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進聞言,眉宇間掛著些不滿,這些世家子弟,越來越放肆了!心中冷哼,臉上壘笑容,眉頭輕皺,似是帶著些無奈回道:“孤亦想將閹宦之輩盡數誅除,但太后那邊不允,孤亦不好強行為之,甚覺無奈!”

  何進拿何後說事,做擋箭牌,理由雖顯牽強,但也只是為了堵住袁紹等人的嘴罷了。“本初亦不必擔心,手握軍權的蹇碩已被除掉,剩餘閹人不過養於深宮,不足為慮,大勢盡在吾等,若想除之,再尋機便是!”

  但袁紹可不吃這一套,心中不屑,沉聲道:“大將軍,宦官乃我大漢禍亂之源,若不將其徹底覆滅,只怕徒生禍患,還望大將軍提防!”

  “孤自省得!”何進淡淡道:“新皇初立,永樂宮太皇太后那邊可不安分,養著陳留王協,又以驃騎將軍董重為前驅,干預朝政,妄圖與太后,與孤作對,諸位對此有何見解!”

  “太皇太后,一婦人也;董重,匹夫也,不足為懼。但這些時日,宮中常侍,可與永樂宮那邊走得近,相互勾結,大將軍與太后必須有所行動!”鄭泰在下,斬釘截鐵道。

  ……

  待眾人散去,廳內只剩何進一人,眉宇間滿是陰霾。登上朝臣權力巔峰,可壓力卻越發大了。何氏雖已成為大漢最煊赫的家族,但也只是由太后何氏與他支撐著罷了,異弟何苗又不與他同心,實讓何進有種處空中樓閣之感。

  何進心知,鄭泰說得不錯,太皇太后董氏一婦人罷了,也只能於宮中耀武揚威,還有何後與之對付。至於董重,則更是不堪,空掛著一個驃騎將軍的職位,手無實權,哪裡是他們兄妹的對手,略施手段便可解決。

  如今於何進而言,反倒是那些世家士族更讓何進憂心。尤其是袁氏、楊氏這些百年世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好大的名頭。何氏,畢竟底蘊淺薄,那些人暗地裡對他何進的不屑,他哪裡不知。

  以往其歸附於自己麾下,不過是有十常侍這個標靶在前,如今靈帝一死,宦官集團式微,這些世家可是不會讓他何氏這“屠戶輩”獨掌大權。

  最讓何進憂心的還得數兵權事宜了,雒陽諸軍,北軍五校早已分崩離析,何苗掌一軍卻與自己不合。至於年前所置西園八校,原本就是靈帝為制衡他軍權而建,如今蹇碩死了,西園八校已悄然淪落袁紹那干世家掌中。

  袁紹,鮑洪,曹操,夏牟,還有那淳于瓊,簡直就是袁紹的狗腿子。遍觀雒陽諸軍,唯有羽林與西園二校可以倚為中堅,為何進所用。“或可借外力制衡之!”何進暗裡思索。有這想法,便再也收不住了。

  未幾日,何進糾集一干大臣上書天子,以董後勾連常侍,大斂州府財貨問責。依舊例,將其遣回河間,何後允之。董後一去,董重則更好對付了,派軍捉拿羈押,逼亡之。

  六月,董後憂鬱而亡,雒陽局勢幾掌握在何氏兄妹手中。若是何進肯沉心治政,穩定天下,大漢衰亡雖則不可避免,但天下尚可安定些時日。

  但......

  尋一日,何進單獨喚袁紹過府而來議事。人到中年,身處高位,袁紹渾身上下有種不怒自威的氣質。打量著面目俊郎,氣度恢宏的袁紹,何進心中也不由感嘆。

  “本初,前番有封胥等人勾結董後,給孤造成偌大的麻煩,如今張讓之輩,進出皆隨天子,孤唯恐閹宦之禍有死灰復燃之勢。悔不聽本初當日之言,如今想要除之,太后卻不允,本初可有策教我?”何進很“誠懇”地向袁紹問詢。

  袁紹眼神微眯,何進的表現令袁紹心中泛起了嘀咕。抬眼望著何進,緩緩道:“末將觀大將軍神色輕鬆,沒有一點沉重之意,只怕已成竹在胸了吧!”

  “哈哈!”突地大笑兩聲,何進眼神倏地銳利起來,盯著袁紹眼睛:“孤欲召四方英雄重將,領軍來雒陽,誅除宦官。以外軍威懾太后,讓她知道天下人對宦官有憤恨。不過這需得好生操作一番,以免傷及孤與太后的兄妹之情。本初以往如何?”

  聽完何進之言,袁紹當即瞳孔一縮。大腦中快速轉動,心中默默權衡,似是想到了什麼,眼中異樣之色閃動,隨即隱去。

  對何進抱拳應道:“大將軍此法甚好,末將以為可!”

  ------------

  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

  針對再次於宮中“興風作浪”的宦官勢力,大將軍府內密議。鑑於何後堅決不許誅殺張讓等人,袁紹提出,召董卓等外軍入京,恫嚇之。何進心有靈犀,欣然允之。

  主簿陳琳當即反對,出列諫阻道:“大將軍總攝朝政,手握雒陽兵權,龍驤虎步,上下之事,可一言而決。京城有數萬將士,何須勞煩外軍,邊軍桀驁,貿然引入司隸,只怕徒生變故。此乃取禍之道,還望大將軍三思!”

  陳琳言辭懇切,錚錚之言,在將軍府堂內清晰極了,周邊幕府臣子多有贊同之狀。可惜何進心中有自己的計較,輕斥陳琳一聲,不聽。不過陳琳倒是給袁紹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這是個有見識的人才。

  底下的曹操此時也出聲勸道:“閹宦之輩猖狂,皆假天子龍威,沒了天子的支持,就是一群待宰牛羊,遣一獄吏,百十將士便可除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