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這幾年,段珪自己作死,又將使張讓重新拾回在黑衣衛一言九鼎的地位。

  ......

  在乾德十二年這後期,大夏的巨變讓所有人眼花繚亂。不只是長安的公卿大臣,州郡的牧守將軍,連關東諸國都不由對劉夏的變局施以關注。

  武都王、衛王叛死,爾後便是狂風暴雨般的大清洗,局勢稍緩又是廢后廢太子,動搖國本的動作,劉淵幹起來,竟然沒有絲毫猶豫的跡象。

  皇后被廢,太子被廢,長安眾臣中,有不少人都是抱以同情的態度的。不說劉瑞,僅談劉芷,在一眾臣子心目中,絕對是一位賢后,無論胡漢。

  大概是察覺到了底下人的態度,人心之不穩,劉淵也有心理準備。已經做到這一步了,他不會有任何後悔退縮之意。

  王柔、王澤等臣致仕了,被劉淵一紙詔令罷了,二人年紀卻也不小了,回府一享天倫,是個不錯的結局。三省重臣,一樣有不少漢臣或罷或謫或遷,所有人都明白,這同樣是針對廢太子的後續處置。

  大量的漢臣被罷,讓大夏胡人貴族們積極起來,他們看到了徹底壓過漢臣的“希望”。朝廷中“排漢”勢力迅速抬頭,似烏氏這般的大族就直接赤膊上陣,抨擊漢臣。

  早期的時候,夏國的胡漢勢力從未失衡過,哪怕劉淵全面漢化之後,也沒有改變過,胡臣勢力對漢臣,無論軍政,一直是壓倒性的優勢。

  直到劉淵南來,煊赫武功,所向披靡,鼎定關中。雖然占據的大量的漢土,但漢人的勢力也不斷抬頭,尤其在劉淵大量重用漢臣之後。在遷都長安之後,胡漢之間的差距,更是無限接近。

  漢人太多了,有才的人也太多了,讓胡臣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這些年哪怕有著劉淵高高在上,強力壓制,大夏朝廷上層還算“和諧”,但這矛盾卻是越積越深,有向民間擴散的趨向。

  尤其幾十萬胡民的南遷,整個關中胡漢雜居,這些年衝突加劇,民間私鬥成風,屢禁不止。雖有律法約束,但在大夏律法的推行上,夏國官吏的效率還太低。而在整個夏國,熟知《乾德律》的官員,都不多。(扯遠了)

  而此次劉瑞被廢,竟然成為了朝廷胡漢矛盾爆發的導火索。短時間內,互相攻訐不休,烏煙瘴氣的,令劉淵甚為惱怒。

  劉淵也意識到,自己的動作怕是讓某些人誤解了。對於烏樾等人提出的“罷黜漢臣,以胡馭漢”主張,劉淵嗤之以鼻,直接劈頭蓋臉一陣駁斥。

  同時,也讓劉淵暗暗心驚,他倡導“胡漢一體”已經二十年了。但是到如今,在大夏朝廷中,仍舊有那麼多“排漢”勢力。

  胡漢矛盾,真不是憑他劉淵大棗加鋼刀,二三十年間便能解決的。劉淵心裡也完全清楚了。

  支持漢化是一回事,誰當家作主,又是另一回事。

  而由此,劉淵對廢劉瑞更沒什麼後悔之說了,憑劉瑞,他還不足以應對壓制那越來越劇烈的胡漢之爭。

  面對愈演愈烈的胡漢之爭,劉淵的大棒再次揮起來了,直打在烏氏身上。以劉紓、劉綾之故,劉淵早看烏氏不順眼了,找了個由頭,以烏承與廢太子劉瑞過往甚密,貶斥。

  隨即削了烏樾的公爵,氣得老傢伙憤懣吐露怨言,又給劉淵以藉口,再削食邑,連帶一些烏氏族人官爵受累。這下老實了,頭腦清醒了,和皇帝硬懟,是沒有用的。

  讓一干胡臣們失望的是,朝廷中清除了一批漢臣,劉淵又從地方上調動了一批人補充中樞。如鍾繇、常林、衛凱、賈逵、杜畿這些在地方上政績卓越的州郡大員,被劉淵調回長安,直接躍升為中樞大臣。

  新的中書令,李儒。

  新的納言,郗慮。

  新的尚書令,常林。

  總之,劉淵重用漢臣的意志,絕未因底下的一些喧囂,而有所動搖。

  十一月,廢太子該封齊王,幽居於原晉王府。

  當乾德十二年徹底跨過去的時候,也代表風波不斷這一歲成為過去,長安,在幾經波瀾之後,再次安寧了下來。人,終究是要向前看的,大夏的公卿大臣們也一樣。

  “陛下!”又是張讓,還是急匆匆地奔至劉淵面前,臉色有些發白:“皇后......蘭妃在椒房殿自盡了!”

  聞訊,劉淵當即一木。啪嗒一聲,手中批示著奏摺的硃筆掉落,劉淵惡狠狠地盯著張讓,聲音有些沙啞地嘶吼道:“怎麼回事!”

  劉淵暴怒,急匆匆奔椒房殿而去。雖然廢了劉芷,但在心裡劉淵是覺得虧欠她,心中一直想著怎麼補償一下,可惜噩耗突傳,劉淵沒這個機會了。

  至椒房殿,劉淵得到的,也只是香消玉殞的一具屍體。

  劉芷給劉淵留下了一封書信,閱之,上面有不少眷戀之語。

  盛怒難息之下的劉淵,在開春之際,將椒房殿所有宮娥太監盡數坑殺,以為大夏文德皇后殉葬。

  ------------

  第448章 召代王回京

  劉芷之死,舉國哀慟。皇帝劉淵是真的難過,短時間內頭髮又白了不少,幽禁於王府的晉王劉瑞據說直接哭死過去。在漢中前線的韓王劉珣,驟聞噩耗,私自北歸,欲奔喪。

  劉珣自其母何氏薨逝後,是劉芷一手帶大的,視之為親母。換馬不換人,日夜不輟回歸長安,趕上了劉芷那場極其嚴肅盛大喪葬典禮。其後就被劉淵下令,閉門思過,在大軍中,私自北歸,便是違令,禁足,已經是劉淵“寬大處理”了。不過,與七子劉珣之間的關係,愈加冷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