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紀當真不大,但相互之間已經有別苗條的傾向,以劉珩與劉珝相爭最為激烈。作為蘭妧的兒子,其天然與蘭暉等人親近。而劉珩也不差,身邊一樣跟著不少貴族子弟,馬球之爭,以雙方最為激烈。

  相比之下,劉琤則顯得不起眼多了,卞氏所出,先天地便不被一直胡族子弟所親近,身邊只得幾個漢臣兒跟著。但依舊努力地表現著,跟著劉珝與劉珩相爭。

  劉淵貼到座靠上,摸著越發濃郁的鬍鬚,瞳孔中三個兒子身影不斷跳動,臉上笑容依舊如沐春風,只是心中想法甚多。

  正當劉淵琢磨著什麼的時候,一侍衛軍官匆匆跑上看台,對隆頡稟報著什麼,而隆頡得息,也是迅速步至劉淵身邊,對劉淵耳語片刻。

  所有人都注意到,劉淵的表情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股沉凝掛在臉上。

  “傳令,收拾行裝,回美稷!”劉淵突然起身滿面嚴肅命令道,不容置疑的語氣中透露著些激動。

  場中還在比拼著馬球的貴族子弟們很快收到了影響,都不自在地張望起來,見到劉淵已然離去,旁邊的大臣們也都開始動身了,都沒什麼興趣繼續拼下去。

  只有劉琤,趁他人分心,一馬越出,只一擊終於進了一球。只是沒有人為其喝彩,喘幾口氣,心中也不免露出些許失望。

  眾人散去,劉琤直接下馬,跟著親隨尋卞氏而去。

  ......

  月明星稀,崇政殿上卻是燈火通明,殿中掛著一幅大漢輿圖,這是劉淵費了多年心思,耗費重資,托人繪畫的。其餘州郡隔著太遠,不夠清晰,但幽并,雍涼這些劉淵重點關注之地,倒是顯得十分祥盡。

  城邑、道路、主政官員、民族分布,甚至有些兵力駐防都標誌其上,可見劉淵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而此時,劉淵的目光只是緊緊地盯著一座城池,雒陽。

  背手仰望著高高掛起的輿圖,劉淵大腦中各種想法不斷湧現。身後站著四人,蘭稚、王柔、須卜赤弇、烏樾,一個老臣,一個漢臣,兩個有戰略眼光的眾臣。

  “大漢皇帝駕崩了,大將軍何進誅殺上軍校尉蹇碩,扶皇子辯登基。何進如今秉朝政,掌軍權,已然權傾朝野。說說吧,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過了一會兒,劉淵終於出聲問道。

  幾人互相望了望,蘭稚出言試探道:“大王是否想趁漢廷新皇初立,舉兵南下?若是如此,還望三思,其有何進這等實權人物鎮壓,只要雒陽不亂,應當不會給我們太大的機會!”

  “後漢以來,漢廷一直都是外戚與宦官輪番掌權,如今外戚得勢,逼得急了,宦官自然會反擊!”聞言,劉淵淡淡道,轉向王柔:“你說是嗎,尚書令?”

  被劉淵點名,王柔立刻恭聲答道:“大王此言不差,閻宦之輩,必不甘失勢,雒陽的爭鬥只怕才剛開始,大漢想要讓新君即位這段時間平穩過渡,難!”

  “一群閹人,能成什麼事!又有何懼!”旁邊的烏樾滿是不屑出聲道,吸引了眾人目光。對劉淵拱手一禮:“若臣是那大將軍,手握軍權,直接出兵斬殺那群閹宦,將威脅清除,豈不輕鬆?”

  “這......”王柔有些不知如何接話了,若是何進足夠果斷狠決,也不是沒可能!

  聽到烏樾之言,劉淵點頭“輕贊”,只是眼神中閃過一道陰冷之色。就憑其此言,烏樾,還得防著。

  “烏樾此言有理,但一切都還是猜測,孤有預感,雒陽將有事發!”故作高深,劉淵意味深長地道一句。

  看向一直未有發聲的須卜赤弇:“赤弇,可有興趣隨孤南下?”

  “臣,遵令!”

  ------------

  第140章

  劉淵在美稷蠢蠢欲動,悄然南下,暗暗調集兵馬,準備在接下來的雒陽劇變中從大漢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而此時的雒陽,處在一眾特殊的平靜之中。靈帝之死,對百姓並未有多大影響,生前不曾加恩於黔首,死後也不會有人感念。朝中眾臣則更沒有多少人掛懷“先帝”,在新的朝廷局勢下,如何攫取利益,獲取權力,才是重心。

  新皇登基,主少國疑,何進秉政,大權盡操於手。在大部分人看來,大將軍乃天子嫡舅,握軍權,掌外廷,宮中又有何後支持,能決天下事。至少在新帝長成之前,大漢中央是由何氏外戚集團說了算的,近日來,鑽營投機的“聰明人”快將大將軍府門踏破。

  蹇碩伏誅,劉辯登基後,大漢暫時陷入一種短暫的平靜中,猖狂了數十年的閻宦之輩,囂張氣焰頭一次被蓋過。在外戚集團與越來越膨脹的士族集團的合力打壓下,式微跡象明顯。靈帝之死,實則敲響了後漢宦官們的喪鐘。

  高朋滿座,眾臣咸集,如今已成為大將軍府的常態,爵輕職低的連入門的資格都沒有。主廳之上,何進的幕僚們與不少朝堂重臣雅聚於此,儼然一個小朝廷。

  何進一身紅緞錦服,頭頂九旒冠,寬臉上一片嚴肅,端坐大案。堂中氣氛顯沉凝,底下眾人,除了其心腹死忠之外,顯然懷著些異樣得心思。

  “大將軍,為何不將張讓等宦官一併誅殺,還我大漢朝堂清明。反倒收手,任其苟延?”袁紹在下,毫不客氣出言發問,語氣中質問意思明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