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靜,聽我說,我是商稅司副司,爾等有話,都和我說吧……”小四站在前面,大聲呼喊到,幾天不見,小四已經隱隱有了官威。

  “大老爺,滄州不是不收稅嗎?怎麼又突然開始收稅了……”

  此事徐清早對小四他們有交代,理由是,賦稅乃國家之本,不可久廢。其實徐清在新稅收制度實行之前,也想過公布一下的,可想到現在信息流通太弱,即便是公示了也沒多少人看,所以就直接實行了。

  “賦稅乃國家之本,豈能久廢?前些日子,滄州糧價飛漲,刺史體恤滄州百姓,才免了商稅以促進外來商糧的。”小四本回到。

  “那也應該和我們說一聲啊,這一聲不響就重新收稅,哪裡受得了!”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語氣里飽含不滿之情。

  韓子棒聽了大怒,喝到:

  “放肆,刺史大人什麼人,你是什麼人,刺史大人想要收稅還得請教你不成?”

  那人果然老實了,道:“小人不敢……”

  小四接著說:“哼,莫說是十價抽一了,就是收你一半,又能如何?”

  在滄州這片地,確實是徐清說抽多少,就抽多少,沒有人敢說不是。就算抽得太多,也不會有什麼不好的風評,因為徐清總有一個藉口——重農抑商。當然,徐清是不會這麼幹的。

  可那些商人不知道啊,他們畏懼的道:“小人知錯……這……這就繳稅……”

  “可這新稅如何徵收,我們不懂啊……”一名老商隊頭領道,幾十年帶商隊的經歷,也沒有聽說過“十價抽一”是什麼東西。

  小四清清嗓子:

  “好吧,我和大家說一下……”

  小四和韓子棒都通算法,韓子棒略勝一籌,但韓子棒老成一些,小四幹練一些。所以小四帶巡街人員,以便處理應急事務。韓子棒帶幹事,以精巧統計,防止有人在帳簿上動歪心思。

  徐清悄悄在眾人身後聽了小四對“十價抽一”的解釋,微微點頭,小四的話,語句通俗,條理清晰,意思明白,就是孩童也能聽得懂。

  果然,在場之人都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都說新稅收制度好。可又有一個人問了:

  “二位老爺,新的稅收制度我都懂,意思是只要賣出貨物,取得利潤,就得交抽稅是吧?”

  小四和韓子棒一起道:

  “然也……”

  “那俺們都是從滄州進貨,沒有賣出去貨物,是不是就不要交了呢?”

  徐清聽了,心道糟糕,這個情況他根本沒想到!

  第三十九章 言商(5)

  第三十九章 言商(5)

  進貨收不收稅?小四和韓子棒悄悄撇了一眼徐清。徐清一咬牙,對二人搖搖頭,意思是不要收稅了。

  進貨的人雖然也是商隊,可他們在滄州城內的這一次交易,也算是“買家”,而不是“賣家”。理論上不能收稅。可

  問題在於,他們進貨的對象是那些經過徐清免稅的那些附近村莊的農戶。農戶免了稅,他們賣的東西自然就價格低,低價進貨,和別人一樣的價賣出去,這價格差,賺得就多了。

  賺得多了,徐清卻一毛錢撈不著,這是徐清恨的牙痒痒的事。可徐清不能再一次不教而誅了,於是忍著肉痛,搖搖頭……

  小四看了徐清的動作,眼中思考之色一閃,試探性的道:“暫時不收稅……”

  徐清大悅,讚賞的點點頭,若是直接說的不收稅,徐清要是以後缺錢了,要想收稅了,那豈不是言而無信?暫時不收稅,也就是說不定將來就收稅了,不算言而無信。

  “小四同志做事,我是很放心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滄州原料進價低,賺頭大,徐清自然是不會放過這機會的。徐清想到的,還是黃家……

  “凡是進城兜售貨物的村民,必須到制定地點擺放;凡是想要在滄州進貨的,必須加入滄州商會;非滄州商隊,想要加入滄州商會的,必須繳納一定攤額。”

  不到三天,徐清就將此三條政令下達到了滄州各地。

  挑明了回護黃家。

  滄州之內的商隊,基本上已經被黃家壟斷,徐清政令的意思就是,除了黃家之外,其他的人都需要交錢,才能在滄州進低價貨。這個錢也不是入會就交,而是登記進貨數量,按照賣出去的增值稅來交。不過,總的來說,還是要比在其他地方進貨要賺頭大。

  為商嘛,舍小才能得大。

  商稅司運轉如常,發生過幾次小事也被小四和韓子棒三下五除二擺平。徐清又無事可做起來……

  平靜得久了,可徐清感覺總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似的。果然,徐清的感覺對了。一天,一騎絕塵,送來一大包文件,和上司的命令。

  之所以說成是上司,那是因為劉贊被調走了。調走的原因無他,唐與突厥終於再一次互相看不過眼了,只不過還沒有釀成戰爭。劉贊領軍北上,緩解防守壓力,留下冀南副總管代理行事。

  劉贊給徐清的信里交代了,要徐清好好配合這副總管,有什麼聽什麼,吩咐什麼就得照做。只不過,劉贊的署名卻暴露出一絲別的意味。他的“劉贊”二字是橫著寫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