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劉淵攻略關中,張時投降,杜畿心中不屑,欲領老母棄官流亡。可惜關中四隘為夏卒所封閉,淪為流民,被魏續帶人驅趕至長安近畿。

  有才之士,哪怕身處困窘,也能表現不凡。在那一眾流民中,杜畿名聲不小,調解矛盾,帶人覓食求生,頗有威信。劉琤在接收遷鄭流民之時,聞其名,心懷招攬之意。

  幾次拜訪,欲求不得。也是夠耐心,探得杜畿孝子,從其母下手,好吃、好喝、好穿的奉上,終於暫時將之納入手下。劉琤為縣令,便拜之為縣丞。

  杜畿多年前是當過鄭縣令的,當初為政舉措,惠及於民,在鄭縣民間還是有一定口碑與威望。也正是在杜畿的輔助之下,劉琤方才能將破敗一片的鄭縣,發展恢復到如今的氣象。否則,僅憑他劉琤,哪兒那麼容易做到。

  與杜畿接觸一久,劉琤更感這是難得的人才,待之愈厚,愈尊重,常以師禮事之。拋去胡人的身份,杜畿對劉琤,感官實則不差,這個少年沒有印象中胡虜的殘暴與野蠻,反而多讀詩書,多習禮儀。如今,雖然心中依舊彆扭,杜畿也已慢慢習慣輔佐這個胡夏王子了。

  天下大亂,大漢沉浮,能為這鄭縣百姓謀一些希望與安寧,也算盡一份力了。

  杜畿身後是十來名縣兵,還有一個縣中屬吏,低眉順眼地待在其側。心裡知曉三王子對此人的看重,職位又遠高於自己,不敢輕慢。

  “縣丞大人,王子回來了!”屬官指著遠處策馬奔來的劉琤一行人對杜畿道。

  健馬緩緩減速,到杜畿面前停下,劉琤越下馬來。

  “屬下參見殿下!”杜畿上前行禮。

  “伯侯先生免禮!”劉琤雙手扶起杜畿,看向他:“我現在是鄭縣令!”

  見劉琤那副嚴肅的表情,杜畿淡淡一笑,對劉琤再拜:“見過縣尊!”

  “先生派人叫我,是縣中出了什麼事嗎?”劉琤問道:“縣中那些豪強世家,又不老實了?”劉琤語氣變得有些冷。

  杜畿搖了搖頭,低聲答道:“是二王子,路經鄭縣暫歇,屬下已經將其迎入縣堂!”

  “珝王兄?”劉琤眼神一凝,呢喃一句:“他是押送糧食歸來了!”

  “是的!十萬斛糧食,如今盡數置於東城外!”杜畿稟道。

  “回縣衙,別讓我這兄長等久了!”劉琤輕笑一聲。

  入得衙門,便見衙役中摻雜著些夏卒,毫不客氣地占據了守衛之處。劉珝與蘭暉二人,正在衙堂前轉悠。

  看劉琤一行人歸來,一樂呵,迎了上來:“琤弟,可算回來了!”

  “見過王兄!”劉琤亦以含笑答道。

  旁邊的蘭暉見劉琤,隨手一禮:“見過三王子!”劉琤對其點點頭。

  “王兄一路辛苦,快隨小弟入坐!”說著便親手拉著劉珝往堂上坐下。

  入座,奉茶,劉珝又忍不住在鄭縣衙堂上掃了一圈,轉頭看向劉琤:“琤弟,你這縣衙還真是簡陋啊!這茶水也是夠難喝,何必這麼苦著自己呢?”

  “鄭縣治下,上萬黎庶,尚不能溫飽,嗷嗷待哺。父王將鄭縣交給我,小弟身背重任,唯恐不能盡責。與其花精力修葺官衙,不若多拓寬幾條溝渠,可開拓幾方田畝。”劉琤一副盡職盡責的表現。

  “不過一干漢民,琤王子何必這般在意他們?”旁邊的蘭暉撇撇嘴,滿臉無所謂道。

  “砰”的一聲,劉琤拍了一下面前小案,盯著蘭暉:“我軍入得關中,手握三輔。這些百姓就是夏人,是父王的治民,怎能棄之不顧!你這話,最好別入父王之耳!”

  “蘭暉慎言!”在側的劉珝也是呵斥道,嚴肅無比。

  被兩兄弟這麼一頂,尤其是劉珝的反應,蘭暉表情一滯,也知自己說錯話了。嘴巴一咧,對劉琤道:“是我失言了!”

  揭過這事,劉琤看向劉珝:“王兄,這一路行來,可還順利?”

  “順利!自然順利”劉珝聞言呵呵輕笑兩聲:“沒有一點曲折,十萬斛糧食,一粒不少,都被我押運回來了!”

  “鄭縣缺糧吧,要不要我分些給你啊!”劉珝玩味一笑。

  “不了!對此糧,小弟可不敢染指!”劉琤眉頭一跳,淡淡道:“鄭縣上下,節衣縮食,還是能熬過此歲的。”

  “隨口一提罷了!”劉珝又望著安坐在旁的杜畿:“這位縣丞大人,之前匆忙,還未通名?”

  見劉珝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杜畿抬手回道:“下官杜畿!”

  “術士有望氣一說,我觀大人,氣度不凡啊!”劉珝贊道。

  “王子殿下謬讚了!”杜畿表現地很平靜。

  “王兄千里而來,小弟這便設宴,為您洗塵!”劉琤見狀,爽聲道。

  ……

  在鄭縣歇一晚,第二日一早,劉珝便帶人押送糧食,繼續向西而去。

  “這個劉琤,端是做作,我不信,他還真就那麼‘愛民如子’!”跟在劉珝身邊,蘭暉不屑道。

  “我這個三弟,卻是不簡單啊!”劉珝沒有理會蘭暉的抱怨,他那是還計較著昨日之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