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爭了十多年,不過一場空!到底,不過全憑父皇之心意,全憑其一紙詔書!何苦來哉!”劉珝長長一嘆,表情有些淒迷。

  底下人聞其言,竟有哽咽哭聲。

  “傳孤命令,從今之後,周王府,中門緊閉!”趕走了所有僚臣,劉淵對王府家令嚴肅吩咐道。

  曲終人散,是周王府的結局。在太子爭途上,劉珝算是落幕了。

  憤懣而無奈,劉珝深居簡出,暗地裡,帶著看戲的心態,他倒要看看,劉淵要將這江山交給誰。

  劉琤?呵呵!

  劉珩死,太子廢,如今劉珝也基本“殺青”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劉琤身上了。劉琤再想韜光養晦,低調做人,難了,再者,他前些年,替劉淵辦了那麼多大事,可一點也不低調。

  表面上看來,太子之位,幾乎就是鄭王劉琤的了。但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要知道,代王劉琝一家子,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這點,長安不少人都知道。

  在東宮,還未有新主人搬入之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而上下朝臣同樣也明白了,大夏的嗣君之位,絕不是他們說了算的。什麼諸臣共議,如今也沒人當真了,花落誰家,全由劉淵一言而決。在大夏,這便是現實。

  十三年,夏,辛苦趕了三個月路的代王一家,終於回長安了。劉淵下詔,由韓王劉珣率人親迎,當夜於未央設宴,喜迎子媳孫的歸來。

  劉淵的態度,太子之位,代王劉琝,真有機會?

  ------------

  第450章 秦王

  劉琤緩步走到卞氏寢宮,殿門外侍候的宮娥立刻欲往裡稟,被劉琤止住。在裡邊,有一陣歡聲笑語,那是劉琝攜妻子在拜見卞氏,許久沒有見幼子,卞氏顯然很開心。

  劉琤駐足,聽了許久,方才理了理衣裳,示意宮娥通報。

  步入殿內,循規蹈矩,給卞氏行禮。掃了眼殿中情形,劉紓也在,她幾乎是一路“欺負”著劉琝長大的,如今劉琝歸來,她難得地踏出出昭台宮了。

  坐在一側的劉琝,英武不凡,久在邊疆,這是歷練出來了。與劉琤對視了一眼,起身攜其王妃王氏見禮:“見過皇兄!”

  “不必拘禮!”劉琤笑對二人。

  “侄兒劉昭,叩見皇叔!”在劉琝之側,一個五六歲的小童直接跪倒,朝劉琤磕了磕頭,行起禮來倒是有模有樣的。

  臉上掛著點笑容,屈身將劉昭扶起,從腰間取下一塊玉佩,算是給侄兒的小禮物了。

  到今日,卞氏膝下這二子一女,總算與之團聚了,心中不由感到寬慰了許多。但見著淡淡然交流著的兩兄弟,卞氏心中又不由湧起些焦慮。她很怕兄弟二人,再掀起一場奪嫡之爭,反目成仇,劉珩的結局,她這邊亦時感揪心。

  他們母子三人,如今已經是萬眾矚目了。

  繼嗣人選,基本就從劉琤與劉琝之間決出了。二人都是卞氏所出,細思極恐,這大夏,最後的贏家,恐怕是卞淑妃,皇后、太后尊位,只怕都將是她的。

  乾德十三年五月,代王劉琝,詔封齊王。

  ......

  宣室殿中,劉淵翻閱著來自漢中那邊的軍報。快打兩年了,一個漢中,真要將他大夏的國力耗盡?劉淵最近是真體會到了曹操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心情了。

  如今的漢中已經被打廢了,人口被雙方瓜分,北遷南移,只剩下軍事戰略價值了。連劉淵親封的南鄭侯張魯,都帶著他的教徒到關中,被劉淵趕到華山傳道授教。

  有動過撤軍的心思,但是扛了這麼久,劉淵不甘心。

  劉淵是不信邪的,他覺得,蜀漢絕對耗不過他!再拖一段時間,勝利是屬於夏軍的。

  劉范那邊,也是這麼想的。

  “最近齊王那邊,有什麼動靜?”隨口問道。

  “齊王殿下近來時而進宮與淑妃娘娘敘話,去昭台見了兩次萬年公主,周王與晉王殿下各拜訪一次,再去拜祭了武都王,其餘時間都待在王府之中!”張讓如數家珍般道出劉琝的動靜。

  劉淵聞言微點兩下頭。

  “陛下,鄭王殿下奉諭覲見,正在殿外等候!”

  表情恢復了嚴肅,放下手中奏報:“讓他進來!”

  很相似的情景,只是此刻站在劉淵面前的不是劉珝,而是劉琤。劉琤很冷靜,很淡定,束著身形,默默地“享受”著劉淵的審視,靜靜地等候劉淵開口。

  “鍾繇如今回朝在門下省任職,你們不用再大老遠地書信往來了吧!”劉淵一開口便令劉琤心中一緊。

  不過面上沒有絲毫的動容,拱手道:“元常公乃盛德君子,開達理干,兒臣......”

  任劉琤說出花,劉淵就冷漠地盯著他,看著他表演。對劉淵的反應,劉琤眉毛間都縈繞著思考。劉淵見了劉珝,周王府就散了,如今輪得自己了嗎?

  “元橫兵變之夜,宮城周邊,太子、周王、勛臣,乃至一小吏,都知率侍從奴僕,進宮救駕!”劉淵又幽幽發問:“你呢?”

  “兒臣傷寒至昏厥,醒來聞訊,亦大感後怕。當夜,但有一絲意識,兒臣必率闔府上下,拼死救駕!”劉琤仍舊沒見多少緊張,很見真誠地答覆劉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