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反倒是劉珩的妻子家眷,有些不好處理。不少臣子上表,連武都王都伏法了,其一門,又豈能得存。劉淵考慮了許久,方才做下決定,將劉珩之妻子后妃盡數貶為庶人,置於上林苑中個繅絲勞作為生。

  其子劉昶,是劉珩唯一的子嗣,怎麼也是皇孫,如今也不過五六歲一稚童,劉淵還是沒能狠下心。對劉仇行滅門之事,他眼睛都未眨一下,但很多事情的處置,確是因人而異。

  在未央宮門之北,高達二十餘丈的闕樓之上,劉淵略顯惆悵地遠眺長安之景,有些出神。身邊站著一名鶴髮童顏的老翁,太史監令姜合。此人投夏,也有二十多年了,在大夏也一貫以“神棍”的形象示人。

  當了一段時間禮部侍郎,發覺不合適,最終還是被劉淵指派做回老本行,觀測星象,推算節氣,完善夏曆,這一晃又近十年了。每當劉淵心情鬱結的時候,都喜歡找這神棍來聊聊天,聽其講講“道法自然”,排解排解。

  “姜合,別人都不敢與朕說實話!你老實告訴朕,元橫如何?”風吹得多了,臨了,劉淵盯著姜合。

  “武都王殿下,極類陛下!”沉默了好一會兒,姜合給出了他的評價。

  劉淵臉色未變,只是嘴角掛著點淡淡的笑意,爾後化作一聲濃濃的嘆息,隨風而去,飄散於天地之間。

  ......

  入得乾德十二年十月,下元將至,梁王劉琅與新開府的韓王劉珣奉詔前往漢中前線犒勞軍,帶去皇帝的祝福,將士們征戰一歲多,確是辛苦了。

  軍心稍穩,哪怕天氣漸寒,在深冬徹底降臨之前,須卜赤弇再次調度兵馬,準備在漢中發起一場冬季攻勢,目標直指蜀軍盤踞的定軍山。梁王與韓王則留在軍中,以為“監軍”,觀摩戰事。

  在長安,方入十月,劉淵便進行了諸多發人深省的動作。

  太子衛率被盡數撤換,由禁衛朗將龐德率千人入駐東宮,保護太子安全。李蒙、王方等太子屬將盡數調往邊境、前線。東宮與外界的聯繫被徹底隔斷,太子劉瑞在事實上被軟禁起來。

  而在太子宮外,一場針對太子勢力的清洗直接展開。太子冼馬楊修被劉淵親自下詔緝拿入獄,不日,便被劉淵下令處死,連表面罪名都沒有給。而楊修,到死都比較平靜,除了眼神中那深沉的不甘。

  其後,太子少傅種邵被劉淵以“心懷前漢,妖言惑眾”之罪,貶謫全族,往漠北龍城放牧,有意令其效蘇武之故事。對於種邵與其某些門生,劉淵是不爽很久了,此次一出手便絕其於塞內。

  且不提漠北環境之惡劣,在龍城,可有不少因反對漢化而仇漢的胡族遺民,種氏一族北遷,結果不會好。且以種邵年邁的身體,怕到不了龍城,便卒了。

  其餘太子屬下,不是被貶謫,便是被流放。劉淵這般不加掩飾地剪除太子羽翼的做法,令朝野震盪,稍微有點眼力的人都意識到了,太子之位只怕不穩了。

  乾德十二年這下半年,長安是難得安寧了。

  在帝宮,皇后劉芷滿臉悽惶地從宣室中走出,深受打擊的模樣,依舊美麗的面龐上掛著明顯的淚痕。她被劉淵喚至宣室敘話,夫妻倆單獨交談許久。渾身上下瀰漫著落寞之意,別開侍女的攙扶,神不守舍地回椒房殿而去。

  隔日,劉淵下詔,廢皇后劉芷為蘭妃,遷居漪瀾殿。

  從大閼氏到夏王后,再到皇后,劉芷一直是大夏的女主人,溫婉賢惠,既無過錯,又無失德之舉,劉淵這說廢就廢了,理由也不給,一點也未顧忌這二十五六年的夫妻之情。

  劉淵這麼做,很明顯,除了太子劉瑞之故,再無其他解釋。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到那被軟禁在東宮中的太子。

  果然,在下元節當日,祭祀祈福過後,劉淵的詔書下來了。

  廢太子。

  所有一切,都是在劉淵一意孤行下實行的,什麼三省中樞大臣,勛臣公侯,在這場大變中,一點話都插不上。

  ------------

  第447章 劉芷之死

  “段珪,請吧!就不用浪費本督時間了!”黑衣衙內,張讓輕蔑地盯著段珪,淡淡道。

  周邊已經為黑衣衛士嚴密封鎖,段珪面上滿是滄桑,迎著張讓的目光,冷聲道:“今吾之下場,便是他日汝之結局!”

  “知道吾為何受到陛下信任,委之以黑衣察查大權嗎?”聞言,張讓哂笑著盯著段珪:“那是吾始終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進退,清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身為黑衣副都,陛下之忠犬爪牙!不盡人臣之本分,勾連太子,監視禁宮,泄露絕密!如此犯忌的事,你段珪都敢幹,膽子大得令吾心驚!”張讓講著講著厲喝道:“蠢材!要知道,這大夏,還是陛下的。太子,他只是太子!”

  “呵呵!”段珪端起小案上酒爵,雙手持之,含著笑容:“吾,先走一步,於九幽之下,看你張讓是何下場!”

  段珪之言,難以讓張讓之心境生出一絲波瀾,冷眸一直盯著其飲下毒酒,掙扎,死亡。

  “傳本督令,立刻對黑衣衛內段珪餘孽進行清洗!”確定段珪斷氣後,張讓方才對身側親信吩咐道。

  相比與張讓之老辣,段珪自始至終都差那麼一絲。但在擔任黑衣副都的這些年間,在黑衣衛之內,對張讓的權威還是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劉淵分權制衡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