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董策一笑,便解釋起圖紙中的農具,待方淑蔚聽完十分驚訝,雖然她不懂耕種,卻也見多了,現在看到如此便利的東西,不由心下大喜,笑道:“董大哥是打算教學生的吧,如此一來,只要這些農具被推廣,董大哥的名聲必然更響亮!”

  方淑蔚所圖不多,她能嫁給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便足矣了,但是這不代表她沒有心思,她也很希望董策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支持,因為她始終覺得,董策做的一切,都是在幫助人!

  但是董策卻搖了搖頭,道:“這些我打算寄給秦督州,讓他上報朝廷,讓朝廷去推廣。”

  “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啊?”方淑蔚一聽就不滿了,秦麒什麼貨色,曾經在金陵府衙作為捕快的她,豈會不知道!說白了,這是一個不管事的人,什麼事情都推給別人,然後那別人的功勞去向朝廷邀功,在方淑蔚心底,最看不起的人就是秦麒這等人!

  董策似乎看出了方淑蔚的心思,苦笑一聲,道:“秦督州,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不過,他的聰明不是什麼足智多謀,而且權衡利弊,以及用人,這聽起來簡單,實則很困難,人的心思是很複雜的,多少都有些小心思在其中,而且,懼怕被人發現,但是,秦督州不同,他把自己的小心思全部暴露在世人眼裡,連你都知道,他是一個貪圖功勞的小人,可是,為何會有這些功勞讓他貪,你想過沒有?若是造假功也就罷了,偏偏,他上報的所有功勞都是事實,足可見,他在用人方面的天賦!”

  董策說完,拿起茶壺直接對嘴灌了一口,品了品香茗後,又道:“我們在這世道里,不過是被人左右的人,如果你不想發了大財後,讓人覬覦,甚至強取豪奪,那麼唯一的辦法,就要投資一些人,換取到對方的支持,最後,得到雙贏的結果,你董大哥我啊,目前投資的人很多,支持我的人也多,所以即便在洛陽,我也不會擔心金陵藝苑會出事,畢竟我們的合作者可不僅是簡簡單單的商人,他們背後也有政客!”

  方淑蔚已經習慣了董策的說話方式,也漸漸能聽懂很多,現在細想起來,也覺得董大哥的做法很是巧妙,他所選擇的人,的確都有用途,如最初的孟峰和周琮,一個有能力,一個有勢力,有能力的能幫他分憂,有勢力的能杜絕宵小前來鬧事,而以前作為金陵捕快的方淑蔚,很清楚地痞無賴的作風,但是,金陵的確沒有那個地痞無賴,敢向周大賭坊收保護費的!

  這就方便了藝苑的起步,而之後,所有的合作商都能給藝苑提供便利,他們都想維持這個共贏的局面,從而相互幫襯,就算少了幾個支持,也有新的人加入進來。

  而若凡事都是董策自己來做,自己打造新的蘭扇坊,名劍軒,周大賭坊等等,以他花樣百出的手段,的確能大賺一筆,可同時,也要面對滿世界的敵人!

  第三百八十三章 教育方式

  三月洛陽,少了濕氣,多了人氣。

  數之不盡的人從四面八方的湧入洛陽,形成了車水馬龍的景象。

  這情景本該年年有,天天有,畢竟這是中都!

  但今年今日卻非比尋常,其熱鬧程度可以說是寧朝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次,因為第一屆科舉院試即將開始了!

  從朝廷發布公文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個月,這兩個月來,科舉在整個寧朝掀起了一股狂風暴雨,特別是儒林,幾乎瘋野似的專研典籍,你說只是些十幾二十的青少年苦學也就罷了,偏偏,連一些地方上的名士,名儒,乃至七老八十的老學究都參與進來,還美其名曰,一生研學,實則,不過是也想當官而已。

  科舉的確沒有限定年紀,但凡得到童生資格的都能參與。

  要說考試當官,其實一直就存在,如現在太學院的學生,不都是經過地方考核,然後被推薦到太學院的,這制度從漢武帝時期便開始了,不過在晉朝之後,官場成了士族的後花園,這制度就變味了,雖然到了寧朝,雖有所改善,但人是喜歡嚮往印象中的美好生活,對於他們而且,以前士族過的日子才叫好日子,因此惡性循環,官場還是被士族牢牢把控。

  除了沒有限定年齡外,還有一點現在沒人會注意,也是董策和殷太后下的一個套,便是不限男女!

  為此,殷太后早早就開始挑選一些女孩去參加科舉,不過這些女孩董策都見過,覺得一般,考個生員沒什麼,但想要中舉人,那可難了,不過她們家世都很好,不是尚書之女,就是侍郎之女,要不,便是參加武舉的將門之女。

  對於殷太后的做法,董策其實並不認同,不是他看不起女人,而是殷太后太急了,一旦這些女子撐不住場面,便會使其她女子畏懼,就如蘇州一樣,賢王支持殷太后,讓儒林才女走出閨房,可結果,卻是清官人先得了名聲,導致那些才女恥於共舞,直到近兩年才有些好轉,不過也是因為有個真才實學,又不在乎名節的女人出現,力壓群芳,讓世人知道,野花,始終比不過牡丹的!

  “可惜,這寧朝洛陽沒有牡丹啊!”

  “誰說的?”方淑蔚聽了董策這句話,不由皺起眉頭,道:“我表嫂家裡就種有,董大哥若是需要,蔚兒給你去討一盆來如何?”

  董策聞言不由哭笑不得,他不過是一時感慨,而且所言是花非花啊!




章節目錄