......

  劉淵“心滿意足”自甄洛處出。

  “傳詔,召代王回京!”

  ------------

  第449章 周王落幕

  三月,劉淵降諭,著群臣議立太子,長安諸臣,六成以上,請立周王劉珝。

  “聽說你最近,大開府門,廣迎賓客。周王府,甚是熱鬧啊!”禁宮之中,劉淵將劉珝喚至,便不陰不陽道。

  聽出了劉淵語氣之中的不善,劉珝眉頭一緊。

  “古有孟嘗,今有周王!”劉淵盯著一副恭順模樣的劉珝,咂咂嘴道:“那般大的名頭,朕聞之,如雷貫耳啊!”

  “兒臣只是與一些志同道合之友,講些詩書,談些辭賦罷了!”拱手低頭,淡定地答道。但劉淵的態度,讓劉珝的好心情徹底消散了。

  “你是何時,對詩書辭賦如此感興趣了?”劉淵呵呵輕笑:“同的是何志,合的是何道?爭儲奪嫡?”

  面對劉淵這種不加收斂的誅心質問,劉珝臉色變得難看起來,隱藏在袍服之下的雙手,捏得很緊。此次劉淵將自己喚來,很明顯,其意不“善”。

  “這些你周王府招了多少幕僚?蓄了多少甲兵?在角斗場,收了多少勇夫?”劉淵疾言厲色,連珠般發問,令劉珝心中有些慌了。

  頭又低了低:“不知父皇,此言何意?”

  “自內衛中傳出構陷洛妃與鄭王之消息,是你授意的吧?”劉淵看著劉珝,轉變話題,竟然有點笑意:“太子勾連黑衣衛,你布眼線於內衛,意圖為何?”

  “絕無此事,兒臣豈敢!”聞言,劉珝直接跪下了,一臉的激切,面上還露出點茫然之色:“父皇所言之洛妃與鄭王,是何事?兒臣著實不明白!”

  心中瘋狂地反思盤算,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當年傳播賢妃之流言,也是你安排的吧!”劉淵突地高喝一聲:“你的膽子當真不小啊!還用朕再給你提點醒嗎?”

  劉珝臉色有些發白,沉默了。

  “你是什麼時候,變得只會行此陰謀詭計,盡做些小人行徑!嗯?”

  “廣收羽翼,培植黨羽,蓄養死士,勾結地方,暗謀兵權!你這是想幹什麼?學劉珩嗎?”

  面對劉淵的質問,劉珝身體矮了下來,昂著腦袋望著劉淵:“不知父皇,從何時起,對兒臣有了這麼多偏見?”

  “父皇所提,兒臣所為,劉珩、劉瑞,包括那劉琤,哪怕是漠東的劉琝,他們哪個沒做過?”

  “父皇,何其不公也!”似乎也擺脫了對劉淵的敬畏,回視劉淵。

  對劉淵,劉珝這些年也是怨氣頗深,就從劉瑞被立為太子之後。

  “父皇想要廢了兒臣,為劉琤鋪路,直言即可!”

  ......

  劉珝是神情落寞地出得未央宮,魂不守舍地,回王府的距離並不算遠,但就劉珝的感觀,此次極為漫長。今日之後,劉珝便明白了,自己沒有機會了。

  “殿下!”回府,楊阜、尹奉還有蘭氏兄弟等劉珝心腹正一齊等候著,氣氛有些微妙。

  見到這陣仗,淡淡問道:“諸位這是?”

  有些苦澀,楊阜出列拱手道:“臣等是來向殿下辭行的!”

  “何意?”劉珝眼神微冷。

  “禮部已經行文已至,臣等皆奉調外放出京。”尹奉語氣低沉。

  “父皇的動作好快啊!”劉珝立刻明白過來了,腳步沉重,緩慢地步至堂案之後坐下:“都說說,朝廷如何安排諸君的!”

  蘭暉外放至漠東為將。

  蘭轍遷美稷令。

  伏德遷代郡太守。

  楊阜遷朔方太守。

  尹奉遷敦煌太守。

  馬氏兄弟,或調入軍隊為將校,或至地方為一郡尉。

  其餘諸臣,或多或少,有所升遷,都有了去處。如此安排,若是之前,劉珝求之不得,但如今,心頭卻如受重擊。劉淵這是削其羽翼,當年立太子之前有過這麼一手,但此次,沒有留絲毫餘地。赤裸裸地告訴所有人,劉珝沒戲了。

  “雖地處偏僻,卻也為一方疆臣大吏,總算沒有因孤,牽累了諸君!”劉珝面上露出微笑,頗為豁達地一擺手,對楊阜道:“御一郡之土,牧一郡之民,治一郡之政。這些年義山在孤這邊甚是蹉跎,如今總算可以於地方上,大展身手,一籌己志!”

  “殿下言重了!”聞其言,楊阜心中甚感酸楚,下拜行大禮。

  說得動情,又看向其他人:“諸君都是有才之人,日後當勤於王事,孤在長安,與諸君共勉!”

  “殿下!”在場的有十多人,雙腿一軟,都跪倒了。

  “這些年蘭氏受挫,蘭暉也近而立之年了,不似當年那狂莽少年,明顯成長了許多。紅著雙眼,對劉珝猛磕幾個響頭:”還望殿下保重!”

  “都起來吧!”擺擺手,劉珝的心緒,反倒愈加平靜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