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進城走南門,出城走東門,南門登記的帳單,半個時辰內發到東門。

  等到出城之時,再檢查一次貨物,少了的就算賣出去的。再和幹事們統計到的價格一合計,算出應該繳納的稅額。

  可是,要是商人不進城呢?不進城,我在外面完成交易,你憑什麼收我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有偏法,上亦有邪門。對付企圖在城外交易以逃避繳稅的商人,前人就有許多辦法,何況徐清?

  出城之時,徐清再發一塊令牌,持此令牌,滄州境內暢通無阻,一文錢不再收。若是沒有此令牌,那就得檢查檢查,順便再補交一次稅款了……

  對於單純想過路的,也至少需要在各縣打好文牒。

  若是還有人想投機,繞過關口城郭,翻山越嶺,徐清也有辦法。商隊一般來說比較龐大,不易隱藏,兩支商隊想要完成交易想要隱藏,更是難上加難,只要被徐清的城外巡街發現了,立即以聚眾鬧事捉起來!

  要是有人在帳簿上動手腳怎麼辦?

  敢欺瞞官府,簡直罪惡滔天!下獄,沒收全部財產,並處罰金……

  徐清如此雄心勃勃要建立新的商稅制度,不單單為了給自己創收,還為了用這一個小小的支點,撬動整個華夏的歷史走向。

  農業,也許讓人安安分分,醇厚樸實,卻難以抬起頭來看世界。唯有商業,才能讓人迸發出冒險精神,探索欲望。如果歷史上一定要有一次殘酷的殖民運動,那就讓被殖民的土地,全部在華夏之外吧!

  另外還有,凡是加入滄州商會的,都減免一半的稅收。減免的一半,也不會回到商人手裡,而是繳納入了商會。

  這一筆錢,算是保障金,若是哪家商隊在外遇到了天災**,損失慘重,就可以動用這一筆錢接濟一二,讓人過得體面。其次,這一筆錢還可以給商人們提供一些額外的服務,如免費馬草什麼的。

  反正這一筆錢也是該交的稅,交給誰不是交,還能從中得到不少小甜頭,何樂而不為?

  為了活絡商業,對於那種出售余產的小農,徐清選擇免稅。一則能夠收聚民心,二來也能讓農夫們生產的“原料”價格降低。

  同樣的,加入商會的商隊,也有他們應該遵循的義務,比如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只能根據商會的規矩來定云云。這些事情,徐清不用操心,自有黃詩梅去主持。

  因崗而設人,徐清招五十幹事百人巡街,都是有計劃了。

  幹事的分配,進城十人,出城十人,街上統計十人,海興黃驊南皮三縣各五人,還有五人隨時替補。

  海興黃驊南皮三縣暫時還不會按照新的稅收制度來收稅,駐紮五個幹事,也不過是初步將商稅和其他稅區分開來。

  百人巡街,進城十人,出城十人,城內三十,城外三十,還有二十應急。

  若是放在以前,收的商稅還不夠養活這百五十人呢。即便是如今,按照徐清統計的理想稅收,也才堪堪夠這才五十人的用度。

  眼光要放長遠啊!

  第一天新稅收制度實行,徐清站在城門樓子上觀看。進城的時候,稍有阻滯,但商人們也沒說多話,不過是登記檢查而已,以前盜匪猖獗的時候,也要檢查的。以前檢查的時候,總要被人揩油。而這一次不一樣,商人們主動送上東西,那檢查的人卻道:

  “不要,我們是有紀律的……”

  城門上的徐清數了一上午,確定不會再有商隊的時候,止住了傻笑。除去那些附近村莊來兜售農產品的“個體戶”,剩下有騾子有車的商隊,大大小小竟然有二十餘隊!徐清完全想不到他的免稅政策會讓這麼多商人齊聚滄州。

  一支小商隊差不多是由五六個商人湊在一起的,正所謂一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唐朝行商的也差不多是如此打算。一次遠行,不算路上人吃馬嚼,純利潤總要五六兩。也就是說,徐清一天,靠著收稅,也差不多會有五六十兩到上百兩銀子的進帳。

  如果你把這話和徐清說,徐清會板起臉反駁道:“這都是公家的,什麼進不進帳……”不過徐清心裡卻是樂得開花的,一天五十兩,一年就有一萬八兩啊!我偷拿一點,就拿個零頭,八千兩,不過分吧?

  重新收稅之後,商人數量肯定會減少許多,這一萬八千兩,就要打一個對摺。再加上還有淡季一說,還有徐清的一些減稅制度,一萬八千兩收上來,肯定就是對摺對摺再對摺了,有個三千兩就算是大吉了。

  稅收在徐清眼裡,其實是小頭,真正的大頭是徐清的商隊——遠在不知道什麼地方的馬尼德。

  “等賺夠了錢,就去黃家提親,把黃詩梅小月正式按上名分……”徐清掰著手指數錢的時候,一個小廝來報:

  “東城門那邊,商人鬧起來了!”

  徐清火速帶了人趕往事發地點。為了讓這類糾紛處理得更加專業和測試商稅司的應變能力,這一次徐清沒有帶自己的親兵衛,而是選擇帶手下的那幾十“城管”。

  巡街著盔甲,持短棒,十人一隊,隊長才有一把橫刀,比民兵還要低一級。

  徐清馳往東門,遠遠看商隊的旗號,應該有三四隊人馬。城門半開,守門的巡街和幹事不肯放行,那些被堵在裡面的人埋怨頓生。徐清剛停腳,韓子棒和小四就來了,朝徐清施了一禮,面露慚愧。徐清回了一揖,道:“不用多說,事為先……”韓子棒和小四互相看了一眼,再施一禮,支開人群,找兩方主事人去了。徐清帶的幾十巡街也和徐清道了一句話,跟上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