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弟!這大夏天下,他日只怕真會落入你的手中!”劉珩突然開口,嘿嘿輕笑。

  劉琤臉色一變:“皇兄慎言!”

  “何必遮遮掩掩,孤不信你對儲位沒有想法,你會對劉瑞小兒服氣?”劉珩滿臉的不屑:“好了,孤隨你回京!讓那統軍的將軍不必那麼緊張!”

  劉琤心中也是五味雜陳,起身,拱手向劉珩:“父皇、賢妃,還有王嫂王侄,對皇兄,都甚是想念!”

  劉珩看了劉琤一眼,這個時候了,還不忘提醒自己。也是,他的“父母妻子”,可都在長安城中了!

  玉門這邊,劉珩最終還是決定隨劉琤東歸,善後事宜,自有人處理。沒有真打起來,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

  講到底,劉珩不願、也不敢反。就他手下那些人,造反,徒取死罷了。就那些中軍將士,就絕不會跟隨他作亂,劉珩真露反意,那些人絕對會倒戈一擊,他們的父母妻小,可也都在關中。

  心懷畏懼之下,劉珩有想過帶人西逃西域。深思之後,也放棄了,他在西域遭惡太多,殺戮過甚,就算逃到西域,背手沒有大夏的支持,那些西域胡國,只怕會一擁而上,將他撕碎。

  再沒有比老實地回京,請罪,接受懲罰,更穩妥的了。劉琤之來,正好給了他台階下。

  ------------

  第435章 劉淵的處置

  劉珩願意卸甲棄兵,主動配合著解決問題,老實地跟隨自己回京,劉琤自己也暗自鬆了口氣。劉淵將此事交給他處理,到此為止,辦得算漂亮了,總算沒有演變為夏國內部的大戰。

  劉珩到底會不會反,劉琤心裡也是沒底的,所幸他賭對了。

  劉珩的那些“散兵游勇”,縱使人數翻倍,以如今劉夏的強悍,也不會懼。若劉珩真敢反,平滅之,是一定的,問題是代價定然不小。

  “文舒,明日孤便要攜陳王兄東歸長安,玉門大軍,陛下欲以段老將軍整訓控制,你們要用心配合。尤其是那些西域胡軍,不要再出亂子了!”夜裡,劉琤親上王昶軍帳,細細叮囑。

  “請殿下放心!”王昶拱手,很是恭順。

  王昶娶了卞氏女,天然地易與劉琤親近。當然,王氏父子也不可能因一女子,便站位到劉琤這邊。

  “文舒一去西域兩歲,卻不知家中幼子已然能蹣跚行路了!”劉琤迅速將話題轉到家常上,勾起了王昶的念家之情。

  從前歲征涼開始,也是沒想過一去便是兩年,那時候,他的兒子尚在襁褓中。此時聞劉琤這麼一說,嘴角也不由掛上了笑容,總算要回家了。

  “這位便是伯濟將軍吧!果然是少年俊傑!”在王昶思緒有些飄遠的時候,劉琤將注意力放在側坐的郭淮身上,滿面善意。

  “正是!”

  “末將,參見鄭王殿下!”郭淮表情平靜,對劉琤行禮。

  “伯濟免禮!”劉琤甚是禮遇:“孤在民部,時得郭尚書提點輔助,甚是感激。郭氏一門父子,儘是俊才啊!”

  郭淮之父郭縕輾轉任民部尚書,劉琤這是直接擺出來,用以拉近與郭淮的關係。劉琤的拉攏之意,郭淮自然聽出來了,淡淡一笑,只是簡單地應道劉琤,講了些沒營養的話。

  沿著絲路,自敦煌出發,再次踏上東歸長安之路。劉珩已經完全平靜下來,安坐於車駕之上,沿路縱覽欣賞屬於大夏的壯麗山河,心中無限感慨。他從未掩飾對儲位的渴望,但此次之後,希望渺茫,劉珩心中有所預料。

  劉琤心情也沒有多好,到如今,他腦海中依舊不時浮現出當日在帳中與劉珩的對話。這個皇兄,這些年帶給他的驚訝,確是不少。

  劉珩在劉琤的印象中,膽大、性格乖張,時不時還喜歡耍些小聰明。自識事起,打內心裡,劉琤是不怎麼看得上劉珩這“武夫”的,他喜歡躲在暗處看著劉珩與劉珝爭鬥。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劉珩依舊是那個人色彩極濃的陳王,率直而張狂,但時不時地,卻也能做出些睿智的表現。對劉珩的感觀,也越來越複雜。

  此次劉珩事發,於儲位之爭上,當無甚機會了,劉琤也明白,但心裡竟然沒有多少去一大競爭對手的喜悅,這極不似劉琤。

  劉珩對大夏是有功的,有大功。想想劉珩那條殘腿,劉琤不由朝後望了望劉珩的車駕,心裡竟然為其莫名一酸。劉琤,心裡大概還真有點兄弟之情吧,又或者劉珩威脅一去,徒做感傷。

  太子那邊,只怕是弄巧成拙了。耗費了不過半日時間,聽了聽劉珩的解釋,又問了些得存的玉門守卒,拷問了送信的許胤親信。以劉琤的精明,大概能推演出那許胤的打算。

  想得深些,當年劉瑞那般積極將許胤活動到敦煌當太守,只怕也就是針對劉珩的了。這許胤,為了太子,對自己也是夠狠。突生一念,自己手下,有多少願意效死之臣?

  不知父皇打算如何處置劉珩?劉琤這一路,心理活動很豐富。

  ......

  哪怕加快速度,也耗費了近月的時間。長安此前便暗流涌動,這正主一回京,立刻如在沸油中濺了一滴水,沸反盈天。

  聞劉珩歸來,劉淵只令其入宮拜見其母賢妃媯媶,並不接見之,其後嚴令其回府,陪伴妻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