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日,劉淵根本沒有與諸臣商議如何處置劉珩的意思,直接降下詔來。先表陳王遠征西域,墮城滅國無數,揚大夏國威之大功。而後批其恃攻驕姿,猖狂無度,以“口角”而怒殺太守,罪莫大焉。再隨便扯了點東西,搞了個功過相抵。怕“人心”不服,又重提當年擅自出征西域之罪,貶陳王為武都王,禁足王府一年,面壁反思。

  其後,再降一詔,嘉許許胤牧守敦煌,特追封其為平輿侯,加禮部侍郎銜,著其幼子襲爵。算是給了許胤一個補償,許胤活著的時候,大概窮盡一生也難封侯,但以其命,得蔭其子,只怕是他自己生前也未想到的。

  劉淵的處置,完全是一副消弭此事的打算,他不欲因此事引起朝局動盪。但這般處理,卻是難服“人心”,有不少諍臣言官上表,攻訐劉珩。

  對於那些不識時務的人,劉淵直接下了狠手,去職貶官。還有人不服,直言劉淵處置失當,死諫成功,被劉淵直接下令杖殺。爾後明詔諸臣,難得地囉嗦一番,意思很明顯,陳王之事,應當是武都王之事,到此為止。

  不到兩日的時間,劉淵簡單幾項動作,將劉珩之事“解決”。而這讓摩拳擦掌,都給劉珩羅織準備了不少罪名的劉瑞等人,憋屈到了極點。自己都還沒用力,事情就被劉淵結束了。

  而劉淵態度之強硬,令人側目。同時,劉淵以他一貫的強勢,也讓近年來有些鬆懈的夏臣們明白,他劉淵,還是大夏說一不二的皇帝。

  “父皇這什麼意思?如此虎頭蛇尾,這般輕易放過劉珩?父皇親立的大夏法度何在?許胤就白死了嗎?”在太子宮中,劉瑞難掩怒氣,疾聲呼道:“父皇如此處置,必失人心!”

  “殿下切莫濫言啊!”見劉瑞一上頭,什麼話都從嘴裡吐出來了,楊修不由急勸道。

  “殿下,陛下此舉,是不欲因武都王之事,引得朝局動盪,故大事化了。”種邵也在旁出言:“陛下心意之堅決,宣室之外那些官員的冤魂已經足以詮釋。這個時候,不宜再動啊!再者,武都王經此之後,再難對殿下儲位造成威脅,我們的目的也達到了。還有,他畢竟是殿下長兄,殿下豈可攻訐過甚?”

  一屁股坐在案前,劉瑞擺了擺手,他心裡,還是很不甘心。

  ------------

  第436章 賢妃之死

  等劉珩之事處理得差不多了,朝中再無人敢多嘴的時候,劉淵方將劉琤喚至御前,問詢調查細節。

  他雖然不欲將事情影響擴大化,但對玉門關到底發生了何事,他還是要弄清楚的。黑衣衛、內衛那邊給了調查結果,他還要劉琤這邊的回覆。皇帝心裡裝著疑問,他會失眠,睡不好覺。

  劉琤呢,看起來對劉淵的問詢早有準備。他只是不偏不倚地將他所觀所問所察,最淺面地道來,並沒有將他“猜測性”的結果講出。但還是“不著痕跡”地提出了點疑問,劉淵對此事的態度讓劉琤的反應更加謹慎。

  “元橫之事,玉門之變,你臨時應變,處理得很不錯!”父子二人對話良久,劉淵誇獎一句。

  “都是兒臣當做的,總算沒有辜負父皇的期望!”劉琤的表現依舊是那般謙遜,低埋著頭。

  “這幾年,你在民部勤勉事事,忠於職守,朕都看在眼裡!”劉淵轉口便勉勵一番:“除鄭縣、蓮勺、重泉外,朕再將下卦作為你的食邑!”

  這些年,劉琤勤於王事,不知不覺間,替劉淵辦成的不少要事、重事,獲了不少賞賜。此次也一樣,又是食邑。劉琤心裡毫無波瀾,這些東西,並不是他所看重的。

  “還有,你也辛苦了。朕嘗聞,你多有為國事而冷落妻子,連續數日也不曾歸家。放下公務,回府好好休養一段時間!”在劉琤屈身謝恩之時,劉淵又突然道一句,讓他心中一緊。

  “那民部?”試探著問一句。

  “有郭縕在,你還不放心?”劉淵反問道。

  “兒臣明白了!兒臣遵命!”劉琤心中帶著點苦澀,緩緩退下。

  劉淵一直注視著劉琤表情,沒有什麼變化,直到他消失在殿門,方才埋頭。鄭王劉琤,這些年,城府越加深了。對玉門之事的稟報,滴水不漏。察覺到劉淵的態度,立刻熄了將太子牽扯出來的心思,哪怕他清楚劉瑞那邊根本瞞不住。按劉淵之意,免了他的職,削了他的權,也沒有多少動容。

  劉淵則提筆,“百無聊奈”地寫下幾個名字,楊修、許胤、姜敘、劉瑞,下意識地望向東宮那邊,劉淵眼神微冷。

  劉琤一路出未央,略低著頭,心情並不算好,他想不通,無過無錯,劉淵為何要將從民部摘出來。說是體諒自己,休息一段時間,但劉琤心中不自主地生出些失落感。

  “殿下,是去民部嗎?”一路精神有些恍惚,出白馬門,胡赤兒立刻迎了上來,問道。

  “回王府!”劉琤嘆了口氣,回首望了望威嚴聳峙的白馬宮門,搖了搖頭:“孤,恐怕真要休息一段時間了。”

  ......

  在劉淵的強勢之下,朝臣百官不得不忘卻劉珩之事,將心放到朝政上來。劉琤被免職的消息,也吸引了一波目光,上下有不少人猜測,劉琤是幹了什麼,失了聖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